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赏石大家邵元冲
是怎样玩戈壁石的?
邵元冲 (1890—1936) 字翼如,浙江绍兴人,国民党元老 , 是孙中山《总理遗嘱》的见证人之一。1936年,邵元冲赴陕西视察、祭黄陵后,由秘书高良佐陪同,来甘肃河西走廊视察。
民国苍凉的西北戈壁照片
5月30日经张掖、高台到达酒泉,逗留了三天。于6月2日在地方党政军官员的陪同下,西出嘉峪关,去玉门、安西、敦煌视察。沿途还在戈壁滩上拣选了一些奇石。
《西北随轺记》书影
回去后,他撰写了《翰海聚珍石考》一文 , 收入由高良佐整理、出版的《西北随轺记》一书,为当地赏石文化留下了珍贵资料。邵元冲先生博学多才 ,“见识广博 , 情趣高雅”,酷爱玩石 , 不愧是我国民国时期的一位少见的奇石鉴赏家。这篇 500多字的《考》文,不仅对他们沿途拣选的奇石(他称为翰海聚珍石)作了描述。而且对其分布地区、形成过程、美学特征和开发利用状况做了论证。
清·肉形石
对翰海聚珍石的分布,他写道:就酒泉而言,“翰海聚珍石 , 获于敦煌西南阳关及古玉门戈壁中”“肃州北之金塔县之沙漠中,亦间有之”。《考》文还列举《北征录》《西北域记》《西域考古记》等古籍中的记载,对翰海石的分布作出了正确判断:“是其所据者 , 多在内、外蒙古之砂碛之中,益可证凡戈壁大漠之中,每多石之精英。”
翰海聚珍石的成因,《考》文认为,各类岩石“或祁连山玉石,经千百年砂石磨砻,精光焕发,杂质尽去,遂成塞外瑰奇”“风日所炙,雨露所濯,霜雪所侵,则沙土之质,剥蚀尽净,而光华灿呈矣”。他从自然地理学、地质学的角度作了认定。
而翰海聚珍石的特征“石皆质晶莹,玲珑峻拔,又有青玉、羊脂玉者,盖介于玉、石之间。”说的是石质坚润;“形态各殊,有似人,似动物,似木化石,似菌芝,似蒸云者。”
说的是石形奇特;“石分五色”“光华灿呈”说的是石色灿烂;“石之至大者如马肝,小者如珠如玉,如玛瑙,如珊瑚、蜜蜡金,中虚而外朗,起脶纹”,说的是石纹瑰丽。
可以看出,邵先生对自己所得奇石经过仔细观察概括出它质坚、形奇、色艳、纹美的特点,进而激起联想和想象,并把“石象”与“世象”联系起来。
他说:“前所集诸石,其形之尤殊者,有若美利坚林肯像者,有若犀牛者,有若重楼复阁者,有若熊抱子者,有若西妇读报者,有若梅根者,有若圭壁者,有若云峰者。虽博涉未周,而一览可睹,大雅宏达,其览观焉。”赋予它深刻的文化内涵。
至于翰海聚珍石的用途,《考》文指出 : 西北戈壁大漠“地多美石,有如琥珀,玛瑙,玳瑁,碧玉者,其光莹然,同行好事者,下马拾以为玩”“塞北瀚海中产石,五色陆离,奇形肖物,或不可名状,藏之斋中,以为怪石”。可以看出,70多年前,少数文人雅士玩赏的翰海聚珍石,以中小型为主,主要是随手把玩或清供观赏。
邵元冲先生命名的翰海聚珍石,既没有象灵璧石、太湖石、雨花石、昆石那样,被更多的人了解和赏识;更没有象今天这样进入市场。而邵元冲先生借出访西北的机会,完成了一次觅石、藏石、赏石、写石的全过程,为宣传大西北独有的瑰宝作出贡献,实为难能可贵。
“翰海石”之名,最早见于清康乾盛世的《塞外杂识》(清·冯一鹏著),是对出自气候干旱,植被缺乏,风力强劲,地广人稀的西北内陆荒漠地带奇石的总称。邵元冲先生沿用此名,并冠以“聚珍”二字,足见他对所得奇石的特殊感情和高度评价。
附:《瀚海聚珍石考》原文
往期精彩回顾:
中贸圣佳秋拍 | 巫峡云涛绿石座屏以820万惊艳落槌 何为绿石?
线上展览||临洮洮河石文化博物馆 -- 红色文化精品奇石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