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强“链”聚“镇” ,激活创新发展新动能(一线实践)
解锁绵阳“镇域经济”AB面(一线实践)
玉溪:激活乡镇“经济细胞” 为市域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力(一线实践)
法治赋能 固本强基——《贵阳市街道办事处工作条例》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规范化法治化(一线实践)
哨音唤春潮:“吹哨报到”激发基层治理新动能(评论)
大同:强“链”聚“镇” ,激活创新发展新动能
云州黄花遍地生“金”,平城轨道交通动能澎湃,灵丘大数据乘“数”而上,经开区医药织链成网……我市抢抓机遇、立足优势,全力培育壮大“产业链”,打造形成“集聚群”,通过强“链”聚“镇”,不断塑造起高质量转型发展新优势,激活创新发展新动能。
滑动下方查看更多
“链”出产业硬核强实力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与各职能部门勠力同心,在建链、补链、延链、强链上狠下功夫,通过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巩固传统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增强产业发展的接续性和竞争力,推动产业链式集群发展。
“我们全力用好产业链和专业镇两大抓手,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产业集群培育壮大、核心竞争力提升等转型升级行动,确定了10条重点产业链,省级产业链‘上链’企业共有54户,不断推进高端装备制造、大数据、现代医药、新材料等产业做大做强。”市工信局局长曹旭介绍。
医药产业是我市支柱产业之一。走进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现代医药产业园区,一条条药品生产线正有条不紊地运转着,头孢类医药中间体、原料药、粉针剂及克拉维酸医药原料药等产品在自动化流水线上灌装、贴标、包装,行销全国,远销海外。据了解,为加快推动全市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市特出台了《大同市促进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成立了大同市医药产业联盟。经开区药企围绕“制药原材料-医药研发-医药制造”产业链条,全力补链延链强链,头孢类、青霉素类从基础原料到终端制剂已形成完整产业链条,全市医药工业产值占据全省的“半壁江山”,一个富有竞争力的现代医药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作为山西省高端装备制造的龙头企业、制造产业链“链主”企业,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近年来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以创新发展驱动产业升级,运用供应商联盟平台上的链式发展、集群发展、融合发展新模式,紧扣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发展趋势,加速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的配套扩能,协同链上企业、高校院所开展新能源机车、属地化检修、高校科研、物资采购等合作项目,不断丰富联盟内涵,打造“共赢链”。今年3月,该公司成功获评2023年山西省重点产业链“优秀链主企业”。
除此之外,我市已初步形成服务器制造、数据存储、数据清洗、数据标注、数据呼叫等数字经济全产业链发展基础;尚镁科技有限公司、山西惠谷嘉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大同泽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部分新材料生产线已经投产,晋投玄武岩纤维高端保温防火材料技术行业领先,绿色建材产业年产值达到30亿元;通用航空产业在全国率先形成“一园一校一机场”全链条布局……
新兴产业“发新芽”,老牌企业“生强枝”,助力我市产业结构的优化链条不断延伸。在未来的布局中,我市还将进一步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有机融合,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格局,努力在新一轮竞争中赢得主动。
集聚产业发展“镇”能量
7月5日,为期3天的第二届山西特色专业镇投资贸易博览会在古都大同落下帷幕。该博览会搭建了大平台,扩大了“朋友圈”,激发了“磁吸力”,成为全省专业镇品牌宣介的有利“窗口”,集聚起产业发展“镇”能量。
期间,1.4万平方米的会场内设有1个会议区、1个装备展区、1个数字展厅和11个市专业镇展厅,来自省市两级137个特色专业镇的613类4000余件特色产品参展,装备制造展区及平遥推光漆、襄汾晋作家具、上党中药材、盐湖水泵、太谷玛钢、怀仁陶瓷、平定钙基、代州黄酒、清徐老陈醋、云州黄花、杏花村汾酒等11个市优势产品特色鲜明、亮点纷呈、琳琅满目,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参观者的目光。受邀出席的来宾和专家为山西、为大同的高质量发展、全方位转型传经送宝、增智赋能、献策出力;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企业家借此平台共享机遇、共谋发展、共创未来,通过达成一批合作,开启了一个个可期的美好未来。
