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篇是王咏刚在此前的一次播客节目中,谈到大学生如何学计算机,程序员如何成长等问题的文字记录稿。编入此文时做了少许文字修订。
【上图由计算机算法自动生成】
Q:您觉得现在程序员饱和吗?未来几年市场对程序员的需求还会如此强烈吗?大学生读计算机专业,未来还会是香饽饽吗?
王咏刚:程序员之所以能够变成非常赚钱的行业,不是因为相比其他行业超级到什么程度,主要原因是吃到了过去30年全球信息化的红利。这30年,全球信息化的发展远远超出了30年前的人的想象能力。那时候的电脑是一个大方盒子,只能做一些简单的东西,很难想象高性能的摄影摄像,或者智能的程序可以跑在今天这么小且平价的手机上。
信息化的超高速发展带来的杠杆效应,是一种撬动效应,任何行业一旦引入信息化,都可以把效率提高百倍、千倍。哪怕只是把以前的纸质的信息变成数字的,都可以用智能算法挖掘出非常多有价值的东西,这对传统行业是“降维打击”。
这是过去30年世界科技产业格局的主题,所以程序员其实都是吃了这个红利。如果没有科技产业超出预期的发展,程序员这个行业也不可能有这么高的收入。
因此我觉得,对程序员的需求,本质上取决于这种科技趋势能保持多久。回顾历史,和程序员相关的科技趋势,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最早的信息化/数字化,就是把非数字的东西全部用电脑处理。第二步是移动化/物联网化,就是把数据全部分布在像手机、电视机顶盒、冰箱的这样终端里,这一步让网络变成了移动化的网络,远远超出了以前一个电脑能做的,把整个世界连在了一起。今天我们看到,在这个基础上,各行各业在有了信息化,有了移动网络之后,第三步是把智能算法放在每一个地方,去大幅提高效率。所以智能化这件事,特别是人工智能算法在各个行业的渗透,其实才刚刚开始。
那么程序员这个行业还能火多久?只要智能算法对效率的提升,还能保持前面30年这样的速度,我相信这个行业还是会一直红火下去,只是红火的方式、对程序员的素质或者经历的要求会和以前不一样。
Q:您认为具备什么能力的程序员才是行业稀缺的优秀人才?
王咏刚:概括地讲,计算机行业的高级人才分两类:偏科研的人才,和偏工程的人。这两类人才的成长路径、企业对他们的要求,还有他们可发挥能力的空间非常不一样。
第一类科研人才相对少一些,他们必须有比较强的科研敏感度,在计算机专业,或者数学相关专业读到博士,并且博士研究中能够做出世界级的、顶尖的成果。科研型人才是这个行业里超级宝贵的人才,他们的工作方式,工作的思路,从小积累的能力,和工程型人才是有很大区别的。
科研型人才本质上是要做学术突破,在最前沿的领域大胆地做创造性的尝试。相比解决问题的敏锐度,发现问题的敏锐度更重要。能不能从你所掌握的知识里,从今天大家都在做的事情里,发现哪些事情是最有可能取得突破的。很多读到博士、博士后的学生其实都不算科研人才,他们只是在这个领域继续读下去了而已,真的科研人才是要做出突破性成果的。
第二类,工程型人才的数量是相对比较多的,高级人才里可能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工程型人才。这些人才的培养比较有规律可循,对个人的天分、非规律性的积累、或者机遇的要求相对少一些。
其实今天很多人并没有理解培养计算机人才本质的规律。小朋友在小学阶段对编程有兴趣的话是很好的苗子,励志做计算机工程师也是很好的志向。但是对这些同学来说,他们需要一个好的引导框架,尽量开拓视野,编程语言尽量多了解一些,看最好的程序员贡献出来的代码是什么样的,远比按照编程语言教科书去背语法重要。
在中学阶段,数学要远远比编程语言重要,也远重要过任何软件的学习。如果立志走编程这条道,想进入计算机行业,那么就要从中小学开始打好数学基础,了解数学知识怎样帮助其他领域。
所以我对喜欢编程的同学的建议是,可以去体验编程是怎样一回事,去看那些大师级的代码是什么样的,去体验那些最好的程序。
但是从学的角度讲,我认为学编程不着急,最重要的还是学好数学。一个数学底子非常薄的人,最后无论给他灌多少本编程语言教科书,多少本数据结构算法教科书,他最终的编程实力都会很弱,不会进入到高级的计算机工程工作者的行列。
Q:我们知道计算机行业有很多细分的领域,近几年市场变化非常快,一些程序员在自己的细分领域不景气的情况下,会面临一些职场的焦虑,对此您怎么看?您觉得程序员应该如何保持自己在职场上的竞争力?
