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现暂时降费,货币基金压力大

财富   财经   2025-01-17 22:02   辽宁  

市场利率持续下行,货币基金的收益压力越来越大。


屡现暂时降费


申万宏源天天增货币(970191)发布公告:管理费暂时由0.90%/年降低到0.30%/年。

暂时降低管理费率的依据是合同约定:“当以0.90%的管理费计算的七日年化暂估收益率小于或等于2倍活期存款利率,集合计划管理人将调整管理费为0.30%以降低每万份集合计划暂估净收益为负并引发销售机构交收透支的风险,直至该类风险消除,集合计划管理人方可恢复计提0.90%的管理费

通俗理解,就是产品收益正常扣费后太低,所以需要暂时降低管理费,抬高产品收益水平,避免出现一定的风险。

这种情况也不是个例,最近还有其他产品也有相关公告: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这些经过公募化改造后的集合产品,管理费偏高,常常出现0.90%/年的高水平;另一方面是前期市场利率下滑,货币产品的收益也在持续下降。

产品管理人也在想办法,比如有的管理人就计划开展销售服务费优惠,通过降费来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收益压力大


上述产品率先遇到困难,主要是因为历史原因,管理费定的偏高。不过这个问题可能也不是很容易解决的,高有高的原因,这些产品原来是券商服务保证金理财的。

不过货币基金现在面临的收益压力确实是大了些。

近一年收益领先的货币基金,近14日的年化收益率普遍不如近28日,说明最近压力明显变大。而大家的收益水平普遍在1.8%上下,考虑到这些产品多数都是市场最低档的费率水平(管理费:0.15%/年;托管费0.05%/年;销售服务费0.01%/年),费前收益大概就是年化2%。那费率比较传统的产品,费后的收益大概也就是年化1.3%、1.4%。

券商集合公募化改造的产品综合费率大概在1.2%/年,费后约年化0.8%。

这样的收益水平,在现金管理理财这个市场上,并没有什么竞争力可言,银行现金管理类理财、逆回购的收益都更有吸引力。能留住客户的恐怕就是使用习惯,或者客户并不是收益敏感型,并不在乎收益。

不过比起收益缺乏竞争力,货币基金更烦恼的恐怕是主投方向的收益水平持续下滑,刚才设想的年化2%是个较高水平,投资能力弱一些或者运作不太稳定的产品是做不到这个水平的,如果收益继续下滑,扣费后的收益率降低到持有人无法接受的程度甚至是负收益,恐怕再有历史问题,再困难也得降费了。即便客户不是收益敏感型,也不会接受产品收益不如活期利率甚至更差的。


有点烦


前些日子,我们看到剩余期限1年左右的国债到期收益率在1%左右;各种期限的同业存单只有1.5%左右。这对于货币基金来说压力着实不小。好在货币基金的资产是不同时间购入的,收益变化相对平滑一些。

然而市场可能还在朝向更低的收益率进发,很难想象都换成这样的资产,货币基金的收益率会怎样……好在这些天“钱紧”,暂时松一口气。

不过“钱紧”,也有可能让“负偏离”走到舞台中央,但愿不会发生。

所以别畅想0利率甚至负利率,这想法真是唯恐天下不乱。不说0利率,哪怕利率降低到0.5%、0.6%,把货币基金的收益水平先打到0,可能整个市场的生态就有巨大变化了,要知道货币基金的总规模可是有13.7万亿(2024-11)。


基民柠檬
真实、客观、有料的基金类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