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市六库街道积极探索“532”分配机制,探索出一条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促农增收的乡村振兴之路。农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532”分配机制是:50%作为合作社收益(村集体、社会公益金),作为合作社持续发展基金,滚动用于新业态开发、设施设备维修维护等;30%作为入社农户分红,平均分配给入社农户;20%作为合作社员工工资。
坚持一个中心,解决好“为了谁、有初心”的问题。坚持以农民为中心,以乡村CEO主导的运营机制、以工代赈的建设机制、资产盘活的利益联结机制、陪伴式成长的组织机制为根本,以机制先行、运营前置、业态盈利、生态宜居为原则,培育阳坡经营型、服务型、景观型梯次业态。实现决策、建设、经营、受益一个主体化推进,让企业和农户、合作社和村委会在产业链上优势互补、分工合作,农户能干的尽量农户干,企业干自己擅长的事,在发挥各方优势的态势下,农民获得更多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运营一个月,成功带动60人务工、76户增收,提供超过10个就业岗位,人均月增收2000余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由过去的不足10万元大幅增长至如今的30万元,带动当地群众的农特产品销售额大幅增长,每户平均增收1000余元。
坚持四个主体,解决好“谁主导,联动好”的问题。一是群众是决策主体。坚持把“符合群众意愿、带给群众实惠、得到群众拥护”作为重要原则,在“一缕阳坡”农文旅示范点建设中,召开了15次群众会,组织村民代表到外地进行学习,群众的思想观念从开始的质疑观望,逐渐转为积极主动的参与建设。核心区内每改建一户,都到农户家针对设计方案与农户进行沟通交流,优化设计方案,实现群众参与、群众决策。二是群众是建设主体。在阳坡农文旅项目、现代化边境幸福村项目、“千万工程”连体共建,完成通电、村容村貌、民房、景观景点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污水管网配套工程,整村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着力打造“千万工程”示范样板,通过以工代赈组织全村有劳动力的村民参与到村容村貌提质改善中,达到群众参与建设、群众发挥主人翁意识、群众珍惜建设成果的目的。截至目前,前后吸纳100余名阳坡村民参与到示范点建设中,通过“师傅传帮带”模式,村民既能掌握一门手艺,又能获得务工收入。三是群众是运营主体。积极组织培训学校,对有意愿参与经营的群众开展技能培训,主要针对管理、保洁、礼貌用语等技能培训。对餐厅、咖啡厅经营者,采取政府主动联系企业,经营者到店跟班学习的模式,既注重硬件建设,也抓好软件建设,达到营业就能上岗的目标。四是群众是受益主体。项目正式运营后,群众可享受业态收益、分红收益、务工收益。按照“党建引领+合作社运营+公司参与+能人带动+群众参与”方式进行市场化运营,有效激活农民主体、乡村资源、社会力量三方动能。正式运营一个月,营业额已超60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带动户均增收1000余元。
坚持四项机制,解决好“谁来带、联农好”的问题。一是培育以农民为中心的市场主体组织机制。村党总支副书记担任阳坡乡村旅游发展合作社CEO,村民以户主为社员,全部作为市场主体进行务工、管理、分红。在运营管理中,视情况需要,不定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合作社董事会,达到群策群议、共同决策。二是以工代赈的建设机制。实施一水两污、旅游设施、道路改扩建、益得山防火步道等重大项目,积极提供供电、排水、煤气、通讯、道路等发展要素支撑。国家生态步道、停车场、公厕、太阳能路灯、垃圾桶等旅游设施配套,由群众自己动手建设自己村庄、劳务费直接发放到农民口袋,共发放工资10余万元,现已形成相对固定农民施工队35人。三是村党组织领导下的乡村CEO团队的经营机制。培养1名乡村CEO到村担任乡村发展建设职业经理人,专职运营示范点发展,建立“村集体公司+市场主体公司+乡村CEO+村民自营经济体”的乡村旅游开发运营模式,带动村民创业,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四是确保农民受益为主体的利益分配机制。建立村集体合作社和运营管理公司,由村集体合作社委托乡村CEO组织运营管理公司经营管理,同时组织评估机构对有关房屋和土地等进行资产评估,确定价值与政府投入共同计算公司股权,按占比进行利益分配。
坚持三种业态,解决好“怎么引,业态优”的问题。一是发挥特有资源优势。挖掘打造经营型、服务型、景观型三种农文旅融合业态,发挥红色资源、绿色生态、傈僳文化优势、业态融入,拓展“旅游+农业”“旅游+文化”“旅游+户外”,保证游客体验,吸引游客留下来、玩得好、住得好、吃得好。二是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依托抗日遗址“中华赛古”“亚爽朗”“益得山”,建设抗战遗址点旅游路线步道,开展红色体验活动,为游客提供导游、党史及爱国主义教育等服务,着力打造红色教育、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三是立足生态环境资源。积极探索创新生态服务机制,开发出“生物多样性研学游”“户外登山游”“山茅野菜变佳肴”“草果种养品体验”四大特色产品,依托高黎贡山开展徒步旅行、山货采摘体验新业态,带领游客登山采摘野菜,把山茅野菜做成具有特色风情的农家餐饮,吸引各方游客打卡品尝。四是挖掘傈僳文化资源。突出“傈僳”民族元素,与建筑、饮食、文娱深度融合,彰显傈僳民族文化特征,打造“火塘文化”体验屋,充分发挥傈僳族同胞能歌善舞技艺特长,成立村本土民族业余文艺演出队,创作一批文艺精品,丰富游客文化体验,建设特色民宿6家、1个会客厅、5家农家乐、5间特色小吃店、1间咖啡厅,开发傈僳族特色手抓饭、烤鱼、烤鸡、凉菜等产品,推动住宿、餐饮、民俗体验、歌舞表演多业态融合发展。五是引入高品质业态资源。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通过引入先锋书店,与当地乡村特点相结合,用图书、文创、咖啡、诗会、音乐会等内容吸引人来旅游,全面带动阳坡农文旅振兴事业快速发展。
欢迎投稿
六库宣传
LiuKuXuanChuan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撰稿:张秋燕 胡涛涛
编辑:蒲锐坊
责编:李 婧
审核:李 婧
投稿邮箱:85062950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