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外交青年智库
Glory Diplomacy
让中国外交青年智慧被全球看见
为中国青年智库代言
01
今日语录
(2024年11月15日)
一切特立独行的人格,都意味着强大。
——〔法〕阿尔贝·加缪《异乡人》
02
“第一届粤沪青年欧洲论坛:时代转折时期的欧盟与中欧关系”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来源
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第一届粤沪青年欧洲论坛全体合照
2024年11月10日,由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上海欧洲学会、中山大学欧洲研究所、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一届粤沪青年欧洲论坛:时代转折时期的欧盟与中欧关系”学术研讨会在珠海校区海琴六号楼成功举办。来自复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澳门大学、上海欧洲学会、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深圳大学、中山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齐聚珠海,就欧洲政治经济、中欧关系、欧洲区域国别研究等热点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李晓超
会议伊始,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李晓超发表欢迎致辞。在致辞中,李书记回顾了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科发展的历史沿革、研究特色与未来办学规划,对首届“粤沪青年欧洲论坛”的召开表达了诚挚的祝福,并对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学者表达了感谢与欢迎,期待各位专家学者未来就欧洲问题进行更多交流和讨论。
第一环节:欧洲经济研究
本环节由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谷名飞副教授担任主持人。
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上海欧洲学会会长丁纯教授以《俄乌冲突以来欧洲经济表现、原因及前景》为题进行发言。丁老师首先指出欧盟面临GDP增速复苏乏力、进出口模式受冲击、欧元区投资信心不足、区域内不均衡发展等问题。疫情余波、劳动力市场错配、资本投资相对较低等多重因素叠加是欧盟供应链脆弱的成因。在应对政策方面,欧盟采取了短期聚焦遏制通胀和保障民主,长期推进能源转型和经济安全相结合的措施。在缓慢复苏的态势下,欧盟经济未来仍将面临挑战。
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上海欧洲学会会长
丁纯教授发言
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朱宇方研究员以《德国制造业的新挑战与中德合作前景》为题进行发言。朱老师指出,德国当前面临能源价格上涨、劳动力短缺和生产率问题等一系列挑战,在供应链布局调整、跨大西洋关系变化、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下,中德必须加强科技创新领域的经贸合作以应对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促进共同长期增长。
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朱宇芳研究员发言
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王泽相助理教授以《欧盟第二碳市场:前景与展望》为题进行发言,聚焦分析欧盟独立排放交易体系(ETS2)方案。欧盟委员会2021年正式提出ETS2方案,在各成员国分歧、欧洲议会提出严格要求、欧洲理事会倾向于减缓节奏等多方意见的协调下,ETS2将自2027年起实施,目标为到2030年减少42%的排放。王老师认为,ETS2的成功推动依赖于额外的政策支持,但欧盟在提升竞争力与应对气候变化之间的优先级冲突,以及各国对国家补贴和欧盟预算的不同立场将为政策落地增加复杂性。
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王泽相助理教授发言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青年研究员王玏以《欧盟经济政策“政治化”的成因、表现及影响》为题进行发言。王老师指出,欧盟经济政策的“政治化”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既有历史遗留问题,也有国家主权与一体化矛盾,外部威胁与内部危机的交织。“政治化”具体表现为欧盟决策机制的变化、政策目标的多元化及政策工具选择的多样性。这些变化带来决策效率的降低、政策一致性受损和经济发展不均衡加剧等负面影响,导致欧盟在应对内外部挑战时面临更多困难。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青年研究员王玏发言