据了解,2022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特色专业镇工作,分两批认定了18个省级重点专业镇和119个市级专业镇。借助博览会的东风,我市大力推动专业镇提标扩面、赋能增效,2023年共评定云州黄花、经开区医药、浑源恒山黄芪、平城轨道交通、云冈煤机、广灵再生金属、灵丘大数据7家市级专业镇,其中云州黄花专业镇和经开区医药专业镇获评省级重点专业镇。去年,全市7家专业镇实现产值334亿元、营收312亿元,带动就业4.1万人。今年,我市又评定了左云活性炭、天镇特优蔬菜、阳高杏果、广灵小米、新荣石墨、浑源凉粉、平城大同刀削面7家市级专业镇,产业集群发展再添“实力新军”。
我市专业镇发展特色明显、优势突出、潜力巨大。特别是云州黄花专业镇创新建立了7个国家级、省级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和省黄花及其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与此同时,我市专业镇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加强联动融合,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其中,大同经开区药企与山西大学、山西中医药大学等机构开展技术合作,立足本地黄花、黄芪等特色资源,大力开发功能食品、药食同源、化妆品等系列产品;大同经开区积极探索医药“园中园”模式,“园主”企业双雁集团可根据产业链需求自主招商引资、择企入园,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关系,达到“招一个、引一串、带一片”的效果。
下一步,我市还将把建设特色专业镇作为落实“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重大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抢抓全省打造特色专业镇的有利契机,与“四大赛道”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深度挖掘产业特色,通过加强梯队培养,注重龙头带动,强化精准招商,把特色专业镇建设作为促进产业集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为我市转型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来源:大同日报
解锁绵阳“镇域经济”AB面
经济总量跃上4000亿台阶,作为四川第二大经济体,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然是绵阳最大的市情。
面对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现状,如何将镇域经济发展从短板变成潜力板,是绵阳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必答题”。
厘清思路,绵阳下笔有神——
2022年,绵阳在全省率先创新开展乡镇抓产业促推高质量发展激励试点,通过赋权、让利、扶持产业发展等一系列做法,以点带面推动全市镇域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去年8月,全市乡镇抓经济发展激励试点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召开,交流镇域经济如何找准新路、升级打法;去年12月,绵阳市委八届七次全会聚焦全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出“提升乡镇联城带村的节点功能”,全力激活乡镇“经济细胞”。
成绩出炉,绵阳榜上有名——
5月8日,赛迪四川“2024镇域经济500强暨中部100强、西部100强”研究报告发布:在全国镇域经济500强中,四川10个建制镇上榜,其中绵阳6个,较去年新增4个;在西部100强中,四川30个建制镇上榜,绵阳12个。
滑动下方查看更多
A面 直面短板,对症下药
青义镇、永兴镇、三合镇、北坝镇、花荄镇、小枧镇……这些星罗棋布、上榜百强的镇域,是绵阳镇域经济的“头部力量”。
观察百强,并不止于百强。一方面,作为绵阳镇域经济发展的代表,此次上榜乡镇表现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绵阳高质量发展所处的阶段和需要突破的障碍;另一方面,它们成为“百强”的路径,亦对正在争创百强的乡镇有一定参考价值。
“过去,我市大部分乡镇经济功能弱化、承载能力偏弱、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吸纳就业能力有限,已成为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瓶颈和短板。”市委改革办负责人表示,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只是完成物理上整合,要写好“两项改革”的“后半篇文章”,则要激活乡镇这个“经济细胞”,充分发挥其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的作用。
