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 山西已下达民生实事省级资金18.48亿元

文摘   2024-11-07 17:46   山西  


公众号转载山西经济日报稿件,须申请授权。



近年来,省财政安排专项补助资金超10亿元,支持推进国家及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图为我省某医院医生正在调试设备。山西经济日报全媒体记者姚凡摄


  2024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今年要做好15件民生实事。日前,记者从省财政厅获悉,为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办好15件民生实事,省财政厅成立了民生实事财政保障专班,建立了资金台账管理、月度盘点、季度总结等三项工作机制,督促指导市县财政部门落实配套资金,截至目前,已下达民生实事省级资金18.48亿元,全力保障民生实事如期兑现。


  “人民关心的,就是财政要做的,这是公共财政的核心要义。全省财政部门全力支持办好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让群众生活更有甜头、日子更有奔头。”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常国华表示,全省财政部门坚定不移地贯彻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的要求,在完善和优化节约型财政长效机制的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民生事业稳定投入机制,确保节省的资金能够精准投向转型发展和重大民生项目,以实际行动展现责任与担当,为老百姓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提供坚实财力保障。


强化制度保障

完善节约型财政长效机制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在坚持过紧日子。我省财政部门从制度建设入手,致力于构建科学高效的节约型财政保障机制,切实用政府的紧日子换取老百姓的好日子。


  省财政厅副厅长魏志华告诉记者,全省财政部门把牢预算管理、资产配置、政府采购等关口,当好“铁公鸡”、打好“铁算盘”,今年“三公”经费支出进一步下降,节省的资金全部用于转型发展和重大民生项目,我省节约型财政保障机制不断完善、持续优化。


  记者了解到,省财政厅提请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坚持厉行节约推动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的意见,制定了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从严控制“三公”经费、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精简各类活动等15条针对性措施,严格落实财政拨款“三公”经费预算不超上年、年度支出不超当年预算的“双控”要求,对全省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做好厉行节约各项工作进行综合性、系统性制度安排。


  魏志华介绍,省财政厅在去年制定省本级过紧日子评估机制的基础上,督促指导市县今年年底前建立本级评估机制,着力形成覆盖全省的过紧日子评估体系,有效量化评估全省各级过紧日子情况,进一步推动各项节约措施落实落细、落到实处。


严格预算约束

提升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实效


  记者了解到,我省财政部门把预算管理作为过紧日子的重要抓手,强化支出标准建设应用,加快建立内容完整、结构优化、定额科学的支出定额标准体系,严格核定各项支出,督促指导部门单位在预算执行、政府采购、资产配置使用等方面厉行节约。持续强化“三公”经费支出事项必要性、合理性审核,加强因公出国(境)经费先行审核。


  数据显示,全省“三公”经费支出连续11年“只减不增”,年均降幅超过6%。省本级财政拨款“三公”经费由2013年6.25亿元减少到2024年3.26亿元。建立压减一般性支出常态化机制,省级部门连续5年压减一般性支出,2024年在上年压减的基础上又压减1.5亿元。


  魏志华表示,在2025年预算编制中,省财政厅将继续对行政参公单位、部门预算执行进度低于80%、审计查出问题部门的一般性支出进行压减,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在加强管理的同时,省财政厅持续强化预算执行约束,对确需追加预算的项目严格审核其必要性,并严格履行政府报批程序。完善财政资金年中动态调整收回机制,对年中预计无法形成支出的资金及时收回。加大结余结转资金清理盘活力度,除中央专项资金、债券资金、科研项目资金等,其余年底全部清理收回,统筹用于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新增民生及重大战略项目支出。同时,着力构建“1+1+N”的财会监督制度体系,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财会监督专项行动,强化监督成果运用转化,规范预算执行、财务管理等活动,进一步提升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实效。


精准资金投放

构筑百姓美好生活新图景


  让政府的“钱袋”充实百姓的“口袋”。近年来,全省财政部门始终把民生支出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级,建立健全民生事业稳定投入机制,坚定不移保持民生投入强度,在高质量发展中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特别是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11月2日上午,太原人才大市场里人头攒动,张瑞丰便是其中一员。小张告诉记者:“今天招聘单位很多,我成功应聘到一家科技公司,希望自己可以在新的岗位上不断成长。”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稳定就业,省财政今年已下达就业资金17.35亿元。


  省财政厅副厅长段萃表示,省财政按照“坚持兜底线、注重可持续、提高精准性”的原则,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稳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为了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省财政部门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今年全省财政累计安排衔接资金140.47亿元,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省级下达资金55.64亿元支持城镇排水防涝能力提升、城市地下管网建设改造、城市更新行动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省财政厅坚持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两个只增不减”,全力支持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并推进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和高等教育百亿工程实施,为我省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教育和科技两项支出共计624.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4.8%。


  医疗卫生领域,省财政安排专项补助资金超10亿元,全力实施“建高地、兜网底、提能力”强医工程,支持推进国家及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优质的医疗资源。


  聚焦特困群体,加强救助帮扶工作,今年,省财政及时下达补助资金65.2亿元,切实保障城乡低保、特困供养、残疾人等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在切实兜牢社保底线的同时,省财政厅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结合财力增长实际,逐步提高各项民生事业财政补助标准。去年,对乡村医生岗位补助、居民低保补贴、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经济补助等17项民生政策进行了提标扩面,调整提高了全省工伤保险待遇标准。今年又继续提高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等标准,持续推动民生保障的成色更足更浓。


  数据显示,2023年全省民生支出4997.9亿元,占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8%,增长7%。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民生支出达到3365.7亿元,占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继续保持在八成左右。其中,全省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67.4亿元,卫生健康支出367.2亿元。民生投入的持续增加,民生福祉的不断增进,为构筑百姓美好生活新图景提供了坚实的财力支撑。

山西经济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永亮 姚凡

责编:李思雨  校对:张翠萍  审核:翟步庭



猜您喜欢
往期精选▼



山西2025年继续实施在岗乡村医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

2024-11-07

推广新能源营运货车 山西更新老旧营运类柴油货车

2024-11-07

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提高到3162元

2024-11-07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山西经济日报官方公众号
《山西经济日报》创刊于1985年7月,是山西省委、省政府指导全省经济工作的重点媒体,秉承“精耕纸媒端、发展新媒端、拓展产业端”的发展理念,致力于“服务政府、服务企业、服务民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