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1、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背景 | (1)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仍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 (2)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
领导人 | 玻利瓦尔、圣马丁(他们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
性质 | 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 |
意义 | (1)彻底推翻了西班牙、葡萄牙对拉美地区长达3个世纪的封建殖民统治,赢得了独立运动的胜利 (2)建立了一系列新兴国家,基本上形成了今天拉丁美洲的国家格局 |
2、印度民族大起义
背景 | 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进一步加强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 |
概况 | 1857年,印度土兵首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印度王公也参加起义, 章西女王是起义中涌现出的女英雄 |
影响 | 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 |
3、彼得一世改革
背景 | 俄国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
时间 | 18世纪初 |
领导人 | 沙皇彼得一世(又称彼得大帝) |
目的 | 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向西方学习) |
性质 | 沙皇领导的加强专制统治的自上而下的封建性质的改革 |
结果 | 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 |
影响 | (1)进步性: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2)局限性: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
4、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1861年改革)
原因 | (1)根本原因:19世纪中期,封建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直接原因:克里木战争的失败加剧了俄国国内的社会矛盾 |
目的 | 摆脱农奴制危机,维护沙皇专制统治 |
开始 |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
内容 | (1)政治: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 (2)经济: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支付的赎金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金) |
性质 | 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
影响 | (1)进步性: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局限性: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
5、美国内战
原因 | 奴隶制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 |
时间 | 1861年4月—1865年 |
经过 | (1)导火线:1860年,主张限制奴隶制发展的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 (2)爆发: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史称“南北战争” (3)初期:南方蓄谋已久,北方在军事上屡屡失利。 (4)转折:1862年联邦政府颁布《宅地法》;不久又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这两个文件调动了农民和黑人奴隶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5)结束: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美国内战以北方获胜告终,避免了美国分裂 |
性质 | 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
意义 | 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
6、日本明治维新
原因 | (1)根本原因:德川幕府推行锁国政策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 (2)客观原因:美国入侵日本后,其他西方国家接踵而至,民族危机严重 (3)前提条件:倒幕运动成功,结束了幕府统治 |
目的 | 发展资本主义,摆脱民族危机 |
开始 | 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 |
内容 | (1)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2)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3)经济上:以“殖产兴业 ”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4)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
性质 | 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
影响 | (1)进步性: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2)局限性: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1、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到20世纪初 | |
背景 | (1)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来 (2)经济前提: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展开,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资本前提:大机器生产下的资本积累和对殖民地的商品输出和掠夺 (4)理论前提: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进展,新的科学理论出现(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理论) (5)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 |
标志 | 电力的广泛应用 | |
领先 国家 | 美国和德国 | |
重要 成就 | 电的应用 | (1)概况: ①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人们根据这一现象发明了早期的发电机 ②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还在纽约建立了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 (2)意义: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
内燃机 | (1)概况: 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煤气内燃机 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 几年后,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 (2)意义: ①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在交通运输领域内引发了一场变革 ②带动了相关新兴工业的发展,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便利 ③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加速了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 | |
新的交通工具 | (1)汽车: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本茨制造出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1913年,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 (2)飞机: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试飞成功第一架飞机。 | |
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 (1)化学工业: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现代炸药 (2)新材料: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的制造技术,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 | |
特点 | (1)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2)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美、德领先 (3)有些国家(如俄国、日本)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 (4)重心在重工业部门 | |
影响 | (1)对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2)对生产关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3)对世界局势: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4)对中国: ①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 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④汽车、电灯、电报等传入中国,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
2、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社会 进步 | (1)人口增长 (2)劳动力结构: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 (3)妇女社会地位: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她们的社会角色发生变化,为其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4)大众教育:为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 (5)城市化:工业革命开始后,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规模越来越大。 |
社会 问题 | (1)环境污染 (2)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
3、近代科学与文化
科学 | 牛顿 | 地位 | 17世纪英国伟大的科学家,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
