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林客慕拦VH
编辑|张林客慕拦VH2024年伊始,欧洲政坛掀起一波对华政策调整的暗流。法国总统马克龙派遣总统外事顾问博纳访华,为其新年访华铺路;德国汉堡港引进三台中国制造的新型智能集装箱起重机,突破美国设置的技术壁垒 。
这两起看似独立的事件,折射出欧盟两大核心成员国在对华政策上的重大转向。值得关注的是,这一转变恰逢特朗普在美国大选中声势渐起之际,凸显出欧洲大国在地缘政治博弈中的战略自主意识。
据德国《图片报》报道,一艘名为”重任121”的货轮已成功将三台中国制造的新型集装箱起重机运抵汉堡港 。这些起重机的引进将彻底改变汉堡港的货物运输模式,实现远程智能操控。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批中国制造的起重机此前曾遭遇美方阻挠。2023年3月,美国安全部门曾指控中国起重机内置复杂传感器,具有数据窃取能力,但经过严格检查,未发现任何支持该指控的证据 。
尽管如此,拜登政府仍在2024年2月签署行政令,要求在未来五年内全面替换美国港口的中国制造起重机。德国此时选择引进中国设备,展现出其对华政策的独立性。
法国方面,马克龙政府面临严峻挑战。2023年夏季欧洲议会选举中,执政党得票率不及极右翼国民联盟,随后虽提前举行选举,但执政党仍失去多数地位 。
政局动荡之下,马克龙任命巴尼耶为总理,试图稳固政权。然而2023年12月初,巴尼耶因预算案问题遭遇弹劾并辞职,成为法国任期最短的政府首脑 。
在此背景下,马克龙将目光投向中国,寻求政治稳定和经济复苏的新动力。一位不愿具名的法国外交部高级官员透露:“马克龙总统此次访华不仅关注双边经贸合作,更希望通过中国的影响力推动乌克兰危机的和平解决 。”
德国方面的考量则更为务实。据德国联邦统计局数据,2023年德国GDP出现-0.3%的负增长,成为全球唯一一个经济负增长的发达经济体 。德国政府预测2024年经济仍将下滑0.2%。
柏林智库”全球与欧洲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克劳斯指出:“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中国市场对德国制造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汉堡港新设备的引进,体现了德国产业界对中德经贸关系的坚定信心 。”
值得关注的是,德法两国此次对华政策调整具有深层战略考量。一方面,特朗普可能重返白宫引发的不确定性,促使欧洲大国加快谋求战略自主;另一方面,持续的乌克兰危机消耗了欧洲大量资源,推动欧盟寻求更具建设性的对外关系 。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冯仲平认为:“德法作为欧盟’双引擎’,其对华政策的调整将对整个欧盟产生示范效应。这种调整既反映了欧洲在中美博弈中寻求平衡的努力,也体现了务实合作的迫切需求 。”
从全球影响层面来看,德法对华政策的调整将对国际格局产生深远影响。首先,这标志着欧盟在中美博弈中开始寻求更加灵活的战略空间,不再简单追随美国的对华政策 。
欧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理查德·扬斯指出:“欧盟正在重新定义其在全球地缘政治中的角色,与中国发展建设性关系将是其战略自主的重要组成部分 。”
在经贸领域,德法的选择也释放出积极信号。世界银行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中欧贸易总额达到8472亿美元,同比增长2.8%,创历史新高 。随着双方合作深化,这一数字有望继续攀升。
布鲁塞尔一位欧盟贸易委员会高级官员透露:“多个欧盟成员国正在评估深化对华经贸合作的可能性,特别是在绿色技术、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 。”
全球供应链重构也将受到显著影响。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的最新报告指出,约45%的欧洲企业正在考虑增加在华投资,以确保供应链安全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肯尼思·罗格夫表示:“在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的背景下,经济合作的重要性不减反增。德法的务实选择可能开创一个更加注重互利共赢的新范式 。”
展望未来,德法对华政策的调整仍面临多重考验。首要挑战来自美国的压力。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近期表态,将继续敦促盟友在关键技术领域与中国保持距离 。
然而,欧洲的战略自主意识正在增强。法国智库”蒙田研究所”发布报告指出:“欧盟需要在中美之间找到自己的位置,这种平衡不是简单的选边站队,而是基于自身利益的理性选择 。”
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中国既是合作伙伴,也是竞争对手,但绝不是对手。我们需要以更加开放和务实的态度发展对华关系 。”
中欧关系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同比增长35.7%,创下近五年新高 。这表明双方经贸合作具有强大韧性。
欧盟对外关系委员会高级顾问玛丽·勒庞认为:“欧盟正在经历一个战略调整期,在这个过程中,与中国发展富有建设性的伙伴关系将成为关键 。”
值得注意的是,俄乌冲突的持续也推动欧洲重新思考其地缘政治战略。据欧盟统计局数据,自冲突爆发以来,欧盟对乌克兰的军事和经济援助已超过1500亿欧元 。
在此背景下,欧洲迫切需要一个更加稳定和可预期的国际环境 。中国在促进地区和平稳定方面的建设性作用,越来越受到欧洲国家的重视。
结语部分,德法两国对华政策的调整具有标志性意义。它不仅反映了欧洲在新形势下的战略思考,也预示着国际关系可能迎来更具建设性的发展阶段。
正如德国著名国际问题专家沃尔夫冈·施密特所言:“世界正在进入一个新时代,在这个时代,对话与合作比对抗更显重要。德法的选择或将成为这一趋势的重要注脚 。”
未来,随着国际形势的持续演变,欧盟与中国的互动模式很可能继续深化和丰富。这不仅有利于双方关系的健康发展,也将为构建更加平衡的国际秩序注入积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