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越汽车宣布就地解散,留下70多亿的窟窿和2000多员工在风中凌乱。
上一秒还在直播卖车,下一秒就被告知公司没了。
这让一众主播瞬间崩溃。
11月工资没发,12月工资还是个未知数,N+1的裁员赔偿更是遥遥无期。
这让打工人们怎不破防?
极越的突然崩塌已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包括员工、供应商、车主在内的各个关联方都在维权。
股东也没消停,纷纷质疑CEO等高管贪腐,联合掏空了公司,高价购买第三方服务,左手倒右手,将钱倒进自己的腰包。
但这一切遭到CEO否认。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具体真实情况如何,外人无从得知。
员工工资未发,供应商欠款未还,股东撕逼……极越已是内忧外患,无力回天。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要知道,极越可是含着金汤匙长大的,背后股东一个是吉利,另一个是百度,前者负责生产销售,后者负责智能化解决方案,强强联合,看起来非常完美。
谁曾想,短短3年,昔日众星捧月的天之骄子变成了人人嫌弃的叫花子。
看他起高楼,看他楼塌了。
国产新能源市场已到洗牌时刻。
前不久,新能源车企哪吒就陷入危机,被多家供应商和合作公司讨债,有博主爆料称,日前已有供应商到哪吒总部门口维权。虽然公司紧急撤换CEO,由创始人顶上,并积极寻求融资自救,但也是风雨飘摇,前途未卜。
在此之前,高合、威马、法拉第、自游家、恒驰、拜腾、爱驰、奇点、天际、前途、长江EV、绿驰、博郡……众多新能源车企已成为历史。
五年时间,消失的新能源车企高达400多家,名单太长开不过来。
这么多新能源车企的消亡,肯定有各自的内部问题,但也有外部因素。
先科普一下,所谓新能源车其实是一个人造概念,剥去花里胡哨的语言外壳,说白了就是电动汽车,和你骑的电动自行车没任何本质区别,无非多了两个轮子而已。
电动汽车也并非什么新鲜事物,143年前就出现了,1881年,法国工程师古斯塔夫·特鲁夫制造了第一辆电动汽车,其商业化鼻祖是特斯拉。
2015年左右,国家开始对电动汽车产业进行大量补贴,各路人马岂能放过这个生财之机,一拥而上,纷纷成立企业造电动车,短时间内,全国就冒出了几百家新能源车企。
这些车企根据特斯拉的开源技术,照葫芦画瓢,将一台老头乐套个漂亮壳子,就宣称自己是新能源,疯狂骗取补贴。
所谓新能源产业其实是一个畸形的产业,这些车企根本不具有自我造血能力,依靠补贴政策才勉强站稳脚跟,说白了就是一个靠政策快速催肥的产业。
这些所谓新能源汽车也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都是靠亦步亦趋模仿特斯拉为生。
毕竟特斯拉是行业领跑者,而且技术仍在不断进化,一众国内新能源车企都是模仿者,但模仿者终归是模仿者,再怎么模仿,都很难超越领跑者。
技术上不占优势,那就只能在营销方面大做文章。
吹得那叫一个天花乱坠:500万内最好的车,宇宙遥遥领先,原地掉头、应急浮水、智慧座舱、激光投影巨幕、智能底盘……
但是,最安全这一最重要的问题,却未得到重视,或者想重视也无能为力。
电动车最大的问题,就是电池容易起火。
和油车自燃是由于线路老化所致不同,电车起火是因为存在天然设计缺陷,最大隐患就来自电池。
如果电池充电过快或遭遇外力碰撞,容易内部压力升高,从而造成正负极短路发热。如果不及时隔离和冷却,就会爆炸或自燃,从而引发火灾。
一旦发生火灾,短时间内很难扑灭,后果不堪设想,国家消防局的警示言犹在耳。
前不久的消防救援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消防救援局消防监督司一级指挥长王天瑞就郑重提醒,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热失控不可避免,灭火救援难题尚未有效解决,车主如果遇到车辆突然断电、冒白气等异常情况,一定要赶紧逃生,并第一时间报警,以确保人身安全。
消防局竟然都要专门开发布会来提醒了,可见电动车起火的问题有多么严重。
电动车起火的例子数不胜数,没有一家车企能够幸免。网上搜“新能源车起火”,一搜一大把。
这也给所有电动车消费者敲响了一记警钟,想想要是在高速上行驶,汽车突然起火,但因为车子由程序控制,车门被锁死,那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连逃出生天的机会都没有。
在安全面前,冰箱彩电大沙发都是浮云。
之前,这些新能源车能大红大紫,铺天盖地的营销功不可没,但忽悠了这么多年,很多人也看清了所谓新能源的真面目,需求逐渐下降。
另外,国家补贴也是有限的,随着近年来补贴的退潮,一众新能源车企纷纷露出原形,步履维艰。
这就像在沙地上建高楼,根基非常不牢固,一旦潮水袭来,高耸入云的建筑就会彻底垮塌。
此前,蔚来创始人李斌断言:“智能电动汽车产业资格赛最激烈最残酷的阶段已经来临,两三年后只有少数优秀企业能生存下来。”
长安汽车副总裁、深蓝汽车CEO邓承浩也表示:“明年价格战会更加激烈,而且毛利在15%的车企才能基本活下去,而卖一辆亏一辆的品牌,很可能活不下去。”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曾说过,到2030年,仍能存活下来的车企会在8家以内。
极越不是第一家,也不是最后一家。
新能源的发展方向是氢能,丰田就已开发出氢能汽车——丰田Mira,但目前尚在实验阶段,一旦技术成熟,肯定会大面积推广,这才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如果能看到这个趋势,及早布局,就有可能站得先机。
可惜很多新能源车企没有这个眼光,还在为充电、换电、增程吵得不可开交,在价格上拼得你死我活。
前途堪忧。
威马殷鉴不远,极越已步后尘,哪吒危在旦夕。
极越就地解散,下一个会是谁呢?
近来文章阅读量极低,麻烦朋友们多多转发,如能打赏就再好不过了。多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