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酒庄的审美精神

文化   2024-09-19 18:31   广东  


作者 | 李淳风


2024年8月22日,经济学家周其仁教授在第四届郎酒庄园会员节上演讲,平静讲述,四座动容。


周先生赴丹麦乐高公司调研,曾向管理者发问:乐高何以能在一个细分领域,做到全球无匹?对曰:第一是Unique,即产品独特性;第二是Universal,产品具有普遍性需求;第三,把前两者都做到极致。


无可替代,又普遍所欲,就掌握了市场话语权。这确乎是商业世界里简单又普适的真理。过去将近10年时间里,郎酒庄园正是在这一逻辑下持续成长。


   

郎酒人的心灵空间,总是被“极致”二字牢牢占据,极致品质,极致品牌,极致品味。而极致,也包括了边界的极致,至大无外,也就是Universal。


在中国传统语境下,庄园往往意味着围墙之内的自利与自足,而郎酒庄园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开放与对标的宣示。它希望创造一种国际共知的模式语言,来与更广阔的世界对接,与更多元化的知味之人,共话巴山夜雨。


这一次,郎酒庄园与全球高端及奢华档烈酒中排名第一的集团保乐力加牵手,启动世界酒庄联盟,中国郎,又把中国味道和中国审美推进到新的层次。



极致品味:中国审美如何成为实体

大自然偏爱郎酒。


鹤立于中国酒企之林,郎酒有最高的山,最神奇的藏酒洞,共享着最优质的水源。


郎酒庄园该如何形容呢,它自己有一句话叫“除非亲临,无法言说”。身在其中,众谓洞天福地,古称神仙所居。神仙,是道家修行者的正果。道者修,儒者养,都讲究一点:于心无尘嚣之境,提升自身内在涵养。


而这恰是中国审美的精髓所在。


从周公创制,为中国文明精神奠定基础以来,西周,春秋,战国,秦朝,两汉,主要审美都在于建筑、器皿、服饰、书法,都是入世的方向。只有到了魏晋时期,儒家与道家融合,中国才出现了载体上的超越之美。


     

一个是山水画,在此时诞生了。写意,留白,空蒙,旷远,都是入世之人,身怀出世之想,调和了矛盾,衍生为意境。一切山水画,都是士人阶层的精神后花园,以出世之画,喻入世之怀。


另一个就是酒。只有来到魏晋,酒才升华为一种审美载体,而不再仅是成瘾之物,也不再是礼仪的工具。酒与人之间,完成了精神结合,酒的使用,彰显的是人的品格、情感与理想。


这才有了竹林七贤的飘逸放达,才有了后世无数高人雅士,心期魏晋。


     

青花郎不如是乎?在这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之处,飘然出世之所,修炼入世之身。


一杯青花郎入喉,诸君有何想象?于我而言,先是感觉到一个清癯俊逸、明快硬朗的人格形象站立于舌苔,他修养深邃,又个性鲜明,他优雅孤高,且吴带当风。


酒行至舌根处,形象凝练、收缩于一点,继而,仿若一个层层叠叠的花苞,倏然绽开,一阵洞藏陈味,沙沙作响,渗透口腔四壁,如人在山林,被自然之气透肌而入,浸润遍身。


入喉之后,内敛下坠,口腔中一股甘苦协调的阴凉况味,盘旋往复,悠长深远,如琴声不辍,如凤鸣高天。


     

这就是每一杯青花郎,在我身体和意识中共同建构的故事。我感觉到一种高级的孤独感,脑中闪过的便是魏晋时期最是雅量高致的嵇康的样子。他宽衣博带,长发飘飘,独坐松林之下,指尖流溢着旷远音符,闻之者一时神往,内外澄澈。 