讨论环节,学者们针对欧洲经济的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丁纯教授认为目前欧洲经济存在较多困难,且创新动力不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破局。朱宇方教授分析了德国经济面临的困难,她指出,德国作为一个经济区位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正大幅下降。
第二环节:欧洲政治研究
本环节由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徐桑奕助理教授担任主持人。
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宋卫清副教授以《欧盟的全球监管权力及其局限:关于“布鲁塞尔”效应的一些思考》为题进行发言。宋老师认为,在满足“布鲁塞尔”效应的五个条件中,消费者市场大且统一、监管能力较强、足够的推行意愿三点对全球监管权力至关重要,同时欧盟的全球监管能力具有非强迫性。他总结道,地缘政治的挑战与全球化的碎片发展等问题对“布鲁塞尔”效应发挥作用带来很大挑战。
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宋卫清副教授发言
上海欧洲学会杨海峰秘书长以《欧美防务产业关系走向及其对华影响》为题进行发言。杨老师首先指出欧美防务产业发展的三大趋势:欧盟防务产业的“欧洲化”,美国防务产业的“现代化”与北约防务产业的“标准化”,各产业存在“自主发展”和“相互补充”两大发展现象。在美国不断出台国家安全和国防战略、强调与中俄竞争对抗及特朗普上台的影响下,未来欧美防务产业中“自主发展”的一面将更加突出、而“相互补充”的一面则存在更多不确定性。
上海欧洲学会杨海峰秘书长发言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中心龙静副主任以《大变局时代中东欧国家的外交战略选择》为题进行发言。龙老师以波兰、匈牙利等国与欧盟在碳中和、俄乌冲突等议题上的迥异立场为例,指出中东欧国家与欧盟在政策方面的差异性。她认为中东欧国家在欧盟制定对外战略时话语权提升,更多基于热点事件的推动而非自身实力的积累,且仅限欧盟东扩与防务安全等议题,具有局限性。最后,龙老师展望了中东欧国家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内对华外交、对美关系等方面的表现。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中心龙静副主任发言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党和苹助理教授以《从欧盟<企业可持续发展尽责调查指令>看欧盟全球治理的新特征》为题进行发言。党老师从这一指令出发,主要对欧盟域外管辖方式的变化、动力机制、背后原因三方面进行分析。她指出,欧盟域外管辖的范围扩大到价值链与活动链的相关环节;动力来源于其对合法性的构建,以及与其他地区域外管辖、国际法的互动。她总结道,相关法案中合法性的建构掩盖了重要的法律论述,在推动法律发展的同时却有可能让其偏离法律的原则。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党和苹助理教授发言
讨论环节,学者们就“布鲁塞尔效应的影响”、“欧盟防务市场的发展”、“中国与中东欧乃至欧盟的关系”以及“欧盟域外管辖变化的影响”等问题进行探讨,并就欧盟与美国在防务市场上的合作与矛盾、阿拉伯世界对投资欧洲的看法、特朗普上台后美欧未来在经济领域的矛盾等多个问题交换了意见。
第三环节:中欧关系研究
本环节由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王泽相助理教授担任主持人。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中欧关系研究中心简军波副主任以《中国该如何处理欧洲?基于国际秩序转变的视角》为题进行发言。简老师指出,在当前地缘政治竞争及国际秩序经济政治转型过程中,西方国家的主导优势正在流失和削弱;而欧洲对中国来说是重要的,中欧存在一定的共享观念和机制。因此,“如何处理欧洲”对中国来说并不简单,目前中国采取的处理方式仍是“以不变应万变”的传统思路,未来中国对欧的战略目标、政策及实施手段都需要进一步明确。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中欧关系研究中心简军波副主任发言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赖雪仪副教授以《同声共气还是同床异梦?中国欧盟间的相互认知》为题进行发言。赖老师以欧盟机构官方贴文2024年3月的数据为例,从贴文输出的原创性、内容领域和彼此形象三方面进行对比,发现欧盟贴文中自身形象是正面积极的,中国则较中立被动,这与中国贴文输出中的形象叙事不同;由此可见中欧相互认知并不完全一致,未来值得继续研究。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赖雪仪副教授发言
