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冬时节到来,一种软糯香甜、热气腾腾的传统小吃——冻粑,再度成为了广大市民与游客舌尖上的宠儿,备受追捧与赞誉。近日,峨眉山市级非遗美食“斗量冻粑”制销点迎来了繁忙的旺季,工作人员们热火朝天地忙碌着。
近日,记者来到绥山镇斗量村的“斗量冻粑”制售点,看到生产间内严谨而有序的一幕:工作人员佩戴口罩,将发酵好的米浆舀在洗干净的新鲜粑叶上,手法娴熟地折叠包裹,一个个冻粑便这样诞生了。
据了解,为了保留食材最本真的风味与营养,斗量冻粑选用优质大米和土猪肉中的猪板油为主要原料,并严格控制发酵温度在5~8℃之间,从浸泡、磨浆,到发酵、包裹、蒸制,每一个步骤都精益求精。
“我们的冻粑坚持零添加、自然发酵,因此制作周期较长,通常需要19至21天,以确保达到最佳口感。”斗量冻粑非遗传承人夏燕红介绍道。
斗量冻粑清香爽滑、入口化渣,有白油、红糖、玫瑰、肉心等多种口味选择,更有为糖尿病人专门制作的无糖冻粑,受到食客的广泛好评与喜爱。
市民帅淑蓉告诉记者:“我们是这里的老顾客了,斗量冻粑名声在外,家里的老少都爱吃,我们也经常买来送给亲友,过几天我们还会来。”
据悉,斗量村共有15户村民制作冻粑,秋冬旺季时,每户日均制作量可达1500个,全村年销售额约500万元。通过“村集体+非遗传承人”的模式,斗量村不仅成功打造了集非遗技艺传承、冻粑制作与展销于一体的综合平台,还有效促进了当地就业,实现了粑叶的自产自销,既鼓起了村民的钱包,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产业振兴是乡村经济的关键。”斗量村相关负责人王小玲表示,斗量村将依托优质资源,进一步拓宽销售路径、提升产品品质,让“斗量冻粑”这张名片更加响亮。
下一步,斗量村将继续研发冻粑新口味、探索新吃法,将“线上直播+线下送货上门”结合,提升顾客体验,并与学校等多方合作,通过实地考察与制作体验等研学活动,让更多人体验非遗技艺的魅力,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记者:郭宇 张海湄
编辑:李煜 责编:冯举 审核:赵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