11岁女孩被“忽悠”花18万买游戏!这些幌子千万别信!

时事   2025-01-24 08:57   北京  

春节来临,各中小学校纷纷迎来寒假。寒假是学生遭遇网络诈骗的高峰期。部分家长把自己的手机给孩子玩,这里面存在较大的财产安全隐患。


11岁女孩用奶奶手机

在网上买游戏账户被骗18万


日前,广东东莞市茶山镇一名11岁小女孩使用奶奶的手机时,在网上购买游戏账户被骗18万元。


案情显示,2024年12月31日晚上,茶山镇刘黄村一位11岁女孩在家中玩奶奶的手机时,在某购物APP上浏览购买游戏账户,忽然有三家商家主动联系女孩,称可以购买优惠的游戏皮肤和账户,见女孩心动了,商家随即给女孩介绍游戏账户,并指引女孩如何下单,给女孩发了多个购物拼单链接,女孩一一支付了。


2025年1月2日,女孩又同样支付了多笔订单。1月4日凌晨,家长才发现手机上多了17笔订单,损失约18万元,随即报警。



这些常见的诈骗类型

一定要告诉孩子


茶山警方表示,寒假是学生被诈骗的高峰期,家长应告知孩子以下几种常见的诈骗类型:


  • “免费领取”为幌子


未成年孩子因年龄小、辨别能力差,在使用手机打游戏、浏览网页的过程中,容易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不法分子通常会以一些噱头为诱饵,如赠送游戏道具装备、发福利红包等,诱骗甚至威胁孩子们转账,以此实施诈骗。


不法分子会在各类短视频社交平台中,散布类似“加群免费领游戏道具”的消息,待未成年人加入群聊后,不法分子会称扫描特定二维码即可领取,但由于受害人是未成年人,所以需要使用父母的微信进行扫描。


受害人扫描后会提示“领取失败,账号被冻结”,不法分子就会告知受害人,“需通过扫描付款码进行解冻”“解冻成功后钱款会自动退回”,并且运用各种话术诱导受害人反复进行付款,骗取大额钱款后便立刻失去联系。


  • “虚假交易”的操作


网络游戏的骗局多种多样,不仅有以“免费领取”为噱头的,也有网络游戏虚假交易骗局等。


不法分子会在游戏社区等网络平台发布“买卖游戏账号、道具、皮肤、装备”或是“低价销售游戏币”等广告信息,诱导受害人在虚假的游戏交易平台进行交易,再以“注册费”“押金”为名诱骗受害人转账。


在受害人付款后,诈骗分子会编造“系统监测到非本人账户”“触发风控账户锁定”“未成年人需交押金”等一系列说辞,利用未成年人大多瞒着父母私下登录游戏、害怕受到责备等心理,不断要求继续转账支付,最后将受害人拉黑。


  • “解锁防沉迷系统”的诱惑


部分诈骗分子还可能利用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薄弱的特点,谎称“解锁防沉迷系统需使用父母的银行卡”,要求受害人提供账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或是发送钓鱼网站引导泄露信息,从而盗取资金。


警方提醒


家长们要培养孩子正确的游戏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也可以寓教于乐,给孩子讲些反诈防骗小故事,加强对孩子的反诈防骗教育。


此外,家长们也要切记看好自己的“钱袋子”,在把手机平板等设备交给孩子之前,一定要先做好设备支付的安全措施,在手机上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设置安全性相对较高的支付密码,不要把支付密码轻易透露给孩子,同时要取消手机的免密支付,一旦发现被骗要立即报警。


推荐阅读


更多精彩视频

请关注央广网视频号


大家都在看↓

“二十五,磨豆腐”🤗


7点出发丨孩子捐款10元被说“抠门”?多方回应→


稳住小孩哥小孩姐!高铁“遛娃车厢”,被建议全国推广!🤭

来源:央广网综合“平安茶山”公众号、南方都市报
本期编辑:刘尚


央广网
央广网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