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云南省各地各校积极探索、扎实推进工作落细落实,在家校社协同育人、留守儿童关心关爱、“双减”成效巩固提升等方面涌现出一批因地制宜、富有特色的典型案例。为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的示范效应,省教育厅在全省范围内遴选出32个典型案例(案例名称附后),印发通知予以推广。其中,盘龙区金康园小学教育集团探索构建家校双社“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新模式入选云南省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典型案例,并在全省推广。
一、昭通市强化阳光心育,家校社协同育人。
二、红河州四方聚力让“小眼镜”越来越少。
三、安宁市积极探索“区域统筹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
四、新平县“5个”机制提升协同育人水平。
五、大理市以家长学校为阵地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
六、易门县多举措提升质量、家校社协同育人。
七、西畴县“家校社”协同构建劳动教育新生态。
八、楚雄州特殊教育学校家校社联体共筑特殊儿童成长之路。
九、文山州建好“少年儿童之家”,实现少年儿童在校有人管 离校有“家”护。
十、景洪市特殊教育学校非遗文化进校园。
十一、盘龙区金康园小学教育集团探索构建家校双社“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新模式。
十二、官渡区关锁小学家校协同抓实入学适应教育。
案例详情如下
集团通过强化党建引领、密切家校沟通、引进驻校社工、链接社会资源等工作举措,探索形成新时代家校双社(社工、社会)“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新模式,推动教育要素紧密合作,共同呵护少年儿童全面发展。
一是以党建为引领,驱动协同育人主引擎。学校党总支坚定“努力让每一个孩子成长为更好的自己”育人目标,不断丰富“科技创特色,习惯增内涵”办学理念内涵外延,把紧把牢育人发展方向,以学生良好习惯养成为抓手,坚持以“小切口”推动“大改革”,“书包不回家”“作业可免单”等“双减”举措推动育人实效稳步提升。及时成立身心健康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书记、校长带头抓,德育、教学团队领衔实施,全力守护学生身心健康。
二是以家庭为基础,畅通情感育人主动脉。坚守家庭教育本质,成立“校级家委会”,依托“省家庭教育示范基地”平台,通过“家长开放日”“家长课堂”“家长志愿者”“专家型家长团”、金康“好家庭”评选等形式凝聚家校合力,助力学生成长。开展“金康好家风”“五好文明家庭秀”“21天笑眯眯—家长挑战课程”系列活动,让家庭、学校、学生沟通的纽带更加温暖多元。
三是以社工为支撑,强化科学育人主动力。成立驻校社工站,积极探索“1234+N”嵌入式社会工作服务新模式,(即:紧扣“一条”主线,守护儿童身心健康;融合“两种”力量,形成“德育+社工”新合力;聚焦“三类”群体,搭建有效沟通桥梁;打造“四个”维度,提供多元专业服务;实施“N个”行动)。社工站成立至今,共服务学生33679人次、老师659人次、家长1252人次。
四是以社会为平台,开拓实践育人主渠道。为了给学生提供安全、可持续的学习成长环境,金康园小学2015年建立校内“开心农场”,帮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笃志润德;2021年先后成立“金江路社区综合实践基地”“团结鑫苹果户外综合劳动实践基地”,为孩子们走出教室、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近大自然提供有效支撑。
来源:云南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