这是青花郎的品味的呈现。对每一个人而言,经验可能都不尽相同,但被它带入的精神意境,一定异曲同工。每种美酒各有风味,于我而言,这便是最具代表性的郎酒风味。


风味是品味的呈现,但不是品味本身。品味是风味加上酿酒者主观的审美精神。


当下青花郎的审美精神,由郎酒庄园来承载。每一隅园林都是风景画,每一栋建筑都是美术馆,每一个酒瓶都是艺术品,每一滴青花郎都是味道的交响乐,每一个郎酒人都是具有现代审美意识的完整的人。人谓京剧,“无声不歌,无动不舞”,而郎酒庄园,找不到一个从审美意义上可以无所谓的角落。


因而,品味表现为一种美,实体化的美,而不仅是一种风味。


    



极致品质:他们在愚公移山

品味之美,由品质支撑,品质是一整座辉煌宫室的基础。郎酒把品质奉为主义。


主义之意,是至高而不渝。


阳光笼罩一幢优美的小楼,小楼像图书馆一样飞扬着学院气息。楼前的空地上长满了半米高、细密如发的草,一似美人头上青丝。


这便是郎酒的品质研究院综合楼。


那些穿着白大褂的人们在这里探讨着如何改良种子,把糯红高粱的支链淀粉含量再提高一点;探讨着怎样利用现代智能科技,把生产过程控制得不差毫厘;探讨着勾调过程中是什么导致了微小的香味与口感差距……


   

单说原料品质控制吧。


“12987”,是酱香酒的工艺浓缩,正是这为期一年的反复折腾,生成了醇、酯、酸、醛、吡嗪、呋喃等各类物质,是耐心的等待、精心的操作,造就了酱香美酒的厚度与层次。


首先,原料必须经得起折腾。


川南的糯红高粱,支链淀粉占淀粉总量比例高达90%以上。相比直链淀粉,支链淀粉不溶于水,很难被糖化酶解,所以它很坚强,天然为酱香酒的折腾而生。


十年磨一剑,郎酒从2011年开始和四川省农科院高粱研究所合作,把糯红高粱的支链淀粉占比从90%以上提高到95%以上,“郎糯红”命名、出世。


    

它专为美酒设计,种子分发到农户,种植全程有科研人员监督指导,农户获得了更高的报酬,青花郎得到了更好的原料,互相成全。


这是一个小小的缩影。“90%—95%”,就这样,不敢惜人工,不敢省物力,就为了那每一个一点点的进步。这就是郎酒股份总经理汪博炜所云的“一米宽,千米深”。


积跬步以至千里,正是青花郎的品质长期主义,极致品质,一心向往。



极致品牌:悦与乐冶于一炉

庄园的山很高,月很低,星很亮,风很温和,糟香很浓郁。多数时候,它静谧无声。


人们在这里愚公移山,也在这里破釜沉舟。


的确,这是中国独一无二的白酒庄园,它投资以百亿计,完全来自一个民营企业家对未来图景的战略想望。它一旦启动,就无路可退。


而恰是这无路可退,使得它一往无前。


独此一家,但它并不孤独,因为到来者都会不自觉地与它同行。


记不起有多少次沉醉在郎酒庄园,沉醉在青花郎的怀抱。因而也记不起有多少个清晨,在那美丽的庄园徘徊思索。


     

我一直在想,“青花郎—庄园”,这样一组结合,到底具有何种难以脱魅的力量?在这第四届郎酒庄园会员节上,忽有所悟:青花郎与庄园,一起构筑的是一种成建制的力量体系。


青花郎是一种审美精神,庄园就是这一审美精神的容器。那个企业战略家就是深切理解这种精神,努力为它构建一个容器,使它结构化,也使它人格化。使得精神有所依附,也使得肌体得以永恒。


你不了解青花郎的审美精神,没有关系,请你到庄园来看看。那成建制的力量感,那结构化的肌体感,那人格化的性情,就会不由思想地被感受到。继而产生信任,赋予温度,乃至萌生眷恋。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不知旁人若何,但我就是这样被“捕获”。被“捕获”并不轻易,人在其中,感觉到一种双重喜悦,因而欲罢不能,而这也是中国人最普遍的一种哲学体验。


