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我国的开国上将们,相信朋友们能说出来一大堆,诸如许世友、萧克、陈锡联、韩先楚等人。
然而这57位开国上将中,有些上将们的名气却还不如中将王近山、秦基伟,少将钟伟、李德生等人。当然这里面有一定的原因。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名声不显的10位开国上将。
1、周桓
周桓是辽宁安东人,1930年参加了红军并于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红军时期他担任过红5军政治部秘书、红3军团政治部秘书处处长、红8军团政治部破坏部部长、军委干部团上级干部队政治委员、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兼敌工部部长等职,参加过两次攻打长沙的作战以及中央红军的长征。到达陕北后还参与过争取张学良东北军共同抗日的工作。
抗日战争时期,周桓任八路军野战政治部敌工部部长、第1游击纵队政治委员、八路军总司令部秘书长等职,参加了太行反“扫荡”战斗和百团大战。
解放战争时期到东北工作,担任过东北野战军政治部副主任兼后勤部政治委员,参与组建东北二线兵团,领导改造战俘、瓦解国民党军的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周桓相继担任了沈阳军区政委、中共辽宁省委书记处书记、文化部顾问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93年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2、傅钟
傅钟将军是四川人,大革命时期被派到苏联学习,1930年学成回国,1931年傅钟被派到鄂豫皖苏区任职。
与许世友将军这位在战场上拼杀的虎将不同,傅钟将军的长处在于政治工作,他先后担任过红四方面军政治部秘书长,红十二师政委、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副主任等职。
长征到达陕北后,傅钟将军又担任了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政治部主任、抗日军政大学政治部主任。
抗战开始后,傅钟将军相继担任过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等职,尤其是总政治部副主任一职,傅钟将军自新中国成立一直干到1982年。
1955年傅钟被授予上将军衔,1989年在北京病逝,享年89岁。
3、李志民
李志民将军是湖南浏阳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底加入红军,历任第2纵队7大队4中队党代表、特务大队副政治委员、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红2师政治部主任、红3军团教导营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的历次反围剿作战和中央红军的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李志民先后在抗大和晋察冀军区工作,参与领导恢复、巩固和扩大冀中抗日根据地的斗争。
解放战争时期仍在晋察冀地区工作,担任晋察冀野战军第2纵队政治委员、第20兵团政治部主任、第19兵团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解放华北的诸多战斗。
新中国成立后,李志民入朝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担任19兵团政委、志愿军政治部主任、志愿军政委等职。
1957年从朝鲜回国,相继担任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福州军区政治委员,中顾委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87年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
4、赵尔陆
赵尔陆是山西崞县人,1927年参加了南昌起义,1928年跟随朱老总上了井冈山,红军时期担任过第29团团长,军经理处、军需处处长,第1军团供给部部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的历次反围剿作战。
抗日战争时期,担任过八路军总供给部副部长、晋察冀军区第2分区司令员兼政委、晋察冀军区司令员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赵尔陆仍在华北地区工作,参与指挥解放华北的多次战役,平津战役后担任四野暨华中军区第二参谋长,随第四野战军主力渡江南下,参与指挥广西战役,歼灭白崇禧集团。
新中国成立后,赵尔陆相继担任了二机部部长、一机部部长、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中共中央国防工业政治部主任。参与组织领导武器装备的试制和生产,建立和健全科学研究机构,发展现代化国防工业。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67年在北京逝世,享年62岁。
5、李涛
李涛是湖南汝城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红军时期担任过红6军第1纵队3支队、第3纵队8支队政治委员,红3军第1纵队、第7师政治委员、红9军团政治部主任和政治保卫分局局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的历次反围剿作战和中央红军的长征。
抗战时期,李涛跟随周总理、叶剑英长期做统战工作。
解放战争时期,李涛担任军委作战部部长兼第1局局长,参与许多重要战役的组织计划、文电起草、资料搜集、战况汇报等工作,是毛主席和军委其他领导指挥全国解放战争的高级参谋和得力助手。
新中国成立后,李涛历任中央军委作战部部长兼第1局局长兼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工程学校校长,中央军委技术部部长,总参谋部第三部部长等职。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70年在广州逝世,享年65岁。
