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兵团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歌声起新星

文摘   2024-11-19 19:28   新疆  



地处新疆东大门的十三师新星市是兵团第一缕阳光沐浴的地方,是当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疆的第一站。今年是兵团成立70周年,师市推出原创歌曲《英雄》,以地窝子起笔,讲兵团三代人的青春故事。

——题记



仲秋的暖阳,把一道道金光铺洒在十三师新星市的角角落落。正午时分,田野一派寂静。
91岁的老兵冯振海披着大衣走出家门,此刻,他正准备赶往地窝子遗址,耀眼的阳光照在他的脸庞上。
突然间,团场的喇叭响起,一首歌曲随风飘来:
“地窝子是爷爷奶奶的婚房,那一天阳光普照,喜字贴满,幸福萦绕,喜悦跳上了我的眉梢,映红了胡杨林……”
这首歌,冯振海熟悉,上了年纪,词记不太全,但旋律响起,能跟着哼唱几段。
“看,那边就是!”指着其中一处只能看见轮廓的地窝子,冯振海告诉记者:“那是当年我们的婚房。”
在这里,他同记者分享起了“一把铁锹挖婚房”的故事。

采访人员与冯振海(右)交谈。谢增杰摄
1949年6月14日,冯振海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军十六师47团,成为一名战士。
后,随王震将军进疆。冯振海一直从事文艺工作。
1953年,冯振海与朱翠英喜结连理。
可是,婚房在哪里?
时任三连连长的陈国文早已想好,他把办公室里一把磨得锃亮的铁锹递给冯振海,“自己挖!”
“保证完成任务!冯振海向连长敬礼,声音感激、紧张,
利用休息日,冯振海把几个要好的战友叫上,拿上十字镐、铁锹就开始干活。
戈壁滩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碱土层,挖建地窝子,他们要先将干裂如“乌龟壳”一般的碱土层挖掉,再向下挖出斜坡,作为地窝子的入口。从斜坡向下,还要挖出一个约两米深的长方形大坑,再就地取材砍些红柳枝作为房梁屋架,“屋架上铺上一层芦苇,盖上一层土,地窝子才算基本成型。”冯振海说。
新房迎新人。
新房简单,一张床、一个脸盆架子、一个暖水壶,门上、天窗上贴着几个大大的“喜”字。婚礼也简单,全连130多人都到了,送个本子、毛巾啥的,二人买来糖果和瓜子作为回应。
冯振海是三连第一位成家的战士,连里特意让炊事班的同志炒了8个菜,零星有点肉,这在当时已经算很好了。
一年后,婴儿的啼哭声打破了这里的宁静,亘古荒原有了香火。
成了家,有了孩子,如冯振海一样的诸多老兵,干起活来更有劲儿了。
也是在这几年,第一代兵团人开始修渠,掀开了红星二场的新篇章。红星二渠修好后,他们又开始泡碱、开荒、种粮,誓在戈壁上建花园。
渐渐,团场有了最初的模样,“有了粮,有了房,有了人,有了笑……”
如今,年事渐高。用他的原话说就是,“吃嘛嘛香,身体尚可”。
闲暇时,冯振海总会到团场周边转一转。绿油油的葡萄,红彤彤的大枣,与不远处升起袅袅炊烟的农家小院相映成趣;充满历史气息的地窝子、“十三连”、红星二场红星军垦博物馆,古朴而又红色的气息扑面而来。
这个时候,他常常想起当年他们写下的诗篇:
往日的火石泉——
荒草丛生,满目荒凉。
…………
炎炎烈日挥镐锄,
冰封雪飘战盐碱。
…………
昔日荒滩何处寻,
新兴城镇变仙源。
这一天,初升的太阳越过山顶,照向这片地窝子。一条笔直的柏油马路,不经意间,被太阳照亮。
两旁的胡杨,金黄金黄,迎着秋风,微微作响。
这时候,几位守护人身披晨光,沿着小路拾级而上。
中间那位,穿一黑布鞋,瘦瘦的中年汉子叫初明远,现是红星二场文体广电旅游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和同事们一道守护博物馆、地窝子已经有20年了。
他们向北走去,随着一步步登高,眼前的空间陆续打开。这个过程,仿佛是向着辽阔与高远不断迈进。
初明远的姑奶奶是1952年进疆的山东女兵,姑爷爷是进疆老兵。打小,他就听着老兵、老军垦的故事长大。耳濡目染,他对他们,有一种特殊的情愫。报考专业时,他选择了历史专业。毕业后,他回到团场工作。