王咏刚:很多程序员有一个特别大的误区,本来做得挺好的,结果细分行业不景气了,比如编游戏程序的,突然发现页游不景气了,就好像非常无助,不知道该干嘛了。但其实高层次的程序员根本不会有这种困惑。
低层次和高层次怎么区分?其实特别简单。比如游戏行业的程序员,有相当大一部分只会拿着游戏开发工具,比如说 Unreal、Unity、C++ 、C#,别人提需求,他去找参考案例,照猫画虎把这个代码变成自己的。但如果你问他一些细节,他就完全懵了,因为别人的代码就是这么写的,他根本就没有想过深层的原理。
另一种程序员他也会仿照别人的代码,但因为有好学的精神,因为之前积累的数学功底,他每一次都会自我提问,探索深层的原理。每一次都刨根问底的程序员,是非常有可能通向高级程序员的行列的。
假设说他所从事的行业,比如说页游不流行了,但他对底层的图形学技术,游戏引擎技术等等是非常深入了解的,他可以转到别的游戏;就算整个游戏行业不流行了,他可以转到VR、转到AR;就算VR、AR都不流行了,他还可以转去做驱动层的渲染,可以转到物理仿真、生物仿真、化学仿真,因为这些领域的底层技术其实都是相通的。
所以对高级程序员来讲,真的是公司求着他们加入,他们不会担心求职困难或行业不景气。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对技术的底层的了解的深度,完全决定了程序员在职场上的受欢迎程度。
Q:网络上引起热议的,除了程序员的收入比较高,另一个就是“程序员职业年龄在35岁终结”,对此您怎么看?
王咏刚:年龄问题在这个行业还挺普遍的,但不意味着这是一个对的事情。
同样计算机领域的公司,它们的盈利模式是非常不一样的,直接决定了公司用人的思路。绝大多数计算机行业的公司,是没办法在技术上完全领先的,大量的公司都是跟随者。所以大家观察到的这个现象,普遍是因为大多数公司不需要持续性的科技创新。
所以从公司的角度出发,反正是用相对低端的产品、低端的技术服务相对普通的客户,在招聘的时候,都会青睐应届学生,他们虽然是普通程序员,但他们年轻又能吃苦,成本也低很多。
在这样的企业环境里,如果到了35岁甚至40岁还不转型,确实挺难的。所以很多人就彻底跟编程无缘了,转型做管理等等,这是一个无奈的选择。
在真正强调科技创新、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的企业里,很多有经验的、在某个领域积累到40岁、50岁甚至60岁的人还在编程序,而且水平相当高,也非常受欢迎。就我自己的工作经验,我在 Google全球的办公室见过非常多的大龄程序员,这些白发苍苍的程序员,他们做出来的活都非常漂亮,而且Google也非常喜欢他们在这个环境里面发挥价值,所以我觉得本质上取决于企业是不是对持续创新有需求。
Q:回看互联网的发展历史,许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选择创业,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也不乏很多人书写历史。从您的角度来说,您支持刚刚走入社会的年轻人投身创业吗?
王咏刚:对绝大多数应届毕业生来说,我不太建议去创业,除非先天有一个非常好的创业氛围或者创业环境。
有些同学在上学期间就已经准备好创业,同时有一个非常匹配的环境,比如说我们曾经见过非常好的投资人的孩子,他的家长帮他安排了非常完整的成长路径,一毕业就可以给他对接资金、技术、商业上的各种资源,他毕业之后去创业是顺理成章的。但是这样的毕业生太少了。
对绝大多数毕业生来说,刚毕业去创业都是很冒失的举动。我建议毕业生尝试几个方向,比如进入科研机构去做研究;比如说进入到大厂去做一个程序员;或者加入早期或中期的创业团队,去体验一下创业到底是怎么回事。和创始人一起在这种生死考验里走几圈,你会发现你能学到非常多的东西,对未来的创业是相当坚实的铺垫。
想创业的话,有机会一定要加入顶级的创业团队去学习一下,第一流的创业者在做什么,这样你很容易去判断自己适不适合创业,什么时候可以去创业。
Q:对计算机专业的同学们,你有什么建议吗?除了正常的学业以外,他们还应该着重培养自己哪些方面的能力?
王咏刚:对已经选了计算机专业的同学,还是要分两个大方向。
如果未来走科研的道路,从第一天开始学习起,就要培养自己提出新问题的能力,千万不要把视野局限在老师教了什么,课本上讲了什么,或者说毕业设计布置了什么。一定要看看在你所做的领域里,这个世界上最顶级的人都在做什么,这些最顶级的工作里还有哪些未完善的成果。
第二个建议就是找到一个好的导师,这个对科研人太重要了,有什么样的导师才能带出什么样的学生,这是科研领域不破的真理。一旦你觉得导师不合适,一定要在各种层面上追求,比如到另一个学校,或者换到另一个组,在你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找到那些国际视野最好、论文经常发表在顶级的会议或者期刊上的老师。
接下来是对工程型的人。我们想一下,最好的工程师在哪?他们几乎都不在学校里,几乎都不是你的老师。很简单,因为做老师的收入较低,不管在中国还是美国,那些有能力的顶级程序员,一定是在顶级的企业里。
你们从学校学到的知识,一定有价值,但会非常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我建议同学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寻找实习机会,寻找和别人合作的机会。我举一些例子,第一,参加著名企业的实习,这是一定要争取的;第二,参加著名企业的夏令营、比赛等项目,都有可能得到那些最核心的程序员的指导;第三,今天有那么多开源项目,在GitHub上有那么多代码,要去多看,如果你有心得,还可以贡献,可以提交代码,这个过程要远比在学校里学好多个月得到的都多。
这是我对学生们最大的建议,很多人其实没想明白这一点。行业最精英的人在哪,你就去哪里找最精英的人学习,而不是把自己局限在读书、考试,做毕业设计这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