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的风吹到了货币ETF。
1月24日,多只货币ETF盘中涨停,收盘国寿货币ETF(511970)涨停,另外有4只货币ETF涨幅超过7%。以前也不是没有涨停的先例,但主要是乌龙指,成交额很少,这些产品成交金额都在百万级甚至千万级,并且盘中不断有高价成交,看起来并不像乌龙指。
货币ETF就是场内可以交易的货币基金,绝大多数产品的基金净值固定为100元,1手是100份,买入最低1手起,也就是约1万元。
这类产品在货币基金收益较高的时期还是颇受欢迎的,不过随着货币基金的收益日渐走低,加上ETF的马太效应,目前市场上成交活跃的产品比较有限,华宝添益(511990)和银华日利(511880)堪称双雄,百亿级别;建信添益(511660)自成一队,十亿级别;财富宝E(511850)、保证金(159001)、场内货币(511700),亿元级别。日常投资者参与的品种主要也就是上面这些,这些产品今天的表现都很正常。
作为现金管理产品,没有良好流动性哪成?想卖的时候卖不出去可不行,所以还有一些产品沦为万元级别。以收盘涨幅7.13%的华泰天天金ETF(511670)为例,今天成交479万,而这只基金本周前4天平均每天成交2万元。
大家都知道现在货币基金的收益不高,货币ETF的收益可能还不及同类平均水平,涨停的价格,相当于现有水平下六七年的收益了。
很显然,这个价格毫无理性可言。
不过最近市场上没有理性的事情还有不少,比如说部分QDII-ETF的溢价高到了50%,还有些20%、30%的,海外市场就算表现好,一年涨幅也很难达到这个水平。但是市场上的交易价格就是高于基金净值这么多,而且溢价水平还能持续这么多天。
作为一个理性的人,我在努力理解这个世界现在怎么这么癫,嗯,我在努力。
梳理炒作的套路并不难:
炒作资金选取的对象,主要是份额少,新增份额受限(数量或者时间),流动性差还可以T+0的基金,ETF居多,也有个别LOF。
通过场内申购或者购买,悄悄积攒份额潜伏下来。
等到份额足够,就利用多个账户互相买卖,对倒,拉高价格。
跟风资金如果来了,就可以趁机高价卖出获利了结。
跟风资金不来,卖不出去的话,就按净值赎回。
前面说的QDII-ETF,就是吸引的跟风资金太多了,有点收不住,而且确实没有多少新增份额;这回货币ETF大概率就没这个运气,因为货币ETF申购的话,量大管够,T+2日新增份额到位,分分钟把溢价砸下去。只是不知道临近长假,有多少资金关注到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