“镇域经济”,绵阳何以“燎原”?绵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战略部署,把握发展规律、着眼绵阳实际,将“县域要发展,镇域挑大梁”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主引擎的题中之义,在全省率先开展乡镇抓产业促推高质量发展激励试点。
从部署到行动,绵阳态度之坚决、动作之迅速,凸显“镇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头部领衔,梯队进位。看当前,绵阳有厚实的家底、良好的条件去争创更多“经济大镇”。
绵阳坚持典型引路、试点先行,按照工业、农业、文旅、商贸4个类别,选取了基础条件好、发展动力足、辐射带动强的39个试点,示范带动全市镇域经济发展取得了新突破。
补齐短板,挺起腰杆。看长远,绵阳只有“突围、晋位、有为”,才能一举解决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点。
去年7月出台《绵阳市激励乡镇(街道)抓经济发展九条措施(试行)》,从财政金融支持、搭建平台、培育市场主体、土地要素保障、闲置资产盘活、争创国省级试点示范、专业干部人才引育等方面,进一步激活乡镇发展动能。
B面 各施所长,活力迸发
乡镇兴则县域兴。探“镇兴”之道:成绩的背后是绵阳镇域经济的能级之变,是创新高地的巧妙进阶。
“这39个‘打头阵’的试点,根据产业类别特征,其中农业主导类10个、工业主导类13个、商贸主导类9个、文旅主导类7个。”据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镇域一手连城,一手连村,进一步推动镇域经济发展,有利于推动城乡之间人才、资金、信息的双向流动,提高居民收入,拉动消费和投资,持续释放内需潜力,促进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有效循环,为绵阳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不负所望,尽管绵阳率先“动笔”写下的这“后半篇文章”时间还不长,但从目前来看,39个试点各展所长、妙招频出,改革带来的“化学反应”正不断激发当地高质量发展活力——
涪城区青义镇以科技创新赋能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立了政企联合商会,创新“抱团发展+营商服务+专家咨询”三位一体融合平台模式,其中科创企业占比过半,实现科技与传统企业的双轮驱动。上榜“2024镇域经济500强”第325位、上升11位,居“2024镇域经济西部100强”第12位、位列全省第一。
游仙区小枧镇以完善配套服务加速融入区域发展,实施“招商选优、企业培育、企业服务、合作突破”四大攻坚计划,强化企业主体地位,聚焦新材料领域,通过上门招商和以商招商等精准招商策略扩大材料产业规模,紧密围绕企业发展需求,设立“企业金牌服务综合窗口”。
安州区桑枣镇立足资源优势和人文底蕴,主动担当起安州文旅发展的主战场角色,以特色文旅产业为主导,围绕“温泉康养”“乡村旅游”“特色民宿”三张名片,积极引入文旅项目、农旅融合项目,力推文旅品牌建设,以文旅活动和形象宣传塑造特色文旅IP。
……
综观绵阳各地壮大镇域经济的做法离不开3个关键词
第一是强制造
绵阳的经济强镇普遍是工业强镇,包括青义镇、永兴镇、三合镇在内,均以制造业为着力点,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构建科技创新产业集群,为实体经济提供硬支撑。
第二是重协调
既要注重一、二、三产业的协调,也需要重视产业形态特别是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协调发展,还要重视城镇与乡村的协调、经济发展与民生事业的协调。
第三是优环境
镇域经济发展离不开“大环境”和“小气候”,只有持续打造“有需必应、无事不扰”营商环境,为经营主体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才能制胜未来。
而这些因素正是绵阳能否更快诞生更多“百亿乡镇”的关键。
来源:绵阳日报
玉溪:激活乡镇“经济细胞” 为市域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玉溪市委、市政府聚焦经济建设中心工作,紧扣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锚定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以乡镇(街道)抓经济促发展作为推动市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今年2月8日,玉溪市委召开全市抓经济促发展大会,对乡镇(街道)和园区抓经济促发展工作做了系统全面的安排。围绕“四抓”:抓固定资产投资、抓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抓企业及“四上”企业、抓农业基地建设,力争最大限度把村的资源、镇的特点、县的优势发挥出来,实现经济发展、群众增收同频共振。
乡镇兴、玉溪兴;乡镇活、玉溪稳。半年过去,变化正在全市75个乡镇(街道)发生,“75辆马车”你追我赶,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积蓄强劲动能。
滑动下方查看更多
如何激发干劲?
