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党代会,建功新时代。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第二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学校官微特推出“喜迎党代会 | 发展巡礼”“喜迎党代会 | 学院巡礼”系列主题报道,全面回顾总结第一次党代会以来,学校以及各基层党组织在党建引领、教学科研、产教融合、服务社会、学生工作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凝心聚力绘蓝图,砥砺奋斗再出发,为谱写新时代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赓续奋斗。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锚定“创双高、升本科”的奋斗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立足宜昌、服务宜昌”办学定位,深入对接湖北长江经济带战略发展需求和宜昌市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规划,秉持“正则·修能·追远”的校训精神,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升人才培养适应性,为地方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有效支撑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连续两届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实施四大改革,提升内部治理水平,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党建领航,思政铸魂,构筑长江生态文明特色育人体系
(一)“六化同步”夯实组织之基,“一融双高”塑造党建品牌
构建“党建责任清单化、支部建设标准化、理论武装制度化、组织生活规范化、发挥作用常态化、党建管理信息化”“六化同步”党建工作体系。实施“头雁领航工程”,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全覆盖,通过业务与党建深度融合、“标准+特色”品牌创建激发党建工作活力,形成“一组织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实现党建、业务双提升。
(二)“三全育人”融入三大课堂,“五育融合”促进全面发展
全面启动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构建“1345N”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大国工匠”一个目标,布局“学校、企业、社会”三大课堂, 实施“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职业文化、青春文化”四大文化工程,开展“5+1五育融合,强心健体”计划,打造“一院一品一字”N个美德文化品牌, 融入学生“一站式”社区建设,通过创建名辅导员工作室,形成党建、思政与人才培养相互促进的“三全育人”工作新格局,学生“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获得国家级荣誉多项,“蓝叮咚”志愿服务队打响品牌。
(三)“思政课程”聚焦长江生态,“课程思政”凸显专业特色
牵头成立长江流域高职院校“长江大保护”大思政课建设共同体,创建“一条主线四个系列”“一地一课双讲师”的“长江大保护”大思政课育人体系,培育“宜见中国、大美宜昌、长江文化”特色思政金课。打造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等思政工作品牌,取得了教育部“大学生领航计划”系列主题活动特等奖等一大批思政优秀成果。组建行企专家、思政与专业教师融合的育人团队,探索“三融四优多元评价”的专业及课程思政建设路径,获评省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等系列成果。
对接产业,深化合作,形成校企“互融共生”命运共同体
(一)“专产对接”布局专业群组,“动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
深化产教融合,围绕湖北省“51020”和宜昌“12520”现代产业体系发展需求,形成“2+4+4 ”专业群布局,其中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对接服务湖北现代产业集群发展专业群3个,发挥专业群集聚效应和服务功能,提升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实现专业产业生态发展。建立专业预警与动态调整机制和专业分类管理机制,使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对接更紧密。近两年新增储能材料技术、村镇建设与管理、老年保健与管理等急需紧缺人才专业6 个,停招专业4个,目前国家级重点专业 5 个,湖北省品牌特色专业达到 8 个,湖北省专本联合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专业3个。
(二)“多方联动”搭建产教平台,“两体建设”融合产教人城
汇聚政行企校研等多方资源,积极推进宜昌三峡全国示范性职教集团建设,牵头组建宜昌市域产教联合体、全国乡村医疗卫生、精细磷化工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搭建职业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与运行机制,政府赋能、产业支撑、共建资源、协同育人、服务发展,推动“产教人城”创新融合。建成“绿色化工智能制造”省级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精细磷化中心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全科医学虚拟仿真实训中心,茶旅产业学院等一批“产教研创训”于一体的产教融合实训平台。
(三)“政行企校”共建产业学院,“双元八共”促进互融共生
采取“校地共建、校企共建”两种合作方式,构建“一链一院一园一基地”的产业学院发展格局,与兴发、安琪、人福集团等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 10 个,探索“双元八共四融”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良性互动、优势互补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生态。开设企业订单班、学徒制班75个,4个专业通过教育部现代学徒制宜昌区域试点验收,建设省级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项目,校企合作典型生产实践项目,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岗课赛证,产学研创,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高地
