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出行一客(ID:carcaijing )
作者/吴雨航
你可能根本想象不到,被称为“东方华尔街”的繁华外滩,在开埠之前是一片田园风光:富饶的田野里,有村落、河流、公路和斗鸡场。
这是著名的上海史学者陈正书在研究中画出的1843年的外滩地图。现在的圆明园路在当时还是一片田野,虎丘路则是一条小河。
181年来,外滩经历了从小荒滩到都市地标的转型,也见证了上海从黄浦江边的小县城蜕变为国际化的大都市。
这一切还要从港口说起。1843年,上海成为近代中国首批对外开放通商的口岸城市之一。1853年上海便取代广州,跃居近代中国内外贸易第一大港,并在20世纪30年代成为了远东航运中心。
2014-2024新华·波罗的海指数排名前十
01
“我不是生活在有港口的城市里,而是生活在有城市的港口里。”德国汉堡港营销协会首席执行官马特恩(Axel Mattern) 是土生土长的汉堡人,他对《财经》如此形容家乡汉堡的港城关系。
汉堡港是德国最大的港口,始建于12世纪,是北海和波罗的海之间的贸易枢纽,在2024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排名中位列第九。自建成以来,汉堡城市便与港口密不可分。
汉堡港区东西向贯穿整个市区,市区桥梁密布,早期港口和居住区紧密结合,许多商人的房子往往集居住、仓储、商业功能于一体,直至19世纪港口和居住区才在物理空间上分离。
为方便货船直接开进来卸货,一座仓库城在19世纪末的汉堡市中心临河建立起来。哥特式的建筑,在提供仓储和贸易功能的基础上,还有办公、休闲、居住的功能。红色的砖墙倒映在狭窄的河中,河上屹立着一座座桥梁,如今的仓库城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是汉堡著名的旅游景点。
从旧城到新城,“与水共生”是汉堡城最典型的特色。在与汉堡港相隔一万多海里的上海,港口同样塑造了上海的城市空间。港口的开放,直接导致了外滩这一重要城市空间的形成。
最早外滩并不叫“外滩”,而叫“黄浦滩”,因为地处下游,所以也叫“外黄浦”。“外滩”一词在1897年才首次出现在《申报》的广告上。
在开埠之前,黄浦江边除了有田野、村落,还有一些旧式码头,纤夫在泥泞的滩地上牵引船只逆流而上,踩出了一条纤道,这便是外滩最初的景象。
英国人在外滩建立起租界,是外滩的发展起点。虽然开埠之初的码头大多集中在北外滩一带,但外滩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更方便商贸往来。
开埠之后,随着贸易往来的增多,各大洋行在外滩成立,有数据统计,1852年在上海经营贸易的洋行有40余家。后来涌入了大量银行、商行、保险公司、总会和酒店,各国特色风格的建筑拔地而起,亚细亚大楼、海关大楼、电报大楼......这些建筑形成了独特的“万国建筑博览群”,外滩也因此得名“十里洋场”。
上海近代道路系统的建设,也离不开港口和码头。
开埠之后,黄浦江边码头客运运输兴旺,为满足航运贸易的需要,靠近黄浦江的道路和东西向道路被优先发展,东西干道比南北干道还宽。18世纪60年代,上海租界道路面积占租界总面积的23%,远高于同期传统中国城市。
道路的修建便捷了当时人们的商贸往来,满足了工业发展的需要,也连接起城市的各个地方。上海开埠之后形成的道路网络勾勒了基本的城市空间肌理,道路系统在此基础上延续和扩展,最终发展成一个一个由桥梁、隧道、渡轮、立交道路组成的立体化、多元化的系统。
02
港城经济交响
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有天然的基因优势。在1984年,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等14个城市,成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40年后,14个沿海开放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合计20.7万亿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4%,进出口贸易总额10.4万亿元,约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4。
2024年新华·波罗的海指数TOP20中国上榜六个城市,上海位列第三名,宁波舟山第八名,广州、青岛、深圳分别位列第13、15、17名。天津为新上榜港口,跻身第19名。
为什么港口对城市经济如此重要?
