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华社客户端发布报道《中国经济样本观察·“镇”了不起|从暖水瓶竹壳编起,“编”出超300亿元“藤铁产业”》。记者走进泉州安溪县尚卿乡,深挖当地藤铁产业的发展历程。
细细的竹篾编织而成的暖水瓶外壳,正在和暖水瓶一道,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但这种竹编技术,却在它的故乡——福建省安溪县尚卿乡不断进化升级,从竹编到藤编,再到竹藤与铁结合的藤铁,安溪的编艺产业,如今已成为年产值305亿元的大产业,产品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当竹藤与铁,在指尖缠绕交织,翩翩起舞,便变幻出一个个精美绝伦的藤铁工艺品。从竹藤编进化而成的藤铁编,把竹藤的柔美与钢铁的坚硬完美交融,铁中含柔美,刚而不失韧,可谓“铁骨柔情”。藤铁源于古老的竹编技艺,在安溪已有千年历史。传统的竹编耗时费力、利润微薄,很难养家糊口,很多当地人不愿以此为生。20世纪70年代初,一个叫陈清河的尚卿人,靠竹编手艺给左邻右舍的暖水瓶做外壳。大家惊讶地发现,天天打交道的竹篾编成的暖水瓶外壳,不仅隔热效果好,还轻巧便宜,产品“一炮而红”。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陈清河开起了“家庭车间”,专门生产销售竹编暖水瓶外壳,产品十分畅销。传统手艺焕发出商品魔力,也开启了当地藤铁产业的序幕。陈清河(左三)带领村民研发竹藤编产品(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陈清河的“家庭车间”在尚卿乡迅速复制。当时全乡有六成的农户从事竹编加工。街头巷尾,灯前月下,随处可见手执篾丝的男女老少,成为当时尚卿乡一道特有的风景线。福建安溪,不光竹林密,藤条也很多。人们发现,比起竹子,藤的韧性更足。于是,尚卿人编织的原材料逐渐由竹篾变成了竹藤结合。到20世纪80年代,尚卿乡的竹藤编产品就已经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是好景不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曾经作为“主要家当”的暖水瓶,开始淡出人们的生活。靠给暖水瓶做外壳的竹藤编业,自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曾经风光无限的竹藤编产品,像个落魄的掉队者,一度无人问津。困境没有难倒心思活络的尚卿人。20世纪90年代初,尚卿人尝试着以铁丝当骨、藤条做面,再以彩绘着色,由此设计的“葡萄”系列藤篮,在当年广交会上引起轰动,半天就拿下600万美元订单,中国工艺界的新艺种——藤铁工艺从此诞生。藤铁工艺的创新,让尚卿的传统编艺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男也编、女也编,老也编、少也编,几乎所有的尚卿人都在编藤铁。偏远的小山乡迅速聚集了上千个加工点,并迅速向周边乡镇和县城辐射,一大批铁艺加工厂拔地而起,带动大量藤铁产品远渡重洋。从藤铁开始,尚卿人用巧思妙想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产品设计融为一体,不断推陈出新。如今,走进安溪县聚丰家居文化艺术馆,小到摆件、玩偶,大到桌椅、凉亭,各种融入了创新理念的藤铁产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这里总共13万件产品,一件不重样,全是孤品。”艺术馆负责人黄连福说。这是2024年12月24日在安溪县聚丰家居文化艺术馆拍摄的藤铁产品。新华社记者 周义 摄
藤铁工艺师们以铁为骨架,通过挑、压、弹、插、绕、穿、贴等一系列复杂技法,将粗细长短不一的竹藤缠绕其上,作品渐成雏形。人字编、纹丝编、圆面编等6类基础编织法,弹花、插筋、花箍等8类特殊编织法,不同的编织方法造就了丰富多彩的纹样;从竹、藤、草、木、铁等传统材料,到陶瓷、树脂、玻璃、塑料等新材料新工艺,尚卿的编织产业开始从“卖产品”走向“卖创意”。将碳纤维、铝合金等新材料融入传统工艺中,便可制作出更加轻便耐用的藤铁产品;3D打印、数控加工等现代制造技术,将藤铁产品的生产效率和产品精度大大提高……古老工艺的创新空间不断拓展延伸。从暖水瓶的竹编外壳,到藤铁产品的全面走红,再到智能藤铁的破题突进,尚卿藤铁从“1.0”走向“藤铁+”,藤铁产品的实用专利、外观专利申请数量年均增长超过25%。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尚卿的藤铁订单下滑,加上原材料与人工成本上涨,当地一些中小企业被迫退出市场。迎难而上,心思活络的尚卿人又一次找到了出路。灶美村尝试用一台电脑、一根网线搭建起家乡与外界的桥梁。一群“80后”“90后”年轻人互相抱团,带动左邻右舍共同创业,网销模式得到快速复制。藤铁“触网”,实现了外贸与内销“两条腿”走路。在灶美村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庄“触网”,到2023年,尚卿乡电商销售额达31亿元。尚卿乡还联合多所院校开办产学研创作基地和工艺讲堂,从“工、艺、智、新”等维度为产业把脉问诊;在法国巴黎、加拿大多伦多等地设立研发中心,以国际视野引领产品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