以考核评价“撬动”干部学经济懂经济
“请你来谈下你们乡是怎么抓税收和市场主体培育的?”“请你说说‘四上’企业有哪些?”“听了水塘镇的经验,结合你所在乡镇实际情况,有哪些启发”……8月1日,在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召开的玉溪市全市乡镇(街道)抓经济促发展现场推进会上,75位乡镇(街道)负责人被随机点名提问。
被点到的乡镇(街道)负责人侃侃而谈。而在半年前,有的干部甚至答不出“四上”企业的基本概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认识深刻到位,才能在工作中有干劲、有热情、有激情。
今年初,玉溪在全省创新性推出乡镇(街道)抓经济促发展考核评价方案、开发区重点指标考核评价方案和考核结果运用实施细则。对于乡镇(街道)抓经济促发展方面,按照考核评价方案,玉溪市根据75个乡镇(街道)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发展情况、人口基数等,将城区街道、区域中心镇以及产业发展基础较好的40个乡镇(街道)划分为一类地区;其他35个乡镇为二类地区,并按百分制对乡镇(街道)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企业和“四上”企业、农业基地4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价,结果运用主要包括给予激励表扬、体现能上能下、加大支持力度、突出关心关爱4个方面。
通过考核评价等一系列措施,全市比学赶超氛围浓厚,激发市直单位和县(市、区)、乡镇(街道)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形成全市抓经济促发展的强大合力。
“最大的变化是大家都在学经济、抓经济。”通海县秀山街道的代表说,在半年的学习中,通过具体项目、具体实践,大家成长起来了,向着懂经济、懂管理的要求而努力。秀山街道还采取现场观摩、专题培训等方式,全覆盖开展抓经济工作轮训,提高干部研究政策、运用政策、落实政策的能力。
玉溪围绕当前经济形势、重大项目引进、招商引资技巧、税收金融实务等内容,组织开展了乡镇(街道)抓经济促发展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各级党员干部观念进一步转变,经济思维、市场化思维树得更牢,懂经济、能算账、会算账的干部越来越多;项目谋划、政策把握、入库质量等业务能力越来越强,想干、能干、会干的乡镇(街道)越来越多。红塔区凤凰街道通过摸排掌握辖区内主要欠税企业,及时走访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及现存资产情况,针对不同企业制定“一对一”服务对策,一季度追缴金科地产、中梁地产欠税2962万元,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917万元、同比增加2879万元、增长94.77%。
如何寻求突破?
摸清家底找准优势、边干边看边总结
重视经济、抓经济是玉溪的立身之本。20世纪80年代,红塔区大营街积极响应改革开放的号召,以芝麻片厂、滤嘴棒厂、水松纸厂、铝型材厂等为代表的一批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创造了“云南第一村”的奇迹,乡镇经济为县域经济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今天的玉溪,如何在乡镇经济中找到新的突破口?