成就 | (1)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都有杰出贡献。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是他的三大成就 (2)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 ||
达尔文 | 成就 | 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的观点 | |
影响 | 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 | ||
文学 | 巴尔扎克 | 成就 | 完成小说集“人间喜剧”,其中经典之作有《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其作品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 |
列夫·托 尔斯泰 | 作品 |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 |
评价 | 俄国伟大的作家,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 ||
艺术 | 贝多芬 | 作品 | 完成于1804年的《英雄交响曲》,是一部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 |
梵高 | 作品 | 19世纪荷兰画家,代表作有《夜间的咖啡馆》《向日葵》等 |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1、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背景 | (1)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主要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 (2)为了夺取更多的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欧洲列强展开激烈争夺 |
形成 | (1)三国同盟:1882年形成,由德国(核心)、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 (2)三国协约:20世纪初形成,由英国(核心)、法国、俄国组成 |
性质 | 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 |
影响 | 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冲突不断,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
2、第一次世界大战
时间 | 1914年7月—1918年11月 |
原因 | (1)根本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直接原因:以英、德为首的欧洲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和对抗 |
导火索 | 1914年6月,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狂热引发的萨拉热窝事件 |
交战 双方 | 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战争爆发后,意大利为了自身利益加入协约国一方) |
战场 | 欧洲战场是主战场,形成东线、西线、南线三条战线;后扩展到亚洲、欧洲等地 |
进程 | (1)爆发: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2)转折: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法国的凡尔登展开阵地战。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3)扩大:1917年,美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中国、巴西等中立国也宣布加入协约国一方;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一战 (4)结束:1918年11月,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
性质 | 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
影响 | (2)对世界: ①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浩劫。 ②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③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④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⑤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军事技术的发展,出现坦克、潜艇、毒气弹等新式武器装备 (2)对中国: ①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②日本在中国的侵略势力更加强大,加剧了中华民族的危机 |
3、十月革命
背景 | (1)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俄国国内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2)1917年3月,俄国发生二月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3)列宁分析了革命形势,指出布尔什维克党必须通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 |
时间 | 1917年11月(俄历10月) |
任务 |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 |
领导 | 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人:列宁) |
经过 | 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来到彼得格勒的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起义。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
特点 | 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
性质 |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
巩固政 权措施 | (1)政治:废除了旧的国家机器,创建了新的政权机关;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军事:废除了旧的常备军,组建了红军 (3)经济:将大工业、铁路和银行收归国有,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废除土地私有制,没收地主、皇室和教会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4)外交:废除沙皇政府和临时政府与外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
意义 | (1)对世界: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2)对中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推动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
4、巴黎和会与《凡尔赛条约》
巴黎和会 | 目的 | 战胜的协约国讨论对德和约及战后安排 |
时间 | 1919年1月—6月 | |
操纵国 |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美国(总统威尔逊) | |
实质 | 是战胜的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一次分赃会议 | |
结果 | (1)协约国与德国签订《凡尔赛条约》,协约国还分别与其他战败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 (2)决定建立国际联盟(英法操控,限制美国) | |
影响 | (1)对世界:构成凡尔赛体系,确立了战胜国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 (2)对中国:巴黎和会上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引发了五四运动 | |
《凡尔赛条约》 | 签订 | 1919年6月,巴黎和会上,协约国与德国签订 |
影响 | (1)对德国:《凡尔赛条约》重创德国,激起了德国人的复仇心理 (2)对国际关系:构成了凡尔赛体系,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的关系,暂时缓和了欧洲各国的矛盾 |
5、华盛顿会议与《九国公约》
华盛顿会议 | 目的 | 调整帝国主义国家(特别是美、日)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 |
时间 | 1921—1922年 | |
参会国 | 美、英、法、日、意、荷、比、葡、中九国(主导会议的是美国) | |
结果 | 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针对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 | |
《九国公约》 | 主要 内容 | (1)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 (2)列强拒绝了中国提出的取消治外法权、关税自主和收回租界等正义要求 |
影响 | 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等目的,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
6、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形成 | 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基础上,战后国际秩序得以重建,这一秩序通常被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
实质 | 帝国主义列强按照战后新的实力对比重新瓜分世界所形成的新的国际秩序 |
影响 | (1)积极: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对稳定世界局势起了一定作用 (2)消极:加剧了帝国主义之间的新矛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
7、新经济政策
背景 | (1)经历了数年战争的苏维埃俄国,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 (2)列宁在调查后认为,只有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 |
时间 | 1921年春 |
内容 | (1)农业: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 (2)工业: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3)贸易: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 (4)分配: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
特点 | 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在一定范围内发展资本主义) |
性质 | 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
影响 | 新经济政策从苏维埃俄国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
