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物质水平的日渐提高,大家对健康体魄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不知何时起,人血白蛋白已经成为人们心中的所谓的“免疫神药”,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包治百病!?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吧!
01
白蛋白是存在于血液之中,血液主要分为血浆和血细胞,其中血浆包含了蛋白质,血浆蛋白质又包含: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三大类。
而白蛋白是血浆中最丰富的蛋白质,于肝脏中合成,约占血浆总蛋白含量的 55% ~60%,正常浓度为35~50 g/L。主要参与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酸碱平衡等内环境的稳定,也协助血浆中多种物质的转运、解毒,是人体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健康人血浆经低温乙醇蛋白分离法提取,并经病毒灭活处理制成的血液制品,便是我们大家熟知的人血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
02
人血白蛋白(HSA)目前临床上公认的使用适应症如下:
1. 失血、创伤及烧伤等引起的休克;
2. 脑水肿及大脑损伤所致的颅压升高;
3.防治低蛋白血症;
4. 肝硬化或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
5.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6.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7. 用于心肺分流术、烧伤和血液透析的辅助治疗。
因此,人血白蛋白(HSA)属于救急的药品,并非日常保健品,更加不是什么补品,谁都能用。
03
误区一:当作营养药,强健体魄
输注白蛋白是不能直接被人体利用,进入人体后先被水解为氨基酸,再参与到机体各类蛋白质的合成才能发挥作用,且人血白蛋白(HSA)分解形成的氨基酸种类并不全面,缺乏几类人体必需氨基酸(如色氨酸、异亮氨酸等),故其营养价值不全面也不均衡。白蛋白的半衰期约为15~19 天,输入机体的白蛋白也不能及时发挥营养作用。直接输注白蛋白只能于短时间内提高血清白蛋白,反而抑制机体自身合成白蛋白的能力,无法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且白蛋白价格昂贵,无论是从药理作用,还是经济学角度出发,均不宜作为营养补品。
误区二:提高自身免疫力
参与人体免疫机制形成的是球蛋白, 而不是白蛋白。大剂量输注白蛋白,不仅不能提高免疫力,反而可能引起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因为白蛋白制剂中含有某些生物活性物质(如微量α-1酸性糖蛋白),大量输注反而干扰免疫功能。健康人自身本就能够生成足够的蛋白质供机体需求,并不需要额外输注人血白蛋白,人血白蛋白与增强免疫力并无直接关系,如果被滥用,则暗藏巨大风险。
误区三:促进术后伤口愈合
部分医生术后并未给患者使用白蛋白,患者甚至会产生疑虑,医生为什么不给我用“神药”?传统观点认为白蛋白静脉滴注可维持或者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使组织水肿现象获得改善并加快伤口愈合。但是临床诸多研究均表明静脉输注白蛋白虽然能够使机体血清白蛋白水平获得提高,但是无法使原发病及患者愈后得到改善,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而白蛋白的适度下降可以刺激机体产生白蛋白,有利于机体的恢复,并不是所有术后的患者都适合输注白蛋白。
误区四:自行购买,随意使用
人血白蛋白静脉输注时,如果输注不当或快速输注时可能引起血管超负荷,从而导致喉头水肿、肺水肿、多器官功能竭等不良反应,为防止大量注射时机体组织脱水,可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适当稀释作静脉滴注(宜用备有滤网装置的输血器)。血容量正常的患者,滴注速度应不超过2ml/分钟为宜,在开始15分钟内,应特别注意速度缓慢,之后可根据临床调整输液速度。在输注过程中应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故不能自己随意购买使用。
总而言之,人血白蛋白≠“免疫神药”。静脉输注血白蛋白有严格的指征,依据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有效循环状况和蛋白质损失情况,结合临床治疗需求,由正规医疗机构的医生决定给予的浓度、剂量、输注速率。过度滥用将造成药品资源的浪费,盲目补充容易陷入治疗误区,不仅浪费了金钱,还可能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1.白蛋白开启后应立即使用,限一次输注完毕,不得分次或给第二人使用。
2.给药途径一般为静脉滴注或静脉推注,切忌口服。
3.输注过程中如发现患者有不适反应,应立即停止输注;有明显脱水者应同时补液。
4.运输及贮存过程中严禁冷冻。
通讯员:张雅婷
编辑:李怡蓓
初审:邱永军 | 复审:祝宇杰
终审: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