首要是摸清家底。了解清楚辖区内经营主体、资产资源、项目情况、特色优势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手里有招。
秀山街道结合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和工作中形成的台账资料,召开专题会议,对各社区、小组的家底进行研判,分析清楚大家的底子怎么样、优势是什么、短板在哪里、路子怎么走。在分析研判的基础上,街道主要领导带队开展专题调研,与社区小组干部座谈,实地查看项目建设、市场主体经营等情况,形成社区、小组经营主体、资产资源、项目建设等明细台账,为统筹抓好“四抓”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戛洒镇建立镇级农业基地信息库,对辖区内92户农业基地基础情况进行摸排并建立台账。制定37户市级基地申报认定目标清单,梳理具有发展潜力的13户农业基地,同步开展基地认定及“四上”企业培育工作。红塔区凤凰街道从基层单元抓起,围绕“家底”进行复盘,盯好市场主体和固投等指标,列出计划,按月、按季度推进落实。
同时,加快建立“乡呼县应”机制。玉溪市构建“市级牵头、县级统筹、乡级落实”的机制,市县两级带着乡镇一起干,变“给我上”为“跟我干”,县级部门结合职责职能主动了解乡镇(街道)的想法,需要县级部门响应的积极响应,对于乡镇多次反映的问题,市县两级职能部门认真研究。
玉溪市全力推动乡镇(街道)抓经济促发展工作,激发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市县乡三级联动,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有力促进了全市商贸经济的发展。1至6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9%,高于全国、全省增幅;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增长11.7%,高于全省11.7个百分点,全省排名第4位,较一季度上升2个位次;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增长8.5%,全省排名第9位,较一季度上升4个位次;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6.9%,高于全省16.9个百分点,全省排名第3名。商贸限额以上企业达到874户,较2023年末净增132户,占全市“四上”企业净增数的69.5%。
下一步,玉溪市将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动力,扎实做好下半年工作,以市县乡三级都是主力军的认识抓经济促发展,把“任务单”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成绩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玉溪新篇章。
来源:云南日报
法治赋能 固本强基——《贵阳市街道办事处工作条例》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规范化法治化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街道办事处作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管理机构,既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更是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最后一公里”。2022年9月1日,《贵阳市街道办事处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拉开了全市街道办事处工作走向规范化、精准化、精细化和法治化的大幕。
滑动下方查看更多
民有所呼 联动响应
快狠准解决基层治理“难题”
“我们终于用上天然气了,再也不用扛气罐了!”2024年1月19日上午,白云区大山洞街道建安社区新园小区的改气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该小区7栋的29户住户天然气首批成功点火,居民余宝玉家是点火的第一户。
新园小区是原七冶集团职工家属楼,居民多为七冶集团退休职工及流动人口,老年人口占比大。由于小区修建年代较早、环境复杂,加之原始设计没有预留空间,该小区未能接通燃气管道。
2023年,在接到新园小区群众关于接入燃气管道的诉求后,大山洞街道办事处高度重视,根据《条例》明确的“街道办事处与职能部门协调联动工作机制”,第一时间整合区“一圈两场三改”专班、区住建局、区燃气公司等多方力量,采取“1234”工作法(锚定“聚集民生”这一个目标,确保“听民意”“接民情”双到位,锁定居民“坝坝会”、社区协商会、街道调度会三种方式,落实“强化领导”“网格入户”“倒排工期”“领导包案”四项措施),及时召开工作协调会、工作推进会、居民“坝坝会”等,了解民意诉求、分析问题原因、研究解决办法,同时指定一名街道班子成员具体领头负责,坚持不解决不脱钩、不办结不销案,快狠准地推进新园小区改气工程落地落实。
乌当区新创路街道交通巷1号居民楼是1987年建成的老旧小区,小区建成以来,两个单元25户居民一直共用一个水表。近年来,频发水管老化漏水、水费均摊高、水费收取难等问题。群众利益无小事,收到群众希望推进“一户一表”改造的意见后,新创路街道人大工委立即组织辖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居民议事会代表、社区居委会、水务公司召开专题议事会,研究“一户一表”改造工作。议事会结束没几天,水务公司就进场施工,仅用10天时间便完成了改造工作。改造过程中,街道、社区、居民代表还共同参与,对建材入场、施工、回填等全过程进行监督,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执行施工标准。最终,居民如愿实现“一户一表”,对街道、社区的迅速响应和高效统筹赞叹有加。
