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出生在罗马,有人出生是牛马,平等是种幻觉。
你好,我是徐瑾,今天聊聊某券商的瓜。
具体传闻大家应该知道了,中信建投研学人员在社交媒体晒小视频“985大一投行实习的一天”引发热议。
保时捷名车、985学校、传说家境、IPO项目泄密、体育逆袭……
一个个细节被挖出,真真假假,引发各种议论。
不少人问徐瑾财经,都说降薪裁员,怎么还有这样?
徐瑾财经只能说,同样的金融圈,不一样的人生,
需要承认,区别很大程度就是原生家庭。
这次小视频,不过揭开阶层一幕,有的人,可能真的出生就在终点。
不说现在,以前也是这样。
一些金融机构,钱也不很多,但是工作体面,不少关系户都在,
原因就是,人家在家多无聊,就是为了为了每天美美来上班。
这让我想到此前农业发展银行的段子。
起因是一个孩子的造句作业被公开——
“我长大以后想当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行长,继承我的爸爸。
因为我的爷爷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行长,我的妈妈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副行长,所以我想继承我们的家产。“
其实985研学人员和这孩子,和江西周公子一样,都是属于不小心说出实话的人。
他们并不是问题本身,批判他们不能解决甚至看到更大问题。
不少地方小地方体制内,基本都可以自家系统内解决。
如果你对小地方生态有了解,就知道公务员相对还难一些,
但是有编制的工作以及国企,往往很容易有各种萝卜坑,
即使有公开招考,题目以及条件往往都是针对目标对象。
有个博士论文叫《中县干部》,就是说这种生态。
所谓小镇贵妇或者县城婆罗门,就是这个阶层。
为什么大家那么生气?
因为大家认为国企也是集体的一部分,而且就业还那么难。
国企大家觉得人人有份,亏损人人有份,利润分工大家感受不到,
国企最直接好处之一其实就是解决工作。
在过去,其实并不如有些人设想的那般平等,
编制内部人消化在过去一直不是问题。
甚至几十年前,家人顶替是很明白的规则。
阶层,其实一直是中国经济最核心也隐蔽的话题。
徐瑾软阶层训练营中谈到,身份政治的瓦解,主要是改革开放的产物,
中产经济提升,也引发对平等的期待。
正是随着市场经济和下岗潮,
在二十年前甚至十年前,国企就业并不被认为是这样的香饽饽,
之所以引发那么关注,部分也是因为近期就业形势太严峻的原因。
上述现象也许让人难以接受,但是如果从宏观来看,
这些现象背后的动力学原理更耐人寻味。
本质上,要求人人平等以及阶层消失,本身都是一种激进的思维。
在人类历史,即使在原始社会,大部分时间也是不平等的。
在文明历史上,大规模的平等,往往是来自极端事件,
所以有学者甚至总结为天启四骑士,出自《圣经》,
代表征服、战争、饥荒、瘟疫或者死亡。
也就是说,只有这样的极端事件才有平等。
对于世界来说,两次世界大战就是平等的关键原因,
虽然战争动机不同,但是结果差不多。
就是摧毁了原有精英,给予后面攀爬的机会,
阶层,其实也就是最近一二十年才有情况。
所谓阶层,就是差异化,其实是人的本性。
中产身份很重要就是职业与教育,
但是多数中产不具备遗传这两点的能力,
你上了985,就能保证孩子一定985甚至211么?
很可能,学区房也与你无缘。
中产要积累基本,但资本分为很多种,
除了中产熟悉的经济资本,还有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
经济资本能留下的可能是存款和房子,而社会资本可能带来资源和社会关系,遗传性相对经济资本更强。
这也是不少中产焦虑的症结之一,
穷得只有钱,而钱还随着股市房市不断缩水。
之前徐瑾财经做过不少软阶层分析——
城市中产因为根基不稳,阶层容易滑落,其实是软阶层。
不少人问我硬阶层是什么?
硬阶层具备权力属性,往往拥有软阶层无法企及的社会资本。
回到上面的案例,985研习生、行长小孩之所以可以这样松弛,
核心就在于他们所拥有的社会资本。
如果他留在本地,凭借爷爷、妈妈和爸爸的关系,
去券商、银行和类似的岗位,应该不会比父亲难很多。
所以软阶层一直难以避免焦虑, 面对这类新闻难免破防。
因此,软阶层需要打造的,其实恰恰是一些软实力,
软实力因人而异,比如视野,比如对于具体行业的了解,
比如人际网络,比如声誉。
硬实力比不过,软实力有可能实现代际遗传,
起码可以找到更多人生选项。
本质问题还在于,目前中产焦虑的阶层固化,
根本不是阶层固化,而是阶层下滑,远远谈不上固化。
所谓固化,只是软阶层一厢情愿的幻觉。
阶层是真实存在的,平等可能只是另一种幻觉。
时代变了,如果你还是玩过去的赛道和游戏,
你在起点要强的时候,别人已经在终点笑。
最好的方式不是更要强更苦更卷,
在软阶层时候,而是换种方式了,
比如,想办法为孩子和自己积累社会资本。
历史训练营正开营 错过等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