上海欧洲学会咨询部主任祝轶晨老师以《立陶宛对华政策转向及未来发展》为题进行发言。祝老师首先概括“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大国和小国的政策转向,并对立陶宛-中国关系进行简单回溯。随后分析影响当前立-中关系的五个重要因素:立陶宛国内政党更迭、立中对俄乌冲突的立场、美国“胡萝卜加大棒”策略、立中贸易的不利作用及立陶宛“大国梦”的夸大作用。最后,他指出立中关系发展任重道远,既要看到未来务实合作的可能,也要正视现实阻碍。
上海欧洲学会咨询部主任祝轶晨老师发言
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吉磊副教授以《规则之争与欧洲对“一带一路”的回应》为题进行发言。吉老师认为欧洲对待“一带一路”经历了“相对冷淡”、“谨慎合作”到“竞合关系并存”三个阶段,在此过程中欧洲在互联互通领域关于规则的观点逐渐变化,中西方分别推崇以国际法和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但欧洲反思规范性力量、大国竞争性实践、美国保护主义上升及中欧关系长期互动将成为中国未来应对的有利因素。
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吉磊副教授发言
第四环节:欧洲区域国别研究
本环节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赖雪仪副教授担任主持人。
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薛晟副研究员以《两次选举中展现出的法国国内思潮变化》为题进行发言。薛老师指出,从2024年欧洲议会选举和法国立法选举的结果来看,法国将长期陷入左中右三极相互纠缠斗争的态势中:传统政党不断衰弱,极右翼“进一步崛起”,但社会层面“标签化”的问题仍存、极右民粹主义面临转型;左翼在组建选举团队中展现团结,但仍有内部矛盾、呈现与右翼不同的“民粹化”;中间派保持强势,法国政治传统的制衡理念依然存在
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薛晟副研究员发言
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谷名飞副教授以《法国国内政局变化趋势及其欧洲影响》为题进行发言。在国内政局层面,谷老师指出法国社会整体右倾,但中左中右基本盘仍在,各方都以2027年总统大选为目标;法国社会反建制、反精英不满情绪的上升使极右翼仍有上台可能性。内政将影响法国战略调整,当马克龙和法国在欧盟层面领导力呈下降趋势,美欧关系转变下欧盟需要“战略觉醒”,法国将迎来提升影响力的机遇。
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谷名飞副教授发言
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徐桑奕助理教授以《近代英国太平洋政策的特点与限制》为题进行发言。徐老师指出,1763年是英帝国与太平洋地区之间耦合的重要时间节点,英国太平洋政策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有限度的干预;二是英国官方受到具有殖民倾向的个人推动“不情愿”地下场;三是各方自诩为人道主义者,占据道德高点干预太平洋事务。此外,徐老师认为,英帝国太平洋政策受到了英国大国政治外交中欧洲国际关系优先政策、内部党派间政见不同的限制,并面临管理和放任的两难选择。
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徐桑奕助理教授发言
深圳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田粤皖助理教授以《浅析欧洲科技一体化中的政策协调机制》为题进行发言。田老师认为,欧洲科技政策一体化具有三个发展阶段,由欧洲一体化战略目标、维持科技优势、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挑战等因素推动。她认为,欧洲科技一体化具有“框架化”和“再框架化”的特点,受“社会挑战”和“技术主权”两大框架影响,日益凸显其政治性。但对于制度惰性、制度与战略政策之间的矛盾等局限性,需要对新功能主义研究视角等进行反思,同时兼顾横纵向科技政策协调。
深圳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田粤皖助理教授发言
讨论环节,杨海峰秘书长、简军波副教授、吉磊副教授聚焦国际法中的秩序和规范问题,讨论了西方规范输出以及对“规则”的不同定义。同时,由法国政局青年化延伸到西方民调真实性等议题,丁纯教授、薛晟副研究员、谷名飞副教授等学者对欧洲各国内部政治力量博弈与未来影响展开了热烈讨论。
