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电子烟的发展史,我们可以了解到,2003年,中国的药剂师推出了基于尼古丁的电子烟产品——电子雾化器,并使其成功量产,电子烟这才得以进入了大众的视野。虽然这一传统香烟的替代品在中国量产,却在国际上有非常大的需求量。
因此,在德国乃至世界市场中,几乎所有的电子烟都是“中国制造”。今年四月的中国电子烟出口报告中,德国凭借着六千多万的出口额稳居第四,仅次于美、英、韩三国。
而针对国内的电子烟市场,中国从生产、销售再到监管对象方面都做了严格细致的规定,为保障未成年人权益,还制定了诸如禁止在学校周边设置电子烟销售网点,禁止举办各种形式推介电子烟产品的展会,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产品等等配套政策。自然国内的青少年不会成为各大电子烟企业的主要目标人群。
面对如此令人熟悉的场景,让人不由得想起了叶赫那拉的诅咒——“凡是拿了大清白银的国家,都将成为大清”,曾经的中国历史现如今在欧洲这片土地重现。
不过聪明的德国人也发现了这一点,德国主持人在节目中带着我们一起回顾了一下当年英国在鸦片战争中做的“好事”,指出“在18和19世纪,英国法律禁止吸食鸦片,但与此同时,他们出于纯粹的权力和对利益的贪婪,故意让数百万中国人沉溺于鸦片之中,这导致整个中国在长达150年的时间里,经济和政治都受到削弱。”现如今,回旋镖终于飞回来了?
针对如今电子烟市场的形势以及青少年使用电子烟的现象,欧盟已经开始制定了一些关于限制电子烟的政策提案,如从环保角度出发要求更改电子烟的设计,限制锂电池的使用,或颁布电子烟香味禁令,呼吁“保护儿童”免受电子烟产品制造商的攻击等等。
但是这些看似严格的政策似乎都并未真正触及到“禁止电子烟”这一目的的核心,毕竟有需求才有供给。而以上的政策能否真正地对电子烟市场造成巨大冲击,使青少年免受电子烟的侵害,或许还需要经受时间的考验。
本文由米德在线Whitney编辑,未经作者允许,禁止转载,如有疏漏,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