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并非对社会公众的观念引导,请斟酌识别。
导语:大年初四不一般,传言女娲在造万物的时候于正月初三创造了“羊”,因此大年初四又被称为“羊日”,“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因此在民间正月初四是迎接灶神和财神的日子。
大年初四,别忘接“五路财神”,愿你五福常驻,八方财来。
在北方的一些地区,从初一早上开始,一直到初三的晚上,是不能够打扫卫生的,到了正月初四,才能够把家里的垃圾打扫一遍,比如以前家里放的鞭炮纸、初一初二初三期间,亲朋好友串门时,产生的垃圾等,可以把垃圾先扫到一边,但是要等到初四才能扔出家门外面。而这些垃圾,被人们寓意为“穷”,所以,初四扔垃圾,就有了“扔穷神”的说法,寓意着一年里财运好。
传说正月初四是诸神从天上返回人间的日子,人们要接五路,五路本指的五路行神,后来逐渐变成了接五路财神,受五行观念影响,五行中的木火金火水土对应“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拜五路财神就是代表收进五方之财。
南路财神柴王爷
北路财神赵公明
初四下午三点,接五路仪式的准备工作就开始了,直到晚上九、十点钟结束。先是摆案桌,一般用八仙桌拼起来即可。
头桌是果品如广橘、甘蔗,寓意财路广阔,生活甜蜜;二桌是糕点,寓意高升、常青;三桌为正席,半桌是饭、面、菜,一碗路头饭中插一根大葱,葱管内插一株千年红,寓意兴冲冲、年年红。
第三桌上的酒菜须等接上五路财神后方可奉上。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接五路须主人带上香烛分别到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向的财神堂去请接,每接来一路财神,就在门前燃放一串百子炮。
全部接完后,主人和伙计依次向财神礼拜,拜后将原供桌上的马幛火化,表示恭送财神。仪式才算是结束了。
大年初四各路神仙会降临人间,民间习俗为“接神日”,忌出远门。在这天,其中灶王爷回归后要清点各家各户的人口,所以家人们不易出远门,要守在家中,恭迎灶神的回归。但是这天侄子是可以看望家姑的,这也是民俗所说的:“姑舅亲,辈辈亲”。
在过去,做针线活是过日子的一部分,人们所穿的衣服,鞋子,盖的被子,窗帘等物品都是自己缝制的,罗列起来还是很多的,可以想象出过去的人们平日里是非常忙碌的。不过在过年的时候,民间讲究不动针线缝补东西。针是很尖锐的东西,在缝补的时候很容易扎到手。
另外过年的时光原本就很短暂,讲究休闲娱乐,如果这个时候缝补东西,势必会影响到休息,以及对家人的陪伴。当然在现代,很少有人会缝补东西了,所以这个习俗自然而然也就保留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