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就业促进会主办的“2024年度中国就业十件大事及地方就业创新事件”推荐活动于日前结束。经地方推荐和专家评议,最终推选出2024年中国就业十件大事及地方就业创新事件。
今年是实现“十四 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人社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联合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坚持稳中求进,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在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上取得新的进展,有效应对各种压力和挑战,保持全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为持续改善民生、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做出了积极贡献。本次推选出的全国就业十件大事及地方就业创新事件是2024年就业工作成果的集中体现和突出亮点。
本次活动由金保信社保卡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2024年中国就业十件大事
一、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
2024年,党中央、国务院对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作出新的战略性部署。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进行第十四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不断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进一步强调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深刻总结新时代就业工作成就和经验,分析当前就业形势和面临突出问题,对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提出更加明确要求。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将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作为重要改革任务,提出了就业领域的重点改革要求。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发布,提出了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总体要求,进行重要部署,明确提出了七个方面二十四项重要举措。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贸易、环保、监管等政策和改革开放举措的协调配合,把经济政策和非经济性政策统一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提高政策整体效能,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
二、深化改革破解难题,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2024年,全国人社部门积极行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就业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先后召开多次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讲话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究推出了一揽子贯彻落实举措。7月,人社部党组发表重要文章,强调新时代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宝贵经验,既是新时代就业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成功之道,也是做好新征程就业工作的科学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完善。11月,人社部党组再次发表重要文章,强调要深刻认识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深刻理解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内涵要义,深刻把握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点任务。同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召开人社系统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推进会,要求切实增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战略主动,找准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主攻方向,抓住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发力点,凝聚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强大合力。2024年,全国各级人社部门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重要论述为引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环境压力增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情况下,高质量充分就业政策体系健全完善,重点群体就业工作不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有效开展,就业公共服务持续优化,人力资源服务业规范发展,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56万人,全年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5.1%,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
三、综合施策,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
2024年,面对上千万高校毕业生新高的就业压力,在促进青年就业创业方面采取切实举措。5月,全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视频会议在京举行,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在会议上强调,要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确保青年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国务委员谌贻琴出席会议并讲话。同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通知,提出11条稳就业政策举措,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随即,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印发通知,部署实施2024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3.44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帮扶乡村振兴等服务,并向脱贫地区、东北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倾斜。6月,人社部领导分别到浙江、福建、甘肃、重庆对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开展调研督导。人社部部长王晓萍还在浙江省杭州市组织召开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座谈会,对做好当前和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作出部署。7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通知,部署启动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在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失业青年求职高峰期,要求集中提供政策落实、招聘对接、困难帮扶、能力提升、权益维护等不断线就业服务。同月,部署启动“源来好创业”资源对接服务季活动,重点面向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创业者、返乡入乡创业人员对接创业项目资源,帮助创业者实现创业。9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召开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视频会议,部署推进下一阶段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12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举办全国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专项行动,对为2025届高校毕业生、往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及“三支一扶”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人员提供就业服务做出安排。本年,根据人社部工作部署,在推进青年求职能力实训方面也取得实质性进展。
四、稳定和扩大农民工就业,发展提升壮大劳务品牌,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5月,国务委员谌贻琴出席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开幕式并参观了部分竞赛项目,强调要加快培养造就乡村振兴领域技能人才队伍,充分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引领示范作用,以技能提升助力乡村振兴。上半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文件,部署面向广大农民工群体开展大规模、广覆盖、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工技能提升和就业创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召开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部署进一步做好脱贫人口就业帮扶工作。11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文件,明确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民工重点工作任务,提出14条任务举措,强调要稳定和扩大农民工就业、维护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加快农民工市民化等工作举措。同月,全国劳务协作暨劳务品牌发展大会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国务委员谌贻琴出席并讲话,强调要推动高水平劳务协作,打造高品质劳务品牌,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助力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在讲话中进一步明确,要以推动劳务品牌提质升级为主题,以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线,走出一条劳务品牌建设之路。会议期间,中国就业促进会重点对劳务品牌高质量发展的“3+2元素”(素质技能提升、服务质量优化、经营诚信加强三个核心要素和全生态发展、全媒体传播两个增长极)进行调研成果分享和典型案例展示。当前,全国劳务品牌达2300多个,累计带动就业近6000万人,推动各类劳动者就业增收,脱贫人口务工规模保持在3000万人以上。
五、加强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完善新就业形态、老年低龄劳动者权益保障
