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繁灾害性天气对策浅析

文摘   2025-01-24 12:30   湖南  

阅读前,先关注


春繁季节由于寒潮频繁发生,温度变化剧烈,时暖时寒,导致了春繁灾害性天气的多发性。具体时间出现在每年的1月中旬至2月上旬,某些年份有提前或推迟的变化,因其持续时间长短导致危害程度轻重不同。
据柑橘栽培史料记载,柑橘最低温冻害发生的年份,具体时间是在该年的元月30~31日。如1969年元月31日,1977年1月30日,2008年50年一遇的雪灾最低温冻害也是在1月31日。柑橘栽培称为"十年周期寒冻",说明灾害性天气具有周期性变化规律。这对养蜂行业提前预报春繁灾害性天气的发生,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很有参考价值。
春繁灾害性天气,以2008年1月14日至2月4日,长达1个繁殖周期的低温阴雨冰雪天气表现最为突出。蜜蜂长期被困箱内无法出巢排泄,雨雪过后天气晴朗,受阳光和雪光的刺激腹内积满粪便,急需排泄的蜜蜂倾巢涌出,强行飞翔排泄。但此时外界气温尚低积雪未化,造成成年蜂有巢难归、冻死箱外的严重损失。

2009年春繁灾害性天气以长期低温连阴雨为特点,,时间也是在该年的1月14日至2月4日,长达21天,但较2008年雪灾损蜂程度要轻。
2012年春繁灾害性天气,以长期低温阴冷天气为特点,导致蜂群排泄不充分,蜜蜂肠道粪便中有害菌大量繁殖感染幼虫病,育子质量极差:成年蜂致病拉稀,新蜂体质弱出现爬蜂现象。经过严格规范管理的蜂场,当年基本无上述现象发生。
2015年灾害性天气推迟到油菜花期,以阴雨低温为特点,导致春繁期第三个严重受灾年。
灾害性天气出现之频繁,几乎每年春繁都有可能发生,只是发生时间有早晚之别,轻重程度不同而已。严重灾害性天气有其周期性规律,其危害范围之广危害程度之深,应当引起养蜂者的高度关注。调查发现,一些蜂场灾情严重,一部分蜂场受灾稍轻,说明灾害性天气的危害程度与饲养管理和预防措施密切相关。因此笔者认为:抗灾救蜂意识每年必备,超前防范意识、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很有必要。有备无患严格规范饲养管理并及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才是积极应对灾害性天气,抗灾保丰收的根本策略和方法。
1.育子强度、工蜂体质与受害程度相关
起步群势太弱,育子强度大比强群育子负担重、消耗粉蜜多,肠道积存的粪便也就更多,受灾程度要重。强群开繁全程实行三控,坚持蜂多虫少的喂虫原则,每只工蜂因哺喂幼虫而消耗花粉所积累的粪便相对少损蜂减轻。采用蜂多于脾的标准加脾,实行规范管理,提高工蜂个体素质增强抗逆性,可减少受灾损失。
2.蜜蜂饲料品种和质量与受害程度相关
春繁时选用优质新鲜茶花粉繁蜂,比其他品种的花粉繁蜂效果好;自备优质成熟大蜜脾、喂蜂蜜或浓糖比奖励稀白糖水效果好,遇到恶劣气候蜂群受灾害程度要轻。采用优质纯天然花粉繁蜂效果好,受灾程度轻。花粉配加大豆粉次之,单纯用大豆粉蜂群排泄效果最差,成年蜂受灾程度较重。
3.开繁加脾方式和子脾面积与受灾程度相关
从单脾开繁到每次加脾,笔者始终注重用成熟大蜜脾和花粉脾,实行全程粉蜜控,子脾面积小受灾害程度较轻。如果用残留糖脾(相当于空脾)开繁、加脾,则饲喂稀糖的子脾面积大,尤其囤方子脾上残存饲料所剩无几,雪灾天气补给困难,蜂群整群饿死发生的几率高。
4.补给饲喂的方法与受灾害程度相关