且来温习一下《论语》开卷第一段:“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都是说快乐,学习的时候用“说”,朋友来了用“乐”,何以故?因为这两个字的意义有微妙区别。“说”,是指内心喜悦,而“乐”,是指表现在神态上的喜悦。


青花郎之妙大概如此吧,自饮则内心平静而快乐,与朋友饮则形体放肆而快乐。旁人不懂,且由他去。


庄园消解了这两种喜悦之间的微弱张力,把它融合为一,进可呼朋引伴,退可明心见性。



中国白酒庄园的国际化

郎酒庄园,历时16载,斥资200亿元建成,而现在,它的规模还在持续扩大,一大批神奇的建筑还在成形:过去是洞仙别院、敬天台、青云阁、红运阁、地之阁、金樽堡、酒歌广场……现在是悬崖酒店、百家姓馆、百年郎酒馆……


随便举起手机,按下快门,就是一幅画。


    

郎酒庄园的出现看上去就是一场轰轰烈烈又美不胜收的冒险。但它本质上并不是在赌,而是相信一个民族向上的势能,相信一个大国的世纪正在降临,相信这个大国的味道会随着国力崛起而全球飘溢。


我们有过经验。


为什么20多年前我们如此热衷白兰地、威士忌等西方烈酒?为什么1990年代我们曾把麦当劳、肯德基奉为高端至味,甚至在其中办婚礼、过生日?为什么喇叭裤和霹雳舞风靡一时?为什么我们可以接受早餐就吃面包加牛奶?为什么星巴克成为了曾经的小资圣地,而到了今天,咖啡连锁店的战争还能让中国人津津乐道?


因为我们接受了外部的文化。


    

酒,和酒的味道,就是文化。文化是最重要的软实力,而软实力以硬实力为后盾。所以,当谈论郎酒庄园国际化的时候,汪博炜是如此清醒。他说,与其说庄园的国际化,毋宁说郎酒的国际化。“我们很幸运生活在这个时代,跟着祖国一起强大,才能更多地走出去,参与全球化竞争。”  


中国的就是世界的。不仅仅是因为我们有庞大的消费人群和无量的应用场景,还因为新一代的中国人已经成长为近代以来最自信的一代。从没有一个强大的品牌,成长于一个不自信的国度。当别人向往你,就会向往你的向往—包括你热爱的味道。


但不管在哪一个领域,都必须在战术上重视同行。我们热爱的味道还没有“山高人为峰”,无论是酒,还是酒庄,中国在世界市场上都只是后来者。


     

青花郎始终虚怀若谷,始终相信三人行必有我师。于是它迎来了保乐力加,它拥有芝华士、马爹利、百龄坛、皇家礼炮等世界级品牌。其中国首席执行官郭斌臣反复体验了庄园的软硬设施和服务后,由衷一叹曰:“郎酒庄园对白酒的演绎,消费者体验与服务的打造,都值得洋酒圈去思考以及学习。”


汪博炜认为,在酿酒“道、法、术”的三重维度上,中外名酒虽然在方法和路径上有所不同,但根本的“道”上却是一样的:“马爹利酒庄有200多年历史,在那里,我们深度感受到了名酒文化的魅力,以及保乐力加对品质的坚守和传承,这在东西方是相通的。”


惺惺惜惺惺,彼此都在接触中发现对方,也因发现对方而变得更强大。


没想到,生于1987年的汪博炜会把它们之间的共同点说得如此浪漫:“美酒中所蕴藏的时间价值看不见、摸不到,但安静诠释了一切—安静就是时间发出的声音。”


嘘,安静,将进酒,青花郎。


   




- End -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作者 | 李淳风

统筹 | 张鹏霞

排版 | 拼   拼



投稿、投简历:newmedia@nfcmag.com

广告、商务合作: Wang838645293

记得星标!点点在看让理性的声音传得更远

南风窗
冷静地思考,热情地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