来采访之前,同事用一个词形容初明远对这份工作的热爱——“痴迷”。

“值得吗?”
记者与初明远颇为相熟,20年,做一件事,别人看来,枯燥无趣。

初明远(右四)为游客讲解当年故事。谢增杰摄影
“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迎着光,初明远笑得灿烂,“我们这些人这辈子,要干一件事。守好文物,讲好故事,让世人详知,让后人谨记。”
为讲好地窝子的故事,初明远一次次拜访老兵。
而一次次的拜访,于他而言,就是一次次的精神洗礼。
在这里,初明远还同记者讲述红星二场红星军垦博物馆里那本《手印》的故事,受一档电视节目启发,为老兵留印。
2017年国庆节当天,初明远组织13名当时健在的老兵完成了手印集。
手印的第一个主人,叫刘伦,是名抗战老兵。
12岁时参加地方组织的自卫军,负责站岗放哨;23岁参加八路军,在太行山里屡次与日军作战,屡建奇功;27岁,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9年,刘伦随王震将军进疆,来到红星二场,再也没有离开过。
最后一页,是前不久一名叫付银吉的老兵留下的。他是47团老兵,在这里工作过几年,后来随农五师西迁至博乐市。
似乎,所有的老兵都有个心愿,到老部队去看一看。今年8月初,家属陪付银吉来红星二场,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他留下了自己的手印。
后来,手印越来越充实,每次去拜访老兵、老军垦,初明远都要带着这本手印集去。
如今,已经留下了120名老兵的手印。
为做好传承,初明远联合学校组建了一支“闪闪红星”小小讲解员队伍,现已有600名小小讲解员。
“勿忘来时路。”这是初明远组建这支队伍的初心。
初明远分享给记者一段视频,是小小讲解员们正在进行讲解。“这里,是兵团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地窝子,它们,被誉为‘最有骨气的房子’!”
小小讲解员的声音越来越坚定有力,初明远由衷骄傲:这一切,都值!
傍晚,西斜的阳光将余晖拉长,映红了半座小城。
从地窝子遗址往东走,过两个路口,再往北,便抵达这座军垦学校。站在教学楼二层,能看到路上车辆往来穿梭。这条路像一条大动脉,把这里与外面的世界连在一起。
连接,既是时代进程的赋予,也是有13年教龄的乡村教师窦明的个人坚持。
在这里,他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这些年,我就想把他们举高些,让兵团的娃娃,也能看到外面的世界。”

窦明(右一)为孩子们授课。骆新瑜摄
窦明是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宏伟乡金山村第一个全日制本科毕业生。一路走来,磕磕绊绊,寒暑假兼职务工是常态,做过小工、销售等。
尽管生活艰辛,但窦明在学习上异常努力,尤其是大学期间,连续4年申领到国家奖学金。
“小时候,村里有堵墙,用白色石灰写着‘知识改变命运’。”窦明对这句话深信不疑。
2011年,窦明通过特岗教师招聘来到红星二场学校,担任体育教师,负责七、九年级的体育课。中考体育项目有立定跳远、实心球、1000米(女生800米)跑步、跳绳等。
他善于钻研和教学,把考试科目分解成每一个动作,跑步、跳绳、跳远,一个一个来,一个一个做,窦明说:“这是规范化、标准化。”
可喜的是,在窦明的努力下,学校有很多学生靠着体育特长考上了好学校。
在特岗教师任教期满选择去留时,学校领导问他,“留下吧,这里的孩子需要你。”
是啊,被认可的青春最闪亮!
2014年,窦明转正。
这13年里,有太多的青春故事。窦明记得,刚来不久,一个学生从兜里掏出几颗圆滚滚的大枣送给他,他的心一下子就被融化了;家访时,家长真诚朴素的愿望激励着他,“娃娃学习好一些,以后就不用吃这么多苦了。”
于是,他扎扎实实当起了学生的筑梦人。课堂上,他很严格,重规矩,要求学生遇到教师时要主动打招呼,也鼓励他们树立自信,一遍遍提示:“大胆点”“抬起头”“不要怕”……
窦明的教学理念很简单,“德育”。攻心为主,和学生做朋友,通过讲自己的经历来鼓励他们。他有一个最朴素的愿望,“让所有的孩子都能上高中。”
后来,他把妻子张云霞接到这里。如今,窦明有一儿一女,他每天在学校、家庭之间往返,两点一线,日子简单且有意义。
采访中,窦明告诉记者,“户口迁过来了,想成为新一代兵团人,像老前辈一样,踏踏实实做些事。”
《英雄》是首歌,英雄更是个群体,每一个为祖国奉献的人,都是英雄。
“我说英雄是什么,英雄是什么,就是那些住过地窝子的人们,就是那些把青春和热血献给新疆的人们,献给新疆的人们。”返途,优美的歌声随风飘扬,深情中蕴含信心和力量。
新的画卷已徐徐展开,新的奋斗接踵而来。
一切的一切,仿佛都有无限生机正静悄悄地勃发。你仿佛可以看到,这里正在静悄悄地积聚力量,等待新一轮的振兴。
兵团,七十载,正青春!

谢增杰 王慧香 张国锋
:十三师融媒体中心

编辑:王兆宇

审核:刘琼珂

终审:王慧香

十三师零距离
发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各类政务信息、新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