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是经济。
你好,我是徐瑾。最近有一个新闻提到大陆可能会全面取消公摊面积,现在还是吹风,并没有全面实施,不过预计很多城市会跟上。目前,一些城市如湖南、河北、杭州等地已经在有取消公摊的规定,据说广州也基本落实。那么大家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一些徐瑾经济人朋友对此非常关注。为什么呢?我觉得主要两个原因——
对于还没有买房的人来说,取消公摊意味着买房时会觉得更实在。比如,你买100平方米的房子,实际使用面积就是100平方米,而不像以前,可能买120平方米,实际使用面积只有八九十平方米,甚至更少。
那么,为什么已经买了房子的人也关注这个问题呢?一部分人希望通过降低公摊面积来减少物业费,这是他们的一个想法。
更多先发备用公号徐瑾财经,记得关注👇
怎么看呢?坦白说,我个人觉得公摊面积其实并不重要,至少对于房价基本走势没啥影响力、
为什么呢?因为它只是一个计量方式。本质上,所有的价格都已经反映在房屋的信息里。比如,一个房子卖得好,看起来可能是因为得房率高,其实还有其他因素,尤其它和对手的比较、区域等因素。
公摊率高不高,其实已经反映在价格里。无论是新房还是旧房,只要你在市场中进行交易,尽管你可以做很多功课并得出许多结论。但你要相信,买卖双方中总有更精明的人,他们经过各种比较后得出了一个公允的价格,所以不会出现太离谱的情况。
因此,关于公摊面积的问题,它已经反映在价格中。
至于至于根据公摊面积调整物业费,我觉得这很难实现,或者说实现了也是要打折扣的。
关键在于现在物业费的问题并不在于收多少,而在于有多少业主对物业费的使用有权利发言。连对物业不满意,更换小区物业都难如登天,这些问题比多交一点钱更为重要。
当然,大家对此非常关注,我认为公摊政策可能会有所改变,因为这不需要消耗太多成本。而且,公摊面积的算法本身就有些可笑。如果取消公摊对房价和税收没有影响,为什么不顺水推舟呢?取消公摊之类政策,其实就是提供一种情绪价值。
说它没有用吧,大家关心,说它有用吧,其实就那么一回事。但是人不是绝对理性的,所以情绪价值也需要。
以前徐瑾经济人讲行为经济学时提到过,有位诺贝尔奖得主教授给学生打分时,原本满分是100分,但学生们因为平均分只有70多分,他们很不满。
教授觉得无所谓,很不理解,反正最后成绩都是打ABCD的,有什么区别呢?
学生们还是不满意,美国大学是需要看学生脸色的。
于是,于是教授将满分改为150分,这样平均分就变成了90多分。学生们因此感到很开心。
想想看,这些可是美国好大学的学生,结果还是如此在意分数的标准变化。这不就是中国“朝三暮四”的故事吗?早上吃三个枣,晚上吃四个枣,或者早上吃四个枣,晚上吃三个枣,这有什么区别呢?但大家就是很在意这些事情,或者说只能在意这些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如果大家真的很在意,哪怕改动的目的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也应该去改。反正改动也不需要花费太多成本,改了再说。
不过,我也不知道改动会不会带来意外的负面情绪价值。举个例子,以前大家觉得香港人动不动说的“千尺豪宅”很搞笑,现在如果取消公摊面积,房本上只写七八十平米,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没面子,需要向别人解释我们没有公摊面积可能就上100平米了,无法满足虚荣心,这我就不清楚了。
总之,取消公摊面积不是核心,房价取决于预期。问题在于房价上涨时,无论是一手房还是二手房,大家都把房子当作金融资产。现在房价下跌,大家手头紧,取消不取消公摊面积其实影响不大。当然,这对一些二手房可能不太有利,但对新房可能更有利一些。因为新房如果取消公摊面积,在户型设计和规划方面可能会有更大的灵活性。
总体而言,取消公摊的事,更多是提供一种情绪价值。你怎么看呢?我认为重要的事情还是让大家有钱,有信心去投资消费才是关键。因此,无论是否取消公摊面积,对房价下跌的影响都不会太大。
更多社群聊,现在有活动,加我微信xujin2023
关于徐瑾:
青年学者,FT中文经济主编,读者微信xujin2023
写过十来本书,最新出版货币三部曲
徐瑾私塾是我的小圈子,第5年啦
👇阅读原文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