子脾面积较小,巢脾边角贮存蜜粉较多,秋季自备成熟封盖蜜脾效果较好。一次性用38波美度以上蜂蜜或浓糖(2:1糖水比例加温溶化)喂足,或经粉碎的白糖粉调和蜂蜜做成糖饼等措施,蜂群相对安静,安全系数稍高。存蜜少,喂稀糖水刺激性大,蜂群易于冲动外窜损蜂较为严重。
5.保温方式与受灾程度相关
规范温控管理措施,并且在雪灾发生前采取通风、降温、遮光等保护措施,蜂群损失程度要轻。弱群不保温,蜂群靠运动强度维持巢温,增加了粉蜜饲料消耗量,工蜂肠内存积的粪便增多,因急于排泄损失较重。严密的蜂箱内外保温的繁殖方式,会使箱内巢温高通风不良散热慢,又未提前撤出内外保温物等有效防范措施,会造成内热加剧蜂群急于飞翔排泄的冲动,外冷却导致蜜蜂出巢难归的惨剧。
6.春繁场地巢门朝向与受灾程度相关
春繁场地北面有村庄房屋树林等形成防风屏障或背风向阳放置蜂场,比四面空旷无挡风设施和风口处的蜂群损失小;蜂箱巢门朝向西南和向南损失要小,向东朝向损失要重。蜂场附近有池塘等大水面,蜂箱靠近过往车辆出入的大路边人踩车碾,蜂箱置于水泥地面繁殖等损蜂较重。
7.纬度、海拔与蜂群受灾程度相关
一般海拔每增加100米,温度下降0.6℃,降水量递增30-50毫米,光强度平均增加4.5%,紫外线增加3%~4%。蜜蜂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而且具有趋光性。雪落高山,山区比平原温度低冰雪融化慢积雪日长,雪灾后蜂群排泄晚损蜂量要大。如2008年2月初,湖北随州北部山区较南部丘陵在雪灾后蜂群晚排泄2-3天,随州丘陵地区较江汉平原(纬度相差1°左右)在雪灾后蜂群排泄要晚5~7天。这些数字对于蜜蜂历经低温、连阴雨雪灾难后,人们抗灾救蜂尽快恢复繁殖而言是非常宝贵的。
8.关注天气变化跟踪气象预报
春繁期各地蜂业组织,如蜂业协会、养蜂专业合作社等应做到情系蜜蜂,关心养蜂一线,关注天气,跟踪气象预报,与蜂场保持沟通当好参谋,建言献策互助自救,及时通报预灾讯息,提前防范减少损失。
9.保护成年蜂安全排泄,及时启动二次春繁
灾害性天气给蜂群带来的危害,外界气温低成年蜂急需排泄损蜂是其矛盾焦点。重点是保护成年蜂不受损失,其次是保卵保幼虫,必要时舍弃卵虫保护成年蜂。在确保箱内粉、蜜、水充足的基础上采取通风、降温、遮光等措施,遏制成年蜂在13℃以下的排泄冲动,将成年蜂外窜损失减少在最低限度。因为这批成年蜂是雪灾过后,重新进行二次春繁的起点基数。
晴天有阳光照射,当外界气温达到7~8℃,风力3级以下,应及时关注、安排、护理蜂群并进行飞翔排泄,蜂场扫雪、箱内喂水、巢门遮阴、清理积水等工作提前作好准备。当温度达到14℃以上,蜂群安全排泄后应及时采取换入花粉脾、补粉奖糖、适度保温等系列措施,力争蜂群尽快恢复正常繁殖,启动二次春繁,赢得繁蜂时间非常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在北方临时繁蜂,计划南下取蜜的蜂场,以蜂群安全充分排泄为前提,果断转场北蜂南运,直抵油菜蜜源场地。利用纬度和气温差异,加之运蜂震动刺激,及时调动蜂群积极的繁殖情绪,效果非常好。(文|周道义)


-------谢谢阅读------

免责声明:该文章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原创,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蜂友推荐关注



交流微信:1437577043

蜂业杂记
提供养蜂技术参考及分享最新当前蜂业相关知识,让一个不懂技术的人快速成为养蜂高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