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时代的“五七干校”

文摘   2024-10-20 18:00   广东  



毛泽东时代的“五七干校”


1968 年,黑龙江柳河“五七干校”,成为中国第一个以此命名的干校。在这之前,1966 年 5 月 7 日,毛主席看了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后做出指示,要求全国各行业都要办成一个大学校,这个指示后来被称为“五七指示”。


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出台后,中共中央转发了这封信。1966 年 8 月 1 日,《人民日报》又发表了社论。随着后来黑龙江柳河“五七干校”受到毛主席的肯定后,各地开始纷纷仿效。当时包括中共中央、国务院等大批国家机关在内的单位先后在河南、湖北、江西等 18个省区创办了 105 所“五七干校”,先后遣送、安置了 10 多万名下放干部、3 万家属和 5000名知识青年到干校学习。而各省市地县办的五七干校更是数以万计。


而在河南,国家机关创办“五七干校”最多的地方则是在信阳。《信阳地区志》记载:1968年至1969年春,“中央、省直机关和部队的31个单位到本区办‘五七’干校和农场”,至1969年5月共“有11000名干部到干校‘劳动锻炼’”。据调查,中央直属机关在信阳的“五七干校”主要集中分布在罗山、息县、潢川三个县,平桥、浉河、淮滨有零星分布。而在这些区域内,又因为息县的“五七干校”下放了众多的文化名人和经济学家等,最为外人所知。


1969年11月,在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工作的钱钟书、杨绛、俞平伯、顾准、骆耕漠、吴敬琏等100多位文化名人,被下放到河南息县“五七干校”劳动,与河南结下了不解之缘,钱钟书的《管锥编》、杨绛的《干校六记》就是在这孕育而成的。


杨绛与《干校六记》那段岁月,让杨绛刻骨铭心。杨绛曾经说,她和钱钟书在“五七干校”度过了一生中最有意义的时光。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影响深远。1981 年,杨绛根据“五七”干校的亲身经历,写成纪实散文集《干校六记》。《干校六记》由《下放记别》、《凿井记劳》、《学圃记闲》、《“小趋”记情》、《冒险记幸》和《误传记妄》6 篇散文组成,反映她在息县东岳“五七干校”种菜、干活以及与丈夫钱钟书在一起的难忘经历。《干校六记》曾获 1989 年全国首届优秀散文(集)奖,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国内外反响很大。


俞平伯是一位久负盛名的学者、作家、批评家兼诗人,他以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的双重建树,成为“五四”运动以来为数不多的鸿儒。在息县一年多的生活里,俞平伯共创作了近百首诗词,具有代表性的是《息县杂咏》、《纪东岳事》、《至日》等,其中七言长诗《重圆花烛歌》还在香港单独出版。这些诗词描写了息县农村的田园风光和风土人情。


顾准是一位会计学家、经济学家,也是一位特立独行的思想家。1956 年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后,写成《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被吴敬琏称为“中国提出市场经济的第一人”。在息县期间,他写下了 20 万字的《息县日记》。他在《息县日记》中写到:“此次来息县,对千里淮上有了一番新的认识。‘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要米有米,要面有面。’这是息县的民谚,实际情况也确是如此”。不仅如此,他还具有前瞻性地关注三峡建设、黄淮海开发、西部开发、人口与发展等问题,这些在他的《息县日记》中都留下了大量笔墨。


在干校呆过的就有诗人臧克家。1969年11月30日,臧克家下放到湖北咸宁“五七”干校参加劳动,他在这里度过了三年,于1972年回到北京。他将下放到“五七”干校这一天视为生命史上的一座分界碑。他在的诗集《忆向阳》的序言这样写道:“这以前,我把自己局限于一个小天地里,从家庭到办公室,便是我的全部活动场所。身体萎弱,精神空虚。上二楼,得开电梯,凭打针吃药过日子。”


然而到了干校后,“小的个人生活圈子,打破了,把小我统一在大的集体之中。在都会里,睡软床,夜夜失眠,而今,身子一沾硬板便鼾声大作。胃口也开了,淡饭也觉得特别香甜。”


当然,世事都有两面,有人赞,有人贬。这其中就有被人称为大学者的季羡林,他写了一本书叫《牛棚杂忆》,他所指的牛棚其实就是五七干校,也就是说五七干校在他眼里被视为牛棚。


总之,五七干校是一段特殊的历史,就社会主义而言,五七干校的积极性不言而喻,它反映了毛主席的治政理念,如防止修正主义,要求密切联系群众,干部必须下放劳动等等,它既具有明显的时代性,也有深远的前瞻性。在今天看来,都是积极的!


坐怀不乱
闻香识美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