专题三、四讨论全景
在会议的最后阶段,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上海欧洲学会会长丁纯教授发表了总结致辞。丁老师对首届“粤沪青年欧洲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衷心祝贺,并对未来开展系列研讨会的组织方式与议题进行展望,期待与会专家与学者在粤沪高校继续就欧洲研究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会议在热烈的气氛中落下了帷幕。
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上海欧洲学会会长丁纯教授总结致辞
03
广而告之
(2024年11月15日)
04
平台记事
(2024年11月15日)
2024年4月26日,大外交青年智库(GDYT)受邀入驻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顶端新闻,注册“大外交青年智库(GDYT)”官方账号并加V认证。5月30日,“大外交青年智库(GDYT)”顶端新闻官方账号发布第一篇文章。6月4日,“大外交青年智库(GDYT)”顶端新闻官方账号推文总阅读量突破1万;6月11日,推文总阅读量突破10万;8月12日,推文总阅读量突破100万;截至11月9日20时整,推文总阅读量突破142万。
05
推荐关注
(2024年11月15日)
大外交青年智库(简称“大外交智库”)(Glory Diplomacy Youth Think-tank,Glory Diplomacy或GDYT)是一家创办于2017年的以外交安全为主的综合性战略研究机构、社会/青年智库,总部在中国深圳,是深圳首家非官方外交安全智库、中国首家青年智库,创始人是王盖盖。GDYT一直坚持“只有修炼好内功,才能放心去实战”的发展理念,从2017年创始初期稳扎稳打,于2018年成立青年原创评论组(于2022年改组为《智本青析》编辑部)并创办《智本青析》电子刊至今;2019年在海南开设分支机构即海南大外交学会,同年成立青年发展研究中心,该中心在2019年创办“大外交青年发展与实践启航项目”研修班至今,在2021年创办“世界青年菁英坊《早点知道》讲座项目”至今;2020年成立应试就业研究中心并创办《真题解析》付费专栏;同年7月,成立外交外事涉外安全决策咨询公司,集中研究国家安全与国际安全、海外利益分析与保护、青年外交与青年发展、区域国别与国际组织、跨国公司与全球治理等事务;2021年成立外文编译评议组并创办《大译编参》电子刊至今(该编辑部于2022年创办《每日信报》微电子日刊),同年成立区域国别研究中心(该中心于2022年创办《新国别简报》栏目);2022年成立世界外交数据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该中心于2022年创办《鸿士论天下》栏目)、国家安全研究中心、党的理论创新研究中心,并合并所有专访项目(青坊谈、最有影响力人物访谈、21世纪中国外交天团、学人专访等)整合为《与名人对话》栏目,组建“青年智库特种部队”全职高精尖部门和全球范围内的“大中华菁英圈”,开启“Smallibrary·小书屋”全球青年阅读挑战计划(该计划于2022年创办《智库书屋》栏目),运营新知太学(网络)书院(该书院于2022年创办《线上共读》栏目);2023年,成立全球创业研究中心、全球湾区研究中心、跨国公司研究中心、海外利益研究中心、数字经济研究中心、海洋治理研究中心、基式外交研究中心,在香港开设分支机构“香港大外交学会(GDYT HK)”,创办“华湾国际创业发展新菁英汇”国际人才交流平台等。GDYT从2021年以来,多次举办全国(含全球)青年国际问题学术研讨、政策分析与思想交流等活动,如“国际问题研究型青年智库发展模式探索论坛”、“新型国际问题青年智库建设与发展论坛”、“国际关系青年辩论赛”、“国际关系青年辩论赛最佳辩手论坛”、“世界青年菁英坊《早点知道》系列讲座”、“国际问题/区域国别学术研讨会(GDYT·ISAS)”系列活动、“《与名人对话》系列采访活动”、“《鸿士论天下》系列讲座活动”、“新时代中国国际战略高端论坛与菁英论坛”、“华湾国际创业发展新菁英汇”系列活动、“GDYT与国际知名学者对话”等等。自创办以来,GDYT一直致力于“让壹亿中国大外交青年智慧与方案被全球看见”,聚集全球各地有志青年为实现个人、企业、社会、国家和世界和平发展而奋斗,至2021年底,已发展成集专家顾问、研究员(含高级)、特约研究员(含高级)、助理研究员、编译评议员、时政评论员、实习生、志愿者等全方位国际人才体系(200人)的样本标杆青年智库,聚焦中国与全球大外交领域青年的原创方案、发展计划和外交延伸等助力与服务,在“对照全球外交发展、对接世界高端智库、对比新型平台建设”的三原则指导下,为中国的外交与安全发展贡献青年力量和方案,为政府、企业、智库、高校、非政府组织以及个人都有提供过咨询服务,被海内外青年誉为现代智囊的“青年精英大脑集散地”,是全球新型外交青年智库的开创者和代言人!
大外交青年智库
Glory Diplomacy
让中国外交青年智慧被全球看见
为中国青年智库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