(一)“标准引领”促进四链融合,“三教改革”打造金专金课
落实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精准对接产业链人才需求,将行业标准融入专业标准、岗位技能要求融入课程标准、实际生产项目融入教学过程,形成“四链融合”发展机制,构建“产学结合、岗课对接、赛证融通”的专业课程建设模式,共同开发“育训结合”课程 420 门、新形态教材40 部,完善 1+X 制度的培养与服务体系,形成“1+1+1”学徒制、“双元八共四融”产业学院、“定向乡医”“1+1+N+N”中高职人才贯通等人才培养模式。
(二)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常态诊改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建立“院-校-省-国”四级技能大赛备赛机制,每年常态化开展“技能竞赛活动月”“职业教育活动周”“课堂革命活动月”“课程思政工作坊”等职业技能和教学能力提升活动。五年来,教师在全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奖情况连续五年名列第一,其中国赛获奖8项,省赛一等奖 33 项;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奖项 20 项、师生获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 48 项。常态化开展教学诊改,不断完善“1234”教学质量评估与监控体系,编制《质量工作手册》,获评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优秀案例;发布年度质量报告,2021 年省合规性评价A 等、全省第 2。
(三)“五个融合”推动双创育人,产学研创孵化众创空间
构建“思创、专创、赛创、研创、产创”五个融合的双创育人模式、组建“1+8”创孵联盟,贯通校企双线共育创新创业人才通道、形成“赛创·课练”双通道特色创课体系,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实践育人,促进就业创业、服务社会。学生参加“挑战杯”“互联网+”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获奖12项,省级金奖21项。建设“产、学、研”一体,“培训、实训、孵化”一条龙的综合性创业众创空间,获批省级各类创业基地及平台 4 个,孵化中小微企业52 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2 家,学生获省级大学生创业扶持项目15 个。人才培养成效显著,近两年毕业生省内就业率达到74%、留宜率48%,用人单位满意度达到98%,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入选全国学生发展指数优秀院校(100所)。
师德为先,内培外引,建有“专兼结合双高三型”双师队伍
(一)“双高三型”坚持师德为先,“分类评价”激发创新活力
强化政治引领,坚持师德第一标准,通过正面引领和专项考核,打造“双高三型”教师队伍,涌现一批德技双馨的优秀教师,获评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湖北省楚天园丁奖、省先进工作者、荆楚好老师、楚天名师、省教育系统先进个人、课程思政示范教师等称号 33人。以破“五唯”为导向,坚持正确的人才使用导向,分类推进人才机制改革,推进岗位“双向选择”、实施“高职低聘”“低职高聘”“人才专岗”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完善内部收入分配激励机制,激发教学团队创新活力。
(二)“外引名将”赋能协同育人,“内培名师”打造职教金师
围绕人才强校战略,不断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与政策创新,深入实施人才“强基培养”“高原选拔”“尖峰引才”计划,实施“借智工程”,特聘产业翘楚、行业专家匡金宝等一批教授入驻学校任教,组建实质性的结构化团队,深化校企合作、助力产学研协同创新。依托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实施教师发展“筑基工程”,提升教师“实践教学、产教融合、数字素养、科研创新”四大能力,每年开展覆盖全员的“教师水平能力测试”。对教师队伍进行“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职教名师”三级梯队培养,临床医学教师团队获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绿色化工智能制造教师创新团队入选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优秀教学团队,通过名匠引领,辐射带动,促进共同提升。
(三)“校企合作”共建实践基地,“双师标准”严格考核制度
学校与本地湖北华中数控、中国葛洲坝文旅、湖北安琪生物集团、宜昌兴发集团、烽火通信科技、武汉大北农、京东集团等6家企业共建全国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完善产学研用深度合作,推动形成高层次师资和科研团队建设协同发展。将教师企业实践5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要求纳入考核指标,制定学校双师标准,定期开展考核认定,专任教师“双师型”比例达到80%。
科教融汇,技兴宜昌,打造“产学研创”技术服务平台
(一)汇聚多方资源,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
学校完善科研成果认定及奖励办法,分类、分层开展科学研究,服务产业发展,将研究做到田间地头,将技术送到工厂企业,把好学术质量关和道德关,联合区域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国家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2个、与企业共建省级柑橘技术创新中心 1 个,获得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依托单位资格。
(二)“四大培训”形成品牌,提升社会服务发展水平