根据《条例》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围绕群众诉求、重点工作、联合执法、应急处置等反映集中、难以解决的事项,建立街道办事处与职能部门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注重向基层放权赋能、减轻基层负担,为街道办事处开展工作提供支持。”自《条例》施行以来,贵阳市各街道办事处因地制宜、多措并举联动职能部门、物业服务企业、业委会、党员、志愿者、热心居民等各方力量,有力有效地解决了很多辖区信访维稳、市容市貌管理、老旧小区改造等社会治理难题和“老大难”问题,街道在城市基层党的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化解矛盾等方面发挥的枢纽作用越发凸显。
统筹资源 创新服务
全面助力打造“15分钟生活圈”
街道、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末端,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为发挥好街道办事处在基层服务管理和社会治理中的基础性、关键性作用,《条例》明确街道办事处应当根据便民生活圈建设要求推进公共服务,并列出专章对公共服务的具体内容进行细致规定。
孩子放学了,家长还没下班怎么办?寒暑假到了,孩子去哪、由谁看护?当今很多家庭都面临这样的实际问题。通过社区发力、资源整合,观山湖区云潭街道宇虹社区的居民消除了这一“燃眉之急”。
“‘主’字怎么写?来,举起双手跟着老师一起来比划。”在宇虹社区“豌豆家”儿童之家学龄前托管班,老师带着近20名小朋友识字;在学龄托管班,老师在辅导小朋友写作业;在多功能媒体区,老师带着小朋友扮演不同角色,开展模拟法庭游戏……
宇虹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龚玲透露,“豌豆家”由社区提供免费场所,联动第三方专业儿童服务机构提供托管服务,收取的费用低于市场价30%至40%,真正让惠于居民。同时,居民有任何需求和建议,也能通过社区向服务机构反馈,从而达到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
不仅如此,为保障儿童学习活动有场地、下课放学有去处,宇虹社区还压缩整合了工作人员办公场所,与区民政、区妇联、团区委、区总工会等部门累计投入20余万元,构建了面积500余平方米,集亲子绘本馆、儿童图书馆、沙龙室、爱心托管班等9大功能板块为一体的活动阵地,全天免费向辖区青少年开放。
为方便独居老人用餐、扶持特殊人群融入社会,南明区中华南路街道党工委负责人与区人大代表陈叙一起走访居民,并与贵阳市危旧房改造公司多次沟通、对接,最终将法院街一处废旧两层楼房打造成社区老年食堂,由辖区特殊人群自筹资金运转。2022年12月,“府前添厨”社区老年食堂开始营业,获得居民一致好评。
有了《条例》为依托,街道党工委在统筹协调、充分调动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社区服务时底气更足、动力更满,社区的为民、便民、安民功能也能更好发挥,从而真正将“15分钟生活圈”构筑成居民心中的幸福生活圈。
代表发力 共治共享
激活基层社会治理“神经末梢”
走进云岩区文昌阁街道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街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张贴在街区墙面、楼宇门口的社情民意二维码,只需拿出手机扫描,就能弹出给人大代表留言的窗口,群众有什么问题和困难,可以24小时全天候在线上向人大代表进行反映。
这是贵阳市人大常委会、云岩区人大常委会、文昌阁街道人大工委共同打造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该基地在对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提升改造的基础上,积极整合辖区社会资源,动员人大代表积极参与,使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神经”延伸到街道各个角落,让群众更加广泛、真实、直接地参与到街道的社会、经济、文化等事务的管理和监督中去,努力为发展和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赋能基层社会治理提供实践探索,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更有高度、更有深度、更有力度、更有温度。
《条例》第四条规定:“街道办事处应当坚持党的领导,按照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要求,整合辖区资源,推进法治、德治、自治融合,促进各类社会主体共建共治共享。”
作为探索各类社会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样板街道,文昌阁街道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不仅有代表联络站、民声收音台、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街区、基层立法联系点、代表工作室、青少年全过程人民民主体验馆6个与群众紧密相连的工作载体,更有文昌阁街道人大工委制定的与辖区居民群众共商共议共决共督共评的“五民五事”工作机制(倾听民声“知事”、体察民情“议事”、落实民意“办事”、回访民众“督事”、民主监督“评事”)为支撑,使民情民意表达渠道得到畅通、群众疑惑得到解答、群众难事得到解决。
