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层20余年,她不畏种种困难,努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她带领全体职工干部精心组织、策划了如“和平杯”非遗曲艺票友邀请赛、“我是社区歌唱家”天津市全民歌咏汇、“行走的洋楼”系列交流活动、“津遇和平”海棠花节摄影油画作品展、“文脉京津冀 协调共发展”—京津冀优秀作品展、“共享花季 艺术营地”绘画活动等在全市乃至全国都颇有名气的多项基层服务品牌活动。
精准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精心筹备开展一系列非遗传承保护活动
为了搞好和平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对新任务新困难,在没有任何可借鉴经验的情况下,她开创了非遗普查、挖掘、整理、保护、展示、宣传于一体的和平模式,在全市率先成立了非遗保护专门机构,率先建成了和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率先建设和平区非遗数据库,其中和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被文旅部领导评价为“具有国家级水平”。
目前已确立了共七批近88项区级非遗项目,其中含2项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38项列入天津市非遗名录。
创新总分馆制建设,把优质公共文化服务真正延伸到基层
通过多方调研、反复讨论研究,她创建了和平文化宫总分馆体系建设,形成总馆、分馆以及基层服务点的三级总分馆制服务体系全面覆盖。
她充分发挥文化阵地优势,借助和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创新式的精心筹备策划情景式体验项目,创办了《和平故影》非遗曲艺情景式体验项目。在节假日期间一经亮相就成为和平区文旅活动的一大亮点,同时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收获了大量的粉丝群体。
近千人现场体验了非遗与曲艺相结合的新表演模式,现已形成外地游客来民园打卡的固定项目,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还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面向非遗项目传承人及国外游客展示,收获了极好的反馈和评价。
在她的带领下,和平文化宫精心筹备、充分利用本馆阵地、人才优势,创作编排了各式各样的优秀文艺作品,在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得到了广泛认可。其中作品歌曲《党旗》、小合唱《祝福》、小品《冲锋》及快板书《红船精神代代传》四部作品,更是积极参与到了全国群众文艺领域政府最高奖--“群星奖”中,报送的作品形式涵盖“群星奖”大赛音乐、戏剧、曲艺三大门类。在天津地区选拔赛中,四部作品全部在本市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成功入围天津地区选拔赛决评,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hpqtyjrbgs@163.com
或联系专栏负责同志马老师,电话:18815310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