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后起泡意味着什么?90%的人还傻傻不清楚 !

健康   2024-11-07 10:01   中国  
很多新手第一次艾灸后会出现水泡(又称灸花),有人怀疑是不是艾灸烫伤,甚至怀疑艾灸的产品质量有问题!


确实有许多制作粗劣的艾条,杂质、颗粒和整颗的叶子甚多,再加上制作松软,燃烧过程极易掉灰,甚至整个火头掉落身上,烫伤肌肤。

那么当艾灸后,身体起泡了该怎么办?破了会不会感染?到底是继续灸还是放弃呢?

今天就跟大家来聊一聊关于灸后起泡这个话题。

 起泡不是烫伤吗?

不是的!

有的人以为是烫伤,很惊慌,其实不是的,艾灸后出水泡是一种排寒湿的表现

一般体内寒湿气较重,如类风湿症、或有严重妇科症的灸友,只要灸量及时间足够了,都会出现强烈的排病反应。

如灸花,就是艾灸加速了体内经气的运转,将邪气排出体外的表现。

湿寒之气属于“邪”,阳气属于“正”,“正”要把邪逼出来,就会出现灸花。

邪气排除体外需要一个通道,而灸花就是这个通道。

因每一个人的体质不一样,出现水泡的颜色也各不相同这代表这寒湿的程度及侵入体能的演化过程。

不同病症的水泡,这里有一个简单的辨别方法。

1、如果灸后起的水泡是透明无色的,说明是体内寒湿比较重。
2、如果灸后起的水泡是黄色的,说明有体内有郁热的现象。
3、如果灸后起的水泡是血水样,说明体内湿毒很盛,需要排毒。

所以,艾灸出现灸泡是件好事!

如果是真正的烫到的,是贴皮的颜色而且没有水泡,表皮呈暗褐色或者暗红色。

古人艾灸,为何追求起泡?

出现水泡也可能是疾病邪气较重,发水泡是机体正气恢复、祛邪除病的过程,所以这种水泡的出现有利于疾病的痊愈。



古人提出艾灸起效的标准是机体的反应,这个反应就是灸花,所以古人将灸花作为判断灸量和治疗效果的一个主要指标。

古人喜欢疤痕灸,追求艾灸起泡并不是无道理的,因为这样确实能起到很好的疗效。

艾灸起泡后病邪找到了出路,排除了身体的毒,从祛病的角度来说是好事,身体会更快得到康复

《小品方》说:“灸得脓坏,风寒乃出;不坏,则病不除”可见古人认为施用瘢痕灸时,只有灸花起发,才能发挥治愈疾病的功效。

 起泡的正确处理方式 

出现水泡的时候,无需惊慌。
如果水泡比大拇指指甲盖大
那么灸出水泡的处理方法如下:

1、用无菌针轻轻刺破水泡;

2、用棉签轻轻挤压把水放出来;

3、再涂上红霉素软膏,结痂更快。

4、多吃清热降火的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


起泡处应尽量避免沾水和不洁物品,如洗澡后不必要沾到水,可以用干净的布擦干后,再涂上红霉素软膏。

如果是芝麻粒大小时,身体会吸收,水泡破裂后会很快结痂,如果没有糖尿病史,或是血糖高的症状,基本不会化脓感染,2~3天就好了。

tips:

1、水泡在恢复的过程中,会痒,不能抓挠。

2、水泡会有二次鼓起来的可能,这个是正常现象,再次用棉签把里面的水挤出来就好。

 水泡消除时间 

因人而异,有的人身体好、正气足,皮肤愈合能力强,或者水泡小,一般一周左右就愈合了;

而有的人体质弱,正气不足则需要更长的时间。

避免起泡的处理办法

有5个小窍门,可以帮助大家避免起泡:

1、每次艾灸前先用艾叶泡脚,泡完脚立马灸;



2、用刮痧板刮心包经,泄心肺区的火气;
3、艾灸腿部引火归元,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从上往下灸,最后定灸涌泉穴。


阴陵泉是调理脾胃的;


阳陵泉是泻肝胆火气,浊气的;


足三里也是胃的穴位;


太白穴是补脾的,属于脾经原穴;


行间穴+太冲穴泄肝火的。


三阴交是肝、脾、肾三天阴经交汇处,是生血、藏血、过血的地方,只有这个地方通了,妇科才会好。


涌泉穴是肾经的井穴,如果涌泉穴温暖,人体至阴部位得阳而充,阳气充足则引力增大,上部的阳就被引下而归元了。

4、每个小罐灸下面垫姜片,隔热,同时又可以发挥姜的作用;

5、垫上毛巾,在毛巾上施展艾灸。

有艾灸与没有艾灸的人,在每天看来没有任何区别,在每月看来差异也是微乎其微,在每年看来差距虽然明显,但好像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但在每5年来看的时候,那就是身体和精神状态的巨大差别!
中医公益天下行~
中医文化博大精神,理应传承遍四方
学中医必学《倪海厦老师全套视频资料》
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是中医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
为推广博大精深的中医 
现推出免费《倪海厦老师全套视频资料》
此次领取不用分享,不会转发即可领取
还赠送30天的中医公益课
数量不多,仅限20个名额,长按下面二维码识别添加助理即可
↓↓↓↓↓↓↓

艾灸圈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健康是一种心态!懂点艾灸养生,自己的身体自己做主!点击关注查看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