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与未来的“非传统”如何支撑?
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时代,职场如战场,生活似陀螺,不少人开始调侃自己:“如果连自己都养不活,何谈养育下一代?” 于是,“丁克”一词悄然走红,成为了不少年轻人心中的“时尚标签”。 试想如果这股风潮,真的席卷全国,大家都不结婚,不生娃了,国家怎么办? 在房价高、教育成本飙升的今天,生娃、养娃确实成了笔不小的开销。 培养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是负担,更别说小学开始的各种兴趣班和补课费了。 中学、高中、大学,没有个几十万,根本无法真正的培养出来孩子,这样的开支,又有多少中国式的家庭可以承担的起? 结果呢?大学本科毕业了,找不到工作,跑去做外卖小哥了,研究生摆地摊去了,更多的年轻人开始啃老了,这不就是妥妥的笑话吗? 但换个角度想,如果大家都不生,那“学区房”是不是就成了历史名词? 幼儿园、小学、中学……一连串的“教育产业链”怕是要经历一番前所未有的变革,再不能借着教育来割家长的韭菜了。 到时候,国家或许能拿出更多的资金,真正投入到教育质量的提升上来。 毕竟生源少了,资源分配自然就更均衡了,就业也就竞争少了。 当然这也要求我们的教育体系得与时俱进,更加注重个性化、创新性、技能型的培养,毕竟未来的竞争,拼的是人才的质量,而非数量。 如今加班文化盛行,年轻人自嘲为“社畜”,如果“丁克”成为主流,职场上的竞争或许能稍微缓和一点。 毕竟没有了“上有老下有小”的重压,大家在工作与生活之间,有了更多的选择权。 也就少了30+,35+就担忧失业,少了中年失业后求职困难,只能吉祥三宝的尴尬,少了对中年人的年龄歧视。 这样企业才会为了留住人才,会在员工福利、工作环境上多下功夫。 毕竟一个愿意为梦想奋斗、没有家庭牵绊的员工,对企业来说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人口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 别忘了,咱们还有科技这张王牌。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未来社会对于“人”的依赖或许会逐渐降低。 机器人护士、智能教师、自动化生产线……这些曾经只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的场景,正一步步成为现实。 当科技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时,人口数量的重要性,或许就不再那么凸显了,不过人味也会越来越少了。 如果“丁克”真的成为了一种趋势,那也许正是一个契机,促使我们重新审视现有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乃至整个社会的运行规则。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或许能找到更加符合人性、更加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咱们要做的,就是拥抱变化,积极应对,用自己的方式,为这个世界贡献一份力量。 所以现在的年轻人,不结婚、不生孩子、不买房,或许真的是,早就洞察到了未来所以才如此人间清醒...!文章配图源自网络,与文章无关
若侵权联系删除
-END-
欢迎下方评论区留言说说您的看法
作者:江涛/笔名:一壶凡尘
废材MBA工商管理硕士,失败的人间过客!
一个失业的大叔级老男人,被职场抛弃,只能靠写作赚取微薄的生活费,失业后的生存压力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