8、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苏联成立 | 1922年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 |
工业化 | 背景 | 1924年1月,列宁逝世。1925年,斯大林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设想 |
开始 | 1926年,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 |
成就 | 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 |
特点 | 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轻工业为重工业服务 | |
评价 | 苏联的工业化是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的,一方面使苏联能够在短时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工业化;另一方面,这种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模式逐步被固定下来,致使后来苏联的经济体制日益僵化 | |
农业 集体化 | 背景 | 1927年年底至1928年年初,苏联发生了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决心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解决粮食问题 |
开始 | 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 |
影响 | (1)积极:解决了粮食问题,推动了苏联的工业化建设 (2)消极:农民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致使苏联农业生产长期停滞 |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1、经济大危机
原因 |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
时间 | 1929—1933年 |
爆发 | 1929年10月下旬,美国股票价格突然暴跌,一场规模空前的经济大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
表现 | 股市崩溃;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激增;农产品过剩 |
特点 | 破坏力大、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 |
影响 | (1)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广大人民深受其害 (2)引发各国的政治危机,造成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 (3)法西斯势力对外侵略扩张,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
2、罗斯福新政
实施 | 1933年3月,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宣布实施新政 |
目的 | (1)直接目的: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大危机 (2)根本目的: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
特点 |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
主要 内容 | (1)整顿金融体系(开始) (2)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中心措施):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竞争法规,协调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规定雇员有组织起来进行谈判的权利,确定最低工资标准,限制工时;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在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合法权益 (3)调整农业政策:稳定农产品价格 (4)推行“以工代赈”: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如水库、发电站、公路、桥梁、机场、运动场、公园等,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 (5)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 |
性质 | 是一种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
影响 | (1)对美国: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新政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 (2)对资本主义:开创了国家干预资本主义经济的新模式,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
局限性 | 新政是美国政府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
3、法西斯政权
| 建立 | 1922年,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建立起来 |
对外扩张 | 1935年,发动了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1936年,正式吞并埃塞俄比亚 | |
德国法西斯政权 | 背景 | 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纳粹党利用民众对《凡尔赛条约》的不满,赢得了广泛的支持;1932年,在国会选举中,纳粹党成为第一大党 |
建立 | 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建立法西斯专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 |
对内独裁 | 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法西斯政权为加强思想控制,还焚烧了大量进步书籍;残酷迫害和屠杀犹太人 | |
对外扩张 | 大力发展军事工业,积极扩军备战;1935年公开撕毁《凡尔赛条约》,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起庞大的军队;1936年派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1938年吞并奥地利;1939年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 |
日本法西斯政权 | 背景 | 日本觊觎中国之心由来已久;在经济大危机中,日本经济受到重创;以军部为核心的法西斯势力为摆脱经济危机,积极推动对外扩张 |
建立 | 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法西斯专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 |
对外扩张 | 1931年,策划九一八事变,发动侵华战争,占领中国东北三省;制定《国策基准》,把“在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地位之同时,向南方海洋发展”定为日本的根本国策;1937年7月7日,制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
4、第二次世界大战
原因 |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各国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直接原因: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刺激了法西斯国家对外扩张的野心 (3)间接原因:20世纪30年代,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的纵容 | ||
交战 双方 | 以德国、意大利、日本为主组成的法西斯同盟和以中国、美国、英国、苏联为首组成的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 ||
序幕 |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开始了抗日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 ||
全面 爆发 | 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波兰的盟国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 ||
规模 扩大 | (1)欧洲西线:1940年4月起,德国先后打败了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法国等,并对英国实施了猛烈的轰炸 (2)欧洲东线(苏德战争的爆发):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苏联赢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3)中国战场:在亚洲,中国牵制着大部分日本陆军 | ||
最大 规模 |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位于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基地;次日,美、英对日宣战,德、意也对美宣战;日本还向东南亚等地区发动了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 ||
走向 联合 | (1)概况: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2)意义:《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 | ||
形势 转折 | 斯大林 格勒保 卫战 | (1)概况:1942年7月—1943年2月,苏联在斯大林格勒大败德军 (2)意义: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此后,苏军连续进攻,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 | |
意大利 投降 | 1943年7月,墨索里尼政府垮台,不久,意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 | ||
诺曼底 登陆 | (1)概况:1944年6月,美、英盟军成功登陆法国诺曼底 (2)意义: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 | ||
走向 胜利 | 雅尔塔会议 | (1)目的:为协调盟军行动,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2)召开: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雅尔塔召开会议 (3)内容: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战后德国由美、英、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事结束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 |
波茨坦会议 | 1945年7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波茨坦召开会议,重申了雅尔塔会议的精神,并以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了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 ||
战争 结束 | 德国投降: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事结束 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 ||
