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侨界人物”
系列报道
【编者按】连城侨乡文化底蕴深厚。从元初起,连城侨胞逐梦异乡、敢闯敢拼,涌现了许多行业精英、领军人物。他们爱国爱乡、重情重义,始终关心和支持家乡的发展和建设,成为推进家乡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2024年是著名爱国华侨领袖、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和社会活动家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为推动全社会在新时代传承弘扬“嘉庚精神”,县委宣传部、县委统战部、县侨联、县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连城侨界人物” 专栏,以“莲侨之心 赤子情怀”为主题,通过宣传连城18名重要侨界人物事迹,讲好连城华侨故事,传播连城好声音,进一步激发侨心向党、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为推进连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连城篇章作出侨界新贡献。
本期刊发“连城侨界人物”系列报道【7】《罗丹: 创“罗丹体” 声名远扬》,敬请关注。
罗丹: 创“罗丹体” 声名远扬
罗丹(1904—1983年),原名桂秋,字稚华,号慧印居士,连城县文亨镇文陂村人,著名书法家,也是诗人和画家,泰国侨眷(周仰云女婿)。自创“罗丹体”,书法作品风靡国内及东南亚一带。曾当选厦门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侨联和工商联执委等,历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厦门市文联顾问,厦门市书法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等职。
罗丹,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九月出生于连城县文亨镇文陂村一个农民家庭。出身贫苦,仅读三年私塾和一年高小便辍学,从小酷爱书法和绘画,9岁能为人写对联,15岁离家到龙岩当商店学徒,16岁开始为人写招牌,20岁已名噪闽西,23岁以后在漳州、厦门等地经商和从事印刷业务,26岁在厦门开办风行印刷社。罗丹日谋生计,夜读碑帖,勤习书法,经过多年的刻苦攻习,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形成有古意新姿、雄健挺拔、苍劲古朴、自成一家的“罗丹体”,书法作品风靡国内及东南亚一带。
1934年,30岁的罗丹南渡新加坡鬻字并印行字帖,深受当地华侨华人的喜爱,后来还举办个人书法作品展,出版《临碑帖》。办展期间,有幸结识著名书画大师张善子(张大千之兄),并得其题签“大书家罗丹先生选临碑帖”。罗丹任《越风周报》主笔,办越风报社,同时加入客属总会。短短一年半时间,罗丹成为当时新马泰华人圈中最著名的青年书法家,誉满东南亚一带。日本、缅甸、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等一些地方有不少招牌、匾额、楹联、条幅出自罗丹手笔。甚至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的一些博物馆,也收藏他的墨迹,且视之为珍品。
新中国成立后,罗丹任厦门第一印刷厂副厂长兼市工商联秘书长,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先后当选厦门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侨联和工商联执委等,历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厦门市文联顾问,厦门市书法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等职。先后倡导并创办了厦门市书法篆刻研究会、厦门市书法家协会,参与创办厦门鹭潮美术学校(现为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和厦门市业余书法学校。
罗丹是著名书法家,也是诗人和画家。创作了大量诗词,还出版了《稚华诗稿》四集;对国画有很高的造诣,所画山水,技法苍劲挺拔,用墨洒脱爽朗,别具一格。一生留下大量的书法、诗词作品,堪称“诗书双绝”。罗丹为人热情厚道、谦逊和善,无论初交、旧识,一视同仁,赤诚相待,对后人的提携帮助不遗余力。凡有前来求教的,他都热情接待,循循善诱。被当时的福建省委书记项南誉为“人民书法家”。1999年,罗丹被列入27位对厦门有杰出贡献者之一。
罗丹一生热爱家乡、心系桑梓,是连城人的骄傲。晚年曾多次返乡挥毫泼墨,留下大量书画佳作,为连城冠豸山以及石门湖景区的建设、连城印刷厂、连城彩印厂、李屋瓷厂和姑田造纸业等产业都做出过突出贡献。1983年3月,病逝于厦门,享年80岁。逝后应其生前遗愿将遗体安葬在家乡文亨镇。
参考资料:
1. 《连城县志》(1993年版)卷三十四—人物传记P944
2. 县党史方志办李元杰副主任提供《罗丹先生小传》(罗阳)等资料
3. 走访联系县党史方志办、县博物馆、文亨镇文陂村以及罗钟(罗丹侄子)等有关人员了解资料
编辑:吴秋静
审核:黄水林 叶先锋 吴清兰
监制:吴炳春
抓实项目兴产业!连城推进提优对口合作结硕果
关于我们
《连城新闻》播出时间为:
首播 20:30、重播 22:00、23:00
次日 7:20、9:00、12:30、15:00、18:30
机顶盒3频道(标清),机顶盒250频道(高清)
投稿邮箱:fjlctv@vip.126.com
连城县融媒体中心(微信公众号:fjlctv)
关注连城动态,关心家乡发展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