6、傅秋涛
湖南平江人,贫苦人家出身,早年间在地主家打工谋生,1927年参加了平江农民扑城暴动,1929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红军时期,傅秋涛先后担任湘鄂赣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共湘鄂赣省委副书记等职,红军主力长征后,傅秋涛留在根据地打游击。
1937年新四军成立后,傅秋涛担任第一支队副司令员兼第1团团长,皖南事变中傅秋涛处置果断,决定分散突围出去。重建新四军后,傅秋涛担任新四军第7师副师长。
解放战争时期,傅秋涛相继担任华东支前委员会主任兼华东支前司令部司令员、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第一副书记、山东军区第一副政治委员等职,组织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援了华野(三野)在前线的作战。
新中国成立后,傅秋涛又相继担任中央复员委员会秘书长、人民武装部部长、总参谋部队列部部长、动员部部长等职,为实行义务兵役制、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做了大量工作。
1955年,傅秋涛被授予上将军衔,1981年在北京病逝,终年74岁。
7、朱良才
朱良才将军也是湖南汝城人,他是《朱德的扁担》的作者,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跟随朱老总参加湘南起义后上了井冈山,参加了中央苏区的历次反围剿作战和中央红军的长征。一、四方面军会师后调到红四方面军工作。
抗日战争时期,朱良才相继担任过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秘书长、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等职,参加了晋察冀地区的抗日工作。
抗战胜利后,留在华北地区协助叶剑英组建华北军政大学,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为适应部队的发展,培养了大批军政干部。
新中国成立后,朱良才于1955年担任北京军区政委,1958年因为身体原因主动要求退出领导岗位,离职休养。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89年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8、杨至成
开国上将中,三杨被人津津乐道,但是第四杨就很少有人知道了,杨至成便是这第四杨。
杨至成是贵州三穗人,黄埔五期毕业,参加了1927年的南昌起义,1928年跟随朱老总参加湘南起义后上了井冈山,参加了中央苏区的历次反围剿作战和中央红军的长征。
抗战爆发后,任中共中央军委总供给部部长兼黄河两延卫戍司令员、抗日军政大学校务部部长等职,1938年到苏联就医并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
解放战争时期杨至成在东北工作,担任东北野战军军需部部长,大力组织扩建军需工厂、兵站、医院和仓库,为部队进行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提供了物资保障。
新中国成立后,担任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兼院务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67年因突发心脏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4岁。
9、陈奇涵
陈奇涵是江西兴国人,早年曾在赣军任职,1925年入黄埔军校并加入中国共产党,红军时期担任过红4军、红3军、红一军团参谋长,参加了中央苏区的历次反围剿作战和中央红军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陈奇涵任中央军委总参谋部教育局局长,绥德警备区司令员,执行保卫陕甘宁边区、巩固黄河防务、清剿土匪、稳定社会秩序等任务。
抗战胜利后到东北工作,担任东北军区参谋长,后随四野南下,任江西军区司令员,组织指挥剿匪作战,歼匪特4万余人。
新中国成立后,陈奇涵担任军事审判庭庭长、军事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81年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10、阎红彦
阎红彦是陕西瓦窑堡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陕北红军的创始人之一,1931年与吴岱峰等人创建中国工农红军晋西游击大队。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后方留守处警备第3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后改称中原野战军)第3纵队副司令员、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参加邯郸、陇海路、定陶等战役。
1949年任第二野战军第3兵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参加了渡江战役和解放大西南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阎红彦历任四川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省委副书记、书记、副省长兼中共重庆市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处书记,云南省委第一书记、昆明军区第一政治委员等职。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文革中遭到四人帮的残酷迫害,1967年在昆明饮恨自杀,享年58岁。
这10位开国上将,他们基本上都是负责政治工作或后勤工作的,与在前线拼杀的将领们不同,所以相对来说,他们的名气也就不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