胜利 原因 | 根本原因: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是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 ||
性质 |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 ||
影响 | (1)消极: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人类历史文化遗产遭到严重破坏 (2)积极: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 ||
启示 | (1)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 (2)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3)人民群众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前进的动力 (4)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应对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5)世界各国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 ||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1、冷战
概念 | 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 |
背景 | (1)美国: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称霸的欲望十分强烈 (2)苏联:二战后,苏联西部边界向西推移,在东欧国家建立起与其类似的社会主义制度,认为战争是资本主义垄断和竞争的产物,美国是其潜在的防御对象 | |
原因 | 美苏两国的国家战略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使双方的对抗、冲突不断加剧 | |
序幕 | 1946年3月,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 |
形成过程(表现) | 开始:杜鲁门主义(政治) | (1)概况: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这篇演说提出的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2)影响: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
发展:马歇尔计划(经济) | (1)概况: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2)影响: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也是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又一重要步骤;它一方面帮助西欧国家迅速恢复经济,另一方面也使美国加强了对西欧的控制 | |
基本形成:德国分裂 | (1)概况: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联邦德国”或“西德”;1949年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民主德国”或“东德” (2)影响: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 |
最终形成:北约与华约对峙(军事) | (1)北约:1949年,美、英、法等12个国家在华盛顿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2)华约:1955年,苏联同7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华约实际上处在苏联的控制之下 (3)影响:美苏双方互相敌对,进而发展为两大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形成 | |
结束 | 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瓦解 | |
影响 | (1)消极:对世界和平与发展造成威胁 (2)积极:两大军事集团彼此势均力敌,都不敢轻易动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
2、欧洲的联合
原因 | (1)现实原因: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2)外部原因:美苏冷战,西欧面临着苏联威胁和美国的政治控制与经济渗透 |
目的 | 促进西欧各国经济发展;维护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 |
过程 | (1)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六国组建欧洲煤钢共同体 (2)1958年,六国又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3)1967年,这三个组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 (4)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欧洲联盟,简称“欧盟” |
趋势 | 从经济一体化到经济、政治、军事一体化 |
影响 | 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欧盟成立后,很快成为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的重要力量,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
3、美国的发展
原因 | 二战后美国积极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 |
表现 | (1)二战以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2)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3)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新经济”,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
4、日本经济的发展
原因 | (1)外因: ①二战后,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推动日本政府颁布“和平宪法” ②冷战开始后,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开始积极扶持日本;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获得了大量军需订单 (2)内因:日本政府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注重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
表现 | 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
影响 | 日本国际地位提升,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军费开支不断增加,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 |
5、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内容 | 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和教育等 |
过程 | (1)建立: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颁布了《社会保障法》 (2)扩大:二战后,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 (3)发展: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发展 |
影响 | (1)进步性:可以缓和阶级矛盾,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的社会环境 (2)局限性: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
6、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推广
背景 |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亚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出现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力量逐渐壮大 (2)随着冷战局面的形成,苏联要求东欧国家与自己保持高度一致 | |
表现 | 东欧 | (1)经济:1949年,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成立,苏联通过经互会帮助东欧国家克服了战后经济困难,但也利用经互会将各成员国的经济纳入苏联计划经济的轨道 (2)政治:苏共加强对东欧各国共产党的控制,按照苏联模式对这些国家进行全方位的内部改造 |
中国 | (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苏联就与中国建交 (2)1950年,中苏缔结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新中国掀起了学习苏联的热潮 |
7、苏联的改革与变化
赫鲁晓夫改革 | 时间 | 1953年开始 |
内容 | (1)政治上: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 (2)经济上:发动垦荒运动;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等 | |
影响 | 改革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并且存在严重偏差 | |
勃列日涅夫改革 | 时间 | 1964年开始 |
内容 | (1)经济上:推行“新政策”,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 (2)军事上:为了同美国展开军备竞赛,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军事方面 | |
影响 | 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呈现出畸形发展状态 | |
戈尔巴乔夫改革 | 时间 | 1985年开始 |
内容 | (1)经济改革: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但总体效果不佳 (2)政治体制改革: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 | |
影响 | 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迅速失控;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势加剧 |
8、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东欧 剧变 | 原因 | (1)内部原因:20世纪60年代以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上都出现严重问题,改革成效不大,社会矛盾尖锐 (2)外部原因:西方国家加紧推行“和平演变”战略;20世纪80年代末,受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东欧各国开始实行政治多元化 |
表现 | 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政治上,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在经济上,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 | |
