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只不玩手机,最重要的是这一点

文摘   2024-08-26 07:31   广东  

在前两周的文章为了看它,暑假0电子产品的两小只破例了...后面,有人留言问:

现在孩子都是互联网原住民,家长费尽心机不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不担心她们长大后报复性地使用吗?我身边这样的孩子比比皆是啊,青春期想办法摆脱家长的束缚,沉浸在电子产品里。所以,很想请教您的价值观是什么呀?

这个问题问得很真实也很真诚,在之前的文章里我可能或多或少聊过一些,但没有系统性分享过为什么要这样,今天刚好借这个问题也可以来梳理一下我自己认知吧。

因为我有几个孩子,老大跟老二老三的年龄差距比较大,所以我自己感觉是养了两代完全不同的孩子。

小拍是我初代当妈妈的成果,两小只算是我自我升级后养出来的第二代孩子。回头看看这个对比,其实有非常大的差别。

成为小拍妈妈的时候,我还很年轻,刚工作没多久,对怎么当妈妈没有太多觉察和思考,大部分时候是随波逐流,别人说什么好,我就尽量去做。

带小拍不能说不用心,我花了大量的时间陪伴她,每天和她一起读绘本,送她上各种兴趣班,每周末都会带她去游乐场或者商场玩。

以前家里东西真是又多又乱

回想起来,那时候的自己最大的问题是不清楚孩子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比如小拍从小就物欲比较高,喜欢不停地买玩具,为了让她开心,我们基本也会不断地满足她。

可她需要的真的是那么多玩具吗?

大概不是,她只是老觉得无聊,不知道要怎么跟自己和时间相处,所以只能靠新玩具来不断地刺激感官,才能让自己开心起来。

她大概六七岁的时候就有点迷恋电子产品了,这跟新玩具的刺激是一个道理,我们为了控制她的电子产品时间,开始跟她出现了拉扯。

觉得很对不起她的是,那时候我觉得这一切都是孩子的错,我要去“打败”她控制她,跟她产生了很多冲突,度过了一个很难熬的青春期。

今天来看,她的问题完全是在映射我自己和整个家庭,那时候我也很浮躁和焦虑,我把她的时间安排得很满,生怕她落后,带着她一起去追逐那些别人眼里的“好”。

我给她的陪伴也像是任务式的,因为我是妈妈,所以我有责任去陪伴和培养孩子,我很少能纯粹地享受跟她在一起的分分秒秒。

我想小拍就是一个最普通的在互联网新世代里成长的孩子,她有很多很多的优点,比如灵活、松弛、自信、学习能力强。

但同时,她也容易浮躁、焦虑,需要很多外界的刺激。

在继续养育两个新孩子的路上,我因为偏头疼的毛病,开始不断地学习向内观察自己,学习一种跟自己和世界相处的新方式。

先是我自己变得更平和更耐心、不那么在意外部评价了,然后整个家庭环境当然也发生了变化,夸张点说,两小只和拍姐拥有的可能都不是同一对父母。

最明显的不同是,我们对孩子的陪伴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两小只长到现在都没去过几次商场,更没有玩过任何声光电的游戏机,一到周末,我们就出发去爬山和徒步。

只是在大自然里行走,穿行在阳光雨露和鸟语花香中,她们就已经能够发现很多乐趣了,不需要任何刺激的玩具,光是一棵树两个人就能玩很久。

在家里呢,所有的玩具都是天然材料的,生活里的大小事都可以成为游戏,我和拍爸带着她们一起种菜,一起做面条,一起做家务,一起打毛线,一起做手工…

这不再是一种任务式的陪伴,我也变得很享受做这些事情,用双手去创造一点什么,一根面条也好,一个毛线小作品也好,沉浸其中的过程让我非常踏实和有成就感。

说起来其实我并没有“费尽心机不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只是自然而然地带着孩子过自己喜欢的生活而已。

两小只的生活已经很充实了,她们暂时还不需要电子产品的填补,就足够把童年过得妙趣横生了。

那她们以后会报复性地玩电子产品吗?

我想可能不会吧,人只有处于很强的匮乏和压力下,才会报复性地去做某些事情。

而两小只的童年并不匮乏,也没有什么压力,我没有禁止她们去做什么,她们只是天然地选择了自己更感兴趣的玩乐方式。

当然话也不能说死,以后究竟会怎么样我也无法预测,但晚一点接触,等孩子的理性脑和自控力都发育得更完善了,应该会没那么容易沉迷吧。

中医里讲,最好的医生是治未病,我想养孩子也是这样的吧。

最好的养育,大概是要有心而无痕地去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孩子天然地就能健康地生长。

等到孩子出了什么问题,只是针对性地去解决那个问题,往往都鸡飞狗跳焦头烂额的,因为养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改变的往往是整个环境。

虽然我分享自己的生活,但就算是对身边最亲近的亲人和好友,也从来不会推荐他们模仿我们的生活方式。

因为这并不是表面上的“禁止孩子玩电子产品”这一个规则,而是首先需要自我生命状态的改变,对世界认知的改变,才能够让整个家庭从里到外地去执行。

也许看完这篇会有人焦虑,觉得自己根本就做不到。其实这个时代养孩子确实挑战很大,我能做到是因为有非常强大的系统支撑。

我给孩子上了体制外的学校,家里有带娃给力同时跟我价值观一致的爸爸,还有帮我把家务打理得很好的阿姨。

我是非常幸运的,因为有这些支持系统,才能去实践我心目中好的教育。

但我想,对自我的觉察和思考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每当孩子的状态不好时,我们可以先去觉察自己的状态,从自我一点点微小的改变开始。

比如自己先减少对手机的依赖,多接触大自然,多一点运动,也许自然而然地,一切都会变得不一样呢。

-End-

推荐阅读



我们家都在山里疯玩些什么?


孩子半夜偷偷刷抖音,我真想把电子产品全锁了


📚


亲爱哒,在茫茫人海中相遇就是缘分,我是三个女儿的妈妈小莉。

我毕业于播音专业,和三个娃一起读了2000多本绘本,在这里,我每天都会更新一个故事音频,分享我的育儿故事,这个小小的公号也因为妈妈们的传播,吸引了百万妈妈关注。

做妈妈的路上,让我们彼此依偎,共同成长。


📖 

小莉这几年为大家精挑细选的书单

在公众号回复“书单”可以看哦!

0-3岁 那些我和孩子看了100遍的书

3-6岁 78本经典绘本缺了一本都不行

6-10岁  休想从孩子手上夺下来的50本书

10-12岁   小学高年级孩子沉迷的都是它们

12-15岁  初中生不想看四大名著还有这些书

儿童文学书单  小学生爱看的书全在这

爱动物书单  作者小学没读完却获英女王勋章

想看更多育儿干货,就戳“阅读原文”啦…



爱读童书妈妈小莉
这是一个播音系毕业的妈妈在亲子阅读五年,和女儿一起读了上千本书之后开的账号。每天推荐一本经典童书和一篇育儿好文,并用自己专业的表达、动听的声音给孩子们讲这本本童书,宝贝们也可以点播自己喜欢的故事。长期排在荔枝fm网络电台亲子栏目第一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