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深处新动能】商洛:科技助力茶产业 万亩茶园“焕新颜”

美体   2024-12-23 17:57   陕西  
小编的话:向“新”而行,“质”胜未来。近年来,商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赋能让商洛发展涌现勃勃生机。为展现商洛科创工作新亮点,讲述新质生产力一线故事,商洛新闻网联合商洛市科技局推出《秦岭深处新动能》新质生产力系列报道,今天推出第五期《商洛:科技助力茶产业 万亩茶园“焕新颜”》。


商洛新闻网讯:近年来,商洛以科技创新赋能茶园管护、茶叶加工和精制拼配,通过高标准茶园建设、规模化种植和生产推动茶产业向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让一片茶叶上“长”出新质生产力。

“这是我们沁园春茶业有限公司新建的数字化智能化育苗大棚,现有育苗大棚3个,占地33亩,每年可育良种茶苗1500万株,可新建茶园4000亩。”12月20日,在商南县试马镇郭家垭村的数字化智能化育苗温棚内,商南县沁园春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超介绍了无性系茶苗的管理技术。

“育苗温棚内的无性系茶苗种植成活率达95%以上,大大降低了茶叶的种植成本。”据王超介绍,过去商南茶苗全部来自南方,价格贵。南方的茶苗来到商南后明显“水土不服”,而数字化智能化轻基质穴盘育苗基地的建成,实现了育苗本地化,解决了商南县茶园发展所面临的瓶颈,大大提高了茶苗栽植的成活率,降低了建园成本,对商南茶产业的高效优质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公司利用先进的种植管理技术进行示范带动,与农户形成利益相关共同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为推进商南县茶叶良种化进程,实现茶产业突破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王超说道。

以技术赋能,助力茶产业规模化发展,不仅体现在田间地头,还体现在茶叶加工的各个流程里。

在离试马镇不远的富水镇连片产茶区——双山茶园,新引进的各种茶叶加工设备排列整齐。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总经理刘保柱告诉记者:“我们更新了全省首条全智能化生产线,实现全自动化生产,日后生产的茶叶品质更优,标准化、统一性更高,效率也更好。”




智能化的传送带贯穿各道工序,省去了人工搬运原料的麻烦,确保加工过程茶不落地,过程更加环保,智能化、机械化正成为激活商南茶产业的“新密码”。作为新一届商洛市茶叶协会会长、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的总经理刘保柱谈到关于智能化生产线时说道:“以前我们是一切都靠人,现在靠智能化实现了制茶流程里‘30到1’的人力解放,不再依靠于人眼对茶叶变化的‘察言观色’,2023年年底,我们的茶叶年产量达8700吨,产值达到了16.5亿元,这条智能化生产线开启后,产量还会再上新台阶。”

如今,茶海公园万亩茶园还装上了“智慧大脑”,基地里率先使用了物联网和虫情监测系统等新鲜“面孔”,借助中国联通先进的5G网络、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依托现代农业科技,打造了“智慧茶园”。

“什么时候种,什么时候收,什么时候打药,都不用操心。”商南县富水镇5G+智慧茶园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5G+智慧茶园建设项目的虫害监测及防治系统可通过虫情测报设备、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实现智能计算和田间虫情变化趋势分析。昆虫预测模型自动生成害虫种类、数量、发生时间曲线图,方便直观地分析区域内虫害种类以及危害程度。

该系统可实现茶叶基地在种植环节的智能化管理,实现茶叶生长环境信息智能采集监测,包括土壤温度、湿度、pH值、电导率,空气温度、湿度,以及照、作物生长情况等数据。


近年来,商洛市以“茶旅一体化、富美两相宜”为目标,积极引进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把茶产业与乡村振兴、文化旅游相结合,推进茶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步入快车道。目前,全市茶园规模达61万亩,产量达1.1万吨,产值20.5亿元,这片绿色的“叶子”带动2.4万农民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也带领数万茶农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产业兴旺、绿色富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相关链接:

【秦岭深处新动能】商洛:专利“上墙” 亮出企业发展硬实力

【秦岭深处新动能】商洛:在科技上下功夫 让石头变废为宝

【秦岭深处新动能】商洛:攥紧农业“芯片” 激活土地上的新质生产力

【秦岭深处新动能】商洛:无人机产业助推低空经济加速起飞

记者:刘涛 管箫
编辑:史岚晨   责任编辑:田芊
审核:孙黄荣   签发:张永罡

商洛新闻
向全国报道商洛发生的新闻,商洛新闻资讯一网打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