直接贡献在于装卸作业、拖运、仓储等专业项目的收费,带动物流、仓储、贸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根据研报数据,从2020年到2023年,中国港口物流市场规模从2.3万亿元增长到2.8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7%。
马特恩说,港口除了创造税收、提供就业岗位,其次能发挥产业聚集效应,促进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发展,持续创造财富和增值服务。
港口对城市第一、二产业的发展支撑作用显著。《2024中国海港城市港口经济发展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海港城市一、二、三产业中港口经济的占比达到了15%、22%、8%。许多大型港口城市都规划了临港产业区,上海临港新片区的表现就十分亮眼——目前全市1/9的规上工业产值、1/4的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1/4的科技产业类重大项目在临港。临港还聚集了众多前沿产业,包括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民用航空等。
港城经济并非是港口向城市的单向输出,城市是港口发展的坚实后盾,大城才能有大港。
上海港的直接腹地是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此外还能通过长江航道连接长江流域各省市,依靠太平洋面向庞大的全球市场。截至2024年初,上海港集装箱航线已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港口。
据航运和物流研究机构Alphaliner的数据,2024年上半年,在全球30大集装箱港口中,上海港排名第一,上半年集装箱吞吐量超过了2500万标准箱,今年全年有望首次突破5000万标准箱。
法国学者迪克吕埃(Ducruet)提出了一个港口城市发展模型,以港口城市的人口数和港口的吞吐量为标准,将全球港口城市划分为沿海城镇、外部港口、枢纽、城镇港口、城市港口、门户、普通城市、海运城市和枢纽港口城市9个类别。
迪克吕埃认为,港城发展最为平衡的路径是从左上角到右下角这条对角线,即从“小城小港”到“大城大港”。显然,“做大做强”是港口和城市共同的奋斗目标,如果不能实现港城的平衡发展,要么被替代,要么就面临着转型。
03
不断变迁的港口
港区从市区向入海口迁移,是港口发展的一般规律。比如鹿特丹港新港区由老城沿新水道向北海绵延40公里,中国的众多港口,如大连港、宁波港、广州港都经历了老港区向深水港区外迁的深水化过程。
港口外迁的背后有复杂的驱动机制,受到自然条件、政策支持、贸易增长、航运业发展等因素影响。
上海港向北扩展是第一条脉络。开埠早期,因洋船停泊区的不断扩展,上海港装卸区从开埠前的南市老港区扩展到外滩区域。随着国际贸易的增多,原有装卸区域位置紧张,港口逐渐向北扩展至虹口。
1862年后,由于黄浦江西岸岸线有限,推动码头逐渐延伸到黄浦江东岸。1876年,远洋船舶停泊增多,且因航道水深与船舶吃水的矛盾愈加突出,大量商船无法进入黄浦江航道,于是港口继续向北拓展,促使吴淞开埠。
随后继续向纵深延伸。1949年后,新港区在黄浦江老港区的基础上向上下游推进,并向南部杭州湾地区延伸。
因为货物进出口量剧增,原有的港区水深和空间无法满足货船的要求,促使上海继续寻找更深的港区。
终于,在上海市区东南的方向的海面上建起一座大型的深水良港,洋山港平均水深15米,比其他港区可通航水深多出了近一半左右,所以能接纳超大型船舶,提升货物吞吐能力和效率。
2005年洋山港成功开港。经过19年的发展,洋山港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集装箱码头,2023年,洋山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50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4.6%,占上海港集装箱标准箱总量的51%。
至此,上海港区经历了从黄浦江到入海口再到外海区域的变化,港口的功能辐射区域扩大,服务范围不断扩展。
目前,上海呈现“一港六区(黄浦江港区、外高桥港区、宝山罗泾港区、杭州湾港区、崇明三岛港区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的格局。
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一座座城市地标在浦东拔地而起,智能化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港口也朝着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是目前全球单体规模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集装箱码头之一,集装箱的装卸转运全部由智能设备完成。据世界银行与标普全球市场财智公布的2023年全球集装箱港口绩效排名(cppi),洋山港在全球405个集装箱码头中连续第二年拔得头筹。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成为当前港口建设的趋势。2024年8月7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罗泾集装箱港区一期开港。这个码头脱胎于传统煤炭、矿石装卸码头,是中国首个系统化旧码头集装箱改造项目。
当前,中国正推进建设世界一流港口,提出到2050年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港口,形成若干个世界级港口群,发展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2024年6月6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新时代加强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的意见》,对国家港口枢纽体系建设作出顶层规划。提出加快打造世界级港口群,持续提升国际枢纽港发展能级,做强主要港口枢纽功能,推进港产城协同发展等的具体路径。
港口可能不常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但它们却在幕后默默地忙碌着,与城市的脉搏紧密相连。而港口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则是一个永恒的议题。
来源/出行一客(ID:carcaijing )
作者/吴雨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