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镜精查中的5种策略应用

学术   2025-02-03 13:00   山东  


近年来肠镜筛查的意义和价值逐渐被公众所认知和接受,各级医院内镜检查的数量也在逐年增长。然而对于单一中心而言检查量的增长与质提高并分正相关,甚至可能负相关。


究其原因就在于消化道早期病变往往非常隐蔽,甚至“狡猾”。内镜医生需不断提高认知,避免视而不见,见而不识。否认即使做再多的量都只是唯手熟尔。


以下五个病例说明不同策略在肠镜精查中的应用价值:


一、重视术中冲洗的重要性


由于检查等待时间较长,小肠液会再次污染升结肠,不易发现


充分冲洗后,升结肠皱襞上可见一扁平息肉样隆起


云雾状外观、扩张微静脉、II-O开口,镜下考虑SSL


CSP切除


术后病理:无蒂锯齿状病变(SSL)


二、重视粘液帽的提示价值


肠道准备理想,盲肠处见一粘液帽


冲洗后抵近观察,病变为平坦隆起型,NBI下可见病变处纹理紊乱


靛胭脂染色后,病变凸显,NBI下可见II-O型腺管开口


病变大小约0.3cm,活检完整钳除


术后病理:无蒂锯齿状病变(SSL)


三、重视化学染色技术在诊断中的应用


白光下病灶不易发现


NBI下可见病变表面纹理纹理,与正常黏膜存在边界


靛胭脂染色后,病变凸显,采取CSP完整切除



四、重视血管纹理变化对诊断提示价值


病变轮廓、色泽欠清,可见血管纹理中断现象


NBI、靛胭脂染色后病灶凸显


CSP完整切除


术后病理:管状腺瘤


五、空气量调整在诊断中的应用


充气状态下很难发现病变


适当吸气后3点钟方向可见一隆起型病变


CSP完整切除


术后病理:管状腺瘤


来源:吴维杰医生


推荐阅读:

科普大赛获奖动画展示,一站式搞定科普动画长图制作!

漫谈医术
临床资源的聚集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