加强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兜牢民生底线。2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通知,明确要求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和管理,支持和鼓励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从事残疾人就业服务。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等部门印发通知,扩大残疾人就业岗位,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支撑作用,持续完善残疾人就业支持体系。10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通知,在保障大龄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基本生活的同时,支持其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切实兜牢失业保障底线。12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民政部等四部门印发就业援助政策文件,部署推动加快健全及时发现、优先服务、精准帮扶、动态管理的就业援助工作机制,着力提升就业援助政策和服务精准性、可及性。助力银发经济发展、促进银发群体就业。6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通知,要求统筹用好各项政策措施,从加大银发经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加强银发经济企业用工服务保障等方面支持银发经济健康发展,助力稳定和扩大就业。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同月,国务院召开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工作动员部署视频会议。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1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等六部门印发通知,着力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工作。2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开《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保障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规则公示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服务指南》,指导企业依法规范用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依法维权,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做好妇女就业工作。3月,国务委员谌贻琴在云南省调研就业和妇女儿童工作时强调,要扎实推进各项稳就业措施落地见效,大力支持妇女就业创业,全力确保就业大局稳定。
六、推进健全精准高效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增强服务的均衡可及、普惠便捷
3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联合印发文件推动公共就业服务下沉基层,明确五项重点任务,力争用2至3年时间,加快形成上下贯通、业务联通、数据融通的基层就业服务格局,增强公共就业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5月,人社部印发通知举办创业引领者专项活动暨第四届马兰花全国创业培训讲师大赛,展现创业培训工作成果,提升创业培训师资水平,展示创业培训师资风采,交流创业培训先进技术。9月,全国人社部门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中“健全精准高效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就业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同月,第三届公共就业服务专项业务竞赛全国赛成功举办,本届竞赛以“科学职业指导,精准就业服务”为主题,带动各地不断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和水平。同月,以“创业促进就业 翼展精彩人生”为主题的“中国创翼”创业大赛暨创业成果展示活动在山西省大同市举办,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8月、9月,北京、上海两地分别建立国家公共就业服务区域中心并揭牌,部署推进区域公共就业服务机制融通、信息共享、服务均衡和升级发展。在2024年一年中,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职引未来”系列招聘、民营企业服务月等系列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在全国各地有计划开展,进一步打造“10+N”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品牌,为劳动者求职就业和用人单位招聘用工搭建对接平台。
七、深化技能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1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通知,联合组织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有关行业重点培育领军人才。同月,人社部印发通知,进一步对职业技能培训管理主要环节提出规范要求。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等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加力提效用好公共实训基地,部署开展百万民企员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5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印发通知,从严格规范多元评价、加强评价质量管理、加大监管查处力度、强化信息平台建设和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五方面加强职业技能评价规范管理。6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举办智能制造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研修交流活动。7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发布生物工程技术人员等19个新职业和汽配销售经理人等28个新工种信息。全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颁布食品安全管理师等55个国家职业标准。9月,中国代表团出征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在全部59个项目中获得36枚金牌、9枚银牌、4枚铜牌和8个优胜奖,位居金牌榜、奖牌榜和团体总分首位。11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上海调研职业教育和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时强调,要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人才培养,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努力造就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为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提供坚实支撑。12月,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外交部等10部门印发文件,进一步做好留学人才回国服务工作,吸引更多留学人才回国工作、创业和为国服务。截至目前,全国技能劳动者超过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
八、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4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三部门联合印发通知,推出一揽子阶段性、组合式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政策举措,明确在减负担、稳岗位、提技能方面延续实施3项惠企利民政策举措。同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通知,提出8方面举措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稳扩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更多吸纳重点群体就业。8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网信办联合印发通知,聚焦当前人力资源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性提出管理措施,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市场规范管理,切实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10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召开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总结工作,交流经验,分析形势,部署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4月至7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各地区对人力资源市场开展专项整治,集中查处一批违法案件,通报一批典型案件,为高校毕业生等求职者防范求职“陷阱”提供参考。12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印发文件,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更好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积极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九、推进数字赋能,加快数字化转型,打造就业工作新模式
1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印发通知,推进直播带岗在就业公共服务领域广泛应用,牵引就业公共服务方式创新,提升就业公共服务质量。4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网信办等九部门印发文件,紧贴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需要,扎实开展数字人才育、引、留、用等专项行动,增加数字人才有效供给,形成数字人才集聚效应。6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外人才研究中心正式上线“外籍人才综合服务平台”,提供“全链条、集成式、便捷化、线上线下融合”的综合信息服务。10月,由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开发的“职业数字展馆”正式上线,以数字化方式创建职业数字画像,全面展示职业信息,构建打造职业云端百科全书。同月,数字人才赋能产业发展专家创新大讲堂在重庆举行,聚焦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主题,开展前沿学术研讨,交流展示最新成果,为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提供人才支撑。
十、强化理论研究先行,深化交流合作,凝聚促进就业合力
5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应邀出席香港·全球人才高峰会,深化拓展内地与香港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交流合作。6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实施“一带一路”技能筑梦行动,加强国际技能务实合作,推动共用职业标准、共享培训模式、共育培训师资、互认等级证书、共建合作品牌。同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在重庆市开幕,国务委员谌贻琴出席开幕式时强调,要深化国际技能交流合作,加快培养高质量发展需要的技能人才。7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出台文件,支持福建进一步扩大人社领域对台先行示范效应。同月,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智库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高质量充分就业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强调要努力打造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高水平专业智库,助力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9月,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人力资源服务主题活动以“聚焦新质生产力,释放人力资源发展新动能”为主题,研讨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新趋势,促进国际交流合作。11月,第22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在上海举行,国务委员谌贻琴出席开幕式时强调,要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加强国际人才交流,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人才智力支撑。2024年,中国就业促进会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指导下,组织开展的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高质量充分就业社区建设标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增强促进就业动能等重大课题研究取得积极成果,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来源:中国就业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