做大、做强、做特社会服务,开展“政策性、社会性、特色型、公益性”四大社会培训,三区联动,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与市总工会、人社局共建“宜昌劳模工匠学院”,打造“救在身边”“长江大保护大思政课研修项目”“湖北省退役军人培训项目”等品牌服务项目;开展职业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确保工种专业全覆盖,针对特殊人群开发特色技能培训。获批“湖北省产业工人培训示范基地”“三峡航运人才考培基地”“湖北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训)基地”等,入选中国成人教育协会“职业院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项目”实验校,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
(三)服务国家战略,打造乡村振兴“宜昌样板”
一是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三乡”人才。通过乡村医生定向委托培养、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培养“乡医、乡匠、乡干”,通过“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三农情怀”。二是建立全省首个职业农民学院和首个“湖北省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基地”,开办了“农业经理人”“珍稀食用菌培训班”“乡村振兴带头人”等“多个第一”的特色培训班。为宜昌市培养了乡村实用人才近万人,开创了宜昌地区乡村实用人才培养的新格局。三是依托“乡村振兴研究院”开展“四技服务”。围绕乡村振兴、现代农牧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创新“项目引领-科技创新-驻村帮扶-产出效益”运行模式,健全区域农业技术技能创新服务支撑体系,建设现代农业智库,打造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带动近20万农户共同致富。学校被评为被全国职业院校精准扶贫协作联盟授予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数智赋能,应用为王,形成智慧教育教学新生态
(一)夯实数字底座,打造智慧校园新环境。
学校秉持“统建共用、统数赋能”和一体化设计的理念,2020 年以来,投入资金1.5亿元,实施智慧校园数字化转型项目,提升数字化管理与服务能力,依托宜昌城市大脑,构建“一底座”“一朵云”“一中台”“一张网”“一标准”“ 一门户”“多平台”“全场景”的数字校园新环境。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二批数字校园建设试点校和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建设名单。
(二)突出应用为王,创设智慧校园新场景
针对各部门痛点、堵点,搭建起覆盖师生发展、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领域的应用服务系统集群。建设一站式网上办事大厅,实现精准化管理;搭建智慧教学环境,实现差异化教学;建设学校内部质量管理平台,实现信息化评价;建设虚拟仿真中心,实现“教学研训”一体化。学校入选教育部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培育建设单位名单。
(三)丰富资源供给,夯实职教改革新内涵
依托“三中心”,即专业群教学资源库中心、在线精品课程中心、虚拟仿真资源中心,搭建资源体系建设平台。出台《智慧校园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等文件,保障教学资源建设与管理;按照“学生中心、成果导向、产教融合、对接产业”的理念,联合兴发集团等龙头企业开发“虚实结合、以虚补实、以虚带实”的数字教学与培训资源 500 余项;充分运用国家智慧职教平台,实现混合式教学常态化。建设校本课程管理平台,提升教学评估效能。学校荣膺“全国高职院校教学资源50 强”。
(四)搭建安全体系,增加网络防护新能力
建设三峡职院云专区,搭建学校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提升全校师生网络安全防护意识。成立书记、校长双组长制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组织开展网络安全培训,提升安全防护意识。学校在宜昌市“HW2023 网络攻防”实战演习获得优秀防守单位。
教随产出,校企同行,打响“荆楚工坊”职教出海品牌
(一)外引专家,海外研培,建成高水平国际化教学团队
聘请丹麦基础护理学院院长汉娜教授、泰国正大管理学院院长等为客座教授,开展学术交流。校内组建国际化师资团队,赴德国、丹麦、英国、泰国等进行交流学习;依托“一带一路”国家校企交流协会平台,开展“中文+职业技能”师资培训项目,获得高级国际汉语教师证书12人。
(二)资源融合、标准输出,建成国际影响职业教育资源
成立“中国特色文化国际传播教育基地”,开发系列双语课程及教材输出“一带一路”国家院校,学校《茶道茗理》和《成人护理》课程被“学堂在线国际版”列入首批推荐印尼课程;《中医适宜技术》教学视频课程被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引进,向医学院校推广使用;通过中非职业教育联盟,建设并输出“埃塞俄比亚国家职业标准开发项目”2个,提升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
(三)引进资源、合作办学,培养服务企业海外发展人才
依托教育部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引进德国职业教育先进课程体系,成立中德智能制造试点班,实现“双元制”教学模式本土化。入选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人文交流经世项目”,与泰国素万纳普皇家理工大学共建“湖北三峡职院经世学堂”,针对机电一体化专业开展海外办学,选派 7 名专业教师现场授课,完成 1 个专业标准和 2 门课程标准的认定和推广。
(四)教随产出、产教同行,打响“荆楚工坊”出海品牌
联合兴发集团、安琪集团等标杆企业实施“职教出海”计划,成立荆楚工坊,建设三峡职院安琪学院埃及培训基地,培养服务海外中国企业的本土化技术人才。针对“走出去”企业开展短期培训,每年为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六建设有限公司、宁波开元名都大酒店等培训对外技术服务人员 1200 余人,提升我校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助推教随产出、产教同行。学校被批准为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成员单位。
来源 | 质量管理处
编辑 | 融媒体中心
编审 | 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