例如,云岩区人大代表郭欣了解到群众对于“三路一街”(文昌阁街道辖区的民生路、文明路、省府路和蔡家街)的电线露天外挂问题反映较大的情况后,立即对群众情绪进行了疏导,并在区人代会上提出了《关于加快解决文昌阁区域电线电缆露天外挂问题的建议》。在区相关部门积极回应下,不仅对外挂电线电缆进行了入地改造,还对辖区路面及街道进行亮化和提升改造。最终,改造项目实施顺利,改造成果令群众满意。
除此之外,社区下水道堵塞等一系列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也通过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得到解决。据统计,实践基地建立以来收集到的487条社情民意,均已100%完成回复,现已解决452条,为有效化解基层风险隐患起到了重要作用。
街道办事处是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关键和基石。相信在《条例》的法治赋能下,街道办事处的公共服务、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水平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将不断增强。
来源:贵阳日报
哨音唤春潮:“吹哨报到”激发基层治理新动能
“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是近年来各地基层社会治理领域的一项创新实践,它代表了一种整合性与集成式治理的发展动态。这一创新机制以满足人民需求为根本导向,以实现高效解决为目标追求,充分发挥街乡在问题识别和发现方面的主动性和相关部门在问题解决层面的责任感,从而提升基层治理的响应速度和处理效能,是当前积极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一项重要阶段性成果。
“吹哨报到”的出现,旨在针对性地解决基层治理中的一系列挑战,包括信息不对称、响应迟缓、资源配置不均、部门间协作不充分、权责界限模糊、服务效能不足、群众参与度低、法治意识薄弱以及应急管理能力不强等问题。其核心思路是,在梳理和界定基层属地组织与条线部门现有权责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党建引领和向乡镇(街道)赋权,建立由基层发起、条线职能部门和专业部门共同参与的协同治理体系,共同解决一线的公共治理问题。
这一创新机制具有十分鲜明的特征和优势。一是问题导向性。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目标,通过精准识别和高效解决基层治理问题,避免部门间的权责推诿,确保治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协同联动性。通过打破部门壁垒,促进不同职能部门间的有效沟通与协作,形成联合解决问题的协同机制,从而提升基层治理的整体效能和系统性。三是效率提升性。通过流程简化和服务优化,显著提高问题解决的速度和质量,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黑龙江、浙江、山东、河南、广东、湖北等地的丰富案例为各地推进基层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路径和方法,其主要经验在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中发挥核心作用,确保治理工作的正确方向和有效实施;通过明晰街道和社区的职责,下放行政权力,并优化机构设置,提升基层治理的响应速度和服务效率;通过建立街道综合执法平台,整合多部门力量,形成快速响应和处理问题的联动机制;通过构建民生问题快速响应机制和共驻共建工作体系,形成解决民生问题的合力,提升社区服务和管理水平;通过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实现业务在线交互和数据实时流动,提升智能化治理水平;通过建立多元解纷机制,为群众提供“一条龙”服务,满足多样化的诉求解决需求;通过监督考核与激励机制的应用,确保治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强化党员干部的服务热情和责任感;通过鼓励社区居民参与治理,强化居民自治和民主决策,增强群众的参与感和满意度;通过服务下沉推动服务群众“零距离”,提升基层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简言之,“街乡吹哨、部门报到”以人民需求为导向,以高效解决为目标,通过机制创新、资源整合、信息化支撑等手段,充分发挥街乡吹哨的主动性和部门报到的责任感。这意味着在基层治理的一线,拥有更加灵活和高效的响应能力,无论是面对突发的社区问题,还是日常的社会管理,都能确保相关部门迅速集结、协同作业,共同为群众提供更为精准和贴心的服务,从而极大地激发基层治理的动力和活力,提升治理的透明度和公信力,获得广大群众的广泛信任和支持。
展望未来,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吹哨报到”信息处理的效率和精准度将得到极大提升。同时,机制创新将强有力地驱动服务模式的创新,从而更精准快捷的满足群众需求。而社会参与的优化和跨界合作的增强,将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并促进跨域性和系统性问题的联动解决。由此,“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的持续优化和调整,将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从而保障基层社会充满活力、稳定有序的发展。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来源:中国社区报
-END-
来源 | 掌上巴中
编辑 | 吴岷迅 校对 | 张芯怡 审核 | 张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