苏联 解体 | 原因 | (1)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苏联模式)的弊端 (2)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3)外部原因:西方国家长期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
| 概况 | 1991年,八一九事件失败,之后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控制了全局,苏联的分裂进一步加快。1991年年底,苏联解体 |
| 影响 | 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
9、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和亚非拉国家的斗争
万隆会议 | 召开 | 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来自亚洲、非洲的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举行了第一次亚非会议,也就是万隆会议 |
万隆 精神 | 会议所体现的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精神 | |
影响 | (1)对亚非国家: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2)对世界:从万隆会议开始,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 (3)对中国: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逐渐推行开来 | |
非洲年 | 兴起 | 非洲民族独立运动首先在北非展开。1951年年底,利比亚宣布独立。1952年,埃及爆发革命,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起义,推翻英国扶持的封建王朝;1953年埃及共和国成立。1962年,阿尔及利亚人民推翻了法国的殖民统治,阿尔及利亚获得独立 |
高潮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非洲民族独立运动进入高潮;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因此被称为“非洲年” | |
结束 | 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 |
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 古巴 革命 | (1)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罗等人的领导下,在1959年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 (2)后来,古巴又挫败了美国支持的雇佣军入侵,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
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 (1)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巴拿马不断爆发群众性的反美运动,要求收回运河区主权 (2)1977年,巴拿马与美国签订条约;后来,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海关、邮政、司法等主权,并参与运河的管理和营运 (3)1999年年底,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
第六单元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1、联合国
成立 | 1945年10月正式成立,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
地位 | 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 |
宗旨 |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
主要 机构 | 联合国大会(简称“联大”)、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简称“安理会”,担负着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是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权)、联合国秘书处等 |
作用 | 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许多国家和地区避免了一些可能发生的战争 |
2、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经济全球化 | 原因 | (1)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局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2)各国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3)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 |
表现 | 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日益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明显;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 |
波折 | 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 | |
世界贸 易组织 | 成立 | 1995年1月1日正式成立,总部设于瑞士日内瓦 |
宗旨 | 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 | |
职能 | 主要是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 | |
作用 | (1)其成员的关税水平普遍降低,贸易壁垒进一步减少,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2)与联合国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
3、“冷战”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 | 背景 | 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但仍然存在着许多矛盾和冲突 |
表现 | (1)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进行轰炸,并袭击了中国驻南大使馆;2003年,美国发动战争,占领伊拉克(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 (2)2001年9·11事件(恐怖主义) | |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 概述 | (1)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2)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一些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联盟或国家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
影响 因素 | 经济实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中,科技进步的比重不断上升 | |
意义 | 有利于削弱和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 |
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 | 冷战 期间 | 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
冷战 结束后 | (1)背景: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成为大多数国家的要求 (2)表现:各国致力于发展经济,力争增强经济实力,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 |
中国 的努力 | (1)主张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 (2)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绝不干涉别国内政 (4)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5)推动全球治理变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
4、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
计算机网络 | 建立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普及,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建立起来 |
发展 |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 | |
影响 | (1)积极:①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娱乐、人际交往等领域,现代社会也因互联网的存在而更加丰富多彩。②将世界各地联结成一个整体,创造了人类新的生活模式和文化观念。③拓展人类的生活空间,对人类的经济活动产生了直接影响,推动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2)消极: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网络黑客、计算机病毒、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网络诈骗等) | |
妇女地位的提高 | 表现 | (1)选举权(2)就业权 (3)平等权:197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
局限 | 受历史、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妇女在许多方面还没有取得与男性完全平等的权利;实现妇女和男性的完全平等,还需要人类社会不断努力 | |
生态与人口问题 | 生态 问题 | (1)原因:随着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环境恶化成为严重的问题 (2)表现:温室效应、化学污染、淡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乱砍滥伐森林资源等 (3)认识:这些环境危机不仅是生态问题,也是现代社会面临的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 |
人口 问题 | 人口过快增长带来巨大的环境压力,世界粮食问题日益凸显;对教育、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带来新的挑战;发展中国家人们的卫生和健康状况难以得到迅速改善,经常导致普遍的饥荒 | |
应对 措施 |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努力;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利用资源,重视发展低碳经济,通过节能减排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关注养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