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学校,还是两个学校?

文摘   2024-08-03 14:59   江苏  
     
       海门是清末状元张謇的故乡。张謇独子的生母、张謇的生母、张謇的祖母、张謇的曾祖母均缘于定居海门常乐镇一户人家之前的娘家如皋(注:现位于如东)祖籍。而张謇祖辈从常熟迁至江北谋生的第一站又是通州。100年前这一大片区域就这三个县:海门、如皋、通州,都与张謇有着很深的情结。
        1902年起,三个县的有识之士开始在全国率先响应清政府废科举办新学的政策,几所高规格学校相继成立。张謇、沙元炳、张謇三兄张詧、梁孝熊等是先驱。1919年爆发“五四运动”,人们的思想革命意识进一步得到荡涤,各地办学热潮空前。
       下图为1920年《南通》报原件刊文,因为当年受疫情影响,相关学校暑期后推迟开学。这期《南通》报刊发了部分学校的启事,其中一则是“唐闸 实业私立第一二三国民学校  私立敬孺高等小学校”发布的,可见南通当年的办学规模异常火爆,单唐闸一地“实业私立”类学校已经至少排至“第123”所。那么你认为“唐闸 实业私立第一二三国民学校  私立敬孺高等小学校”这是同一单位的两个校名,还是两个不同的学校?现在学校还存在吗?这份报纸大概率是第一手史料,官方史记中未必记载了“唐闸实业私立第一二三国民学校”这个校名。欢迎留言交流。

         民国9年8月13日《南通》报刊名“南通”两字由黄炎培(黄任之)题写。黄炎培(1878年10月1日~1965年12月21日),毛主席的知交,同时也是张謇欣赏的一位人才。黄炎培之后成为新中国革命和建设智囊团核心成员。中国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和理论家。1905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任江苏教育司司长,曾首创上海中华职业学校。1921年,因不满民国政府当局拒任教育总长(部长),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注:毛主席正是这个时期跟黄炎培交谈时高度评价状元张謇的)。(注:上图)


       上述一窥了南通主城唐闸的办学规模。唐闸、余西当年都属于南通县下辖的“市”。从下面1920年另一份《南通》报的刊文中可以看出,此时余西的办学规模至少已经建至第17所,报上专门刊发了署名文章《余西市立第十七国民学校成立记》,当年相关重要人物在原文上进行了大量修改和增补。这些,官方史记中都是空白。那么你认为余西市立第十七国民学校是谁创建的?修改稿是谁写的?为什么要大面积修改原稿?现在学校还存在吗?欢迎留言交流。(注:下图)


▼ 中国融创博物馆城(暂名,地址海门,1200万件馆藏规模)展陈有目前已知仅存由海门清末状元张謇1919年8月8日创办的中国百年前《南通》报(具体份数正在保护性整理之中),拟对每份珍贵实物史料进行单独文物申报。欢迎大家提出宝贵建议,以更好地传承、共享南通传统文化精髓,增强对南通这段辉煌历史的认同和自豪感,激起后人建设新南通的智慧和毅力。

特约撰稿:谢松华
专家指导:黄建新(海门文化高质量发展政府特聘顾问)

海门师范的故事
欢迎关注《海门师范的故事》,徜徉于艺术的浩瀚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