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滔黄河,滋养河套腹地;千里林场,扮靓祖国北疆。
2023年6月5日至6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巴彦淖尔考察并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强调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
牢记嘱托再出发,今天,我们将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带大家走进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了解林场三代人接续奋斗,打造塞上“绿色明珠”的感人故事。
1960年到2024年,64年的时间,能干多少事情?他们的回答是:三代人,一辈子,一颗心,仅仅专注于一件事——治沙造林。
国营新华林场位于临河区乌兰图克镇。解放前,这里曾是一望无际的沙丘、荒滩、盐碱地,沙尘暴、干热风、冰雹、暴雨等灾害性天气频发。1960年,国家专门成立新华林场,贾克明成为了第一代职工。老人家今年78岁了。六十多年前,十几岁的他从山东“走西口”来到河套,广袤无垠的土地,他震惊了,扑面而来的黄沙,他呆住了。缺衣少粮、工具简陋,皮肤暴晒脱皮......但最难的并不是工作环境,而是他们夜以继日、千辛万苦种下的树苗成活率不高。有人退缩,但更多像贾克明一样的林场人继续坚守,因为他们深深知道:退却必无居,人进沙可退。当时,荒漠化、沙化、水土流失,这种情况并不少见,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1978年,规模宏大的“三北”工程启动,开始大规模植树造林治沙,持续修复自然生态。
有了国家支持,贾克明和林场党员干部们再一次坚定了治沙决心,林场党支部先后引进80余种耐旱、耐盐碱、耐贫瘠的树苗,通过实践选出种植效果好的小美旱杨和新疆杨。自此后,林场的树苗成活率越来越高,治沙效果也变得越来越好,一套符合河套地区实际的造林方法逐渐成型。
贾玉林是贾克明老人的儿子,1982年,从小就陪着父母种树的他,成为了一名林场职工。人工取水、人工运苗,抱着树苗在沙地里一走就是好几公里。贾玉林一上岗就打起了退堂鼓。父亲劝他, “这个树成活了以后就把沙固住了,让黄沙天变少、把沙地变成绿林,是咱们的使命,我们都是林场干部,为群众造林治沙决不能后退半步。”父亲的一番话,让他陷入了深思。
“父辈们豁出一辈子,蹚开新路子,我们更要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持之以恒地巩固上一代治沙人的成果,把治沙精神传承下去。”贾玉林自此打消了放弃的念头,转身投入到造林治沙工作中。随着科技融入造林工作,造林效率和质量也得到了大大提升。
岁月催人老,白发映北斗。几十年过去了,第一代林场人都已步入古稀之年,一脸褶皱里,书写着林场人的付出;满头白发处,诉说着治沙人的传说。但那些苍翠挺拔的树木却迎来最好的生长年华,走向远方。
贾培是贾家的第三代人,也是新华林场护林队的一名消防员,这个90后的年轻人本可以选择走出去,但是他依然留了下来。如今,他也正在向党组织靠拢,努力成为一名新时代的红色“守林人”。贾家三代人六十年治沙造林,是三代林场人“生存必治沙”精神的缩影,也是“天人合一”“青山绿水”的真实再现。
甘舍半生,给茫茫大漠;志托三代,成郁郁丛林。年少时,从山东到河套,六十年岁月林场梦;再少年,承前辈,望未来,三代人治沙赤子情。要让沙漠变绿洲、梦想成现实,不仅需要因地制宜的科学方法,更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在新华林场,越来越多的“林三代”加入到造林治沙队伍当中,治沙路上的红色传承也仍在继续……
牢记嘱托再出发,今天,我们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滚石上山,逐绿而行。总书记的凝思,是巨笔擎画的雄韬伟略;总书记的关怀,是大国领袖的为民情怀。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北疆儿女将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行,锲而不舍、驰而不息,弘扬“三北精神”,让这座巍然屹立在祖国北疆的万里绿色长城更加坚实牢固,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现在的国营新华林场满眼苍翠,欢迎更多人的到来。它的故事,也等待着更多人来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