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乡土——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装饰材料创作营课程访谈

文摘   2024-09-29 14:39   北京  


       2024年夏,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室内设计专业2021级的16位同学,踏上了江南水乡无锡的课程之旅。在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三位教师指导下,他们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的师生们携手,共同投身于第17届“创意未来—装饰材料创作营”。在当地的支持下,同学们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共同探索艺术与创意介入乡村的无限可能。




    01 课程介绍 ▼  



课程背景与目的


       “装饰材料创作营”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针对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探索而共同创立的专业实践课程,从2007年开始,迄今已成功举办十六届。本届材料营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院建筑学院和江南大学设计学院三校联合举办,学生们在无锡的乡村中展开艺术创作,旨在通过实践教学积极探索艺术赋能乡村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路径,激发乡村艺术建设的活力和内生动力、发掘乡村美学的价值体现。


主题阐述


       本届材料创作营以“回到乡土”为主题。当人的审美感知、想象和记忆被环境唤醒,客观的景象就不再是“现实”,从而开启了人内在地对环境进行选择、释义和塑造的过程。未加修饰的外部环境与人们既有经验和记忆之间的相互映射,可以因艺术行为的主动介入而得以强化和激活。就此而言,艺术行为不仅可以成为二者之间进行联结的有效媒介,而且也可以通过对二者的相互因借与创造性演绎而得以完成。在这一过程中,记忆与想象总是难以分辨。因为记忆的提取并非被动而忠实,往往伴随着新意象的产生与幻化意境的形成。唯由此,人才能以审美和诗意的方式得以栖居。

       本次课题要求学生依“在地性”的原则去探索当地材料、技艺和形式的潜力,在充分利用所选材料及其构造特性的基础上尝试进行艺术表现的可能。同时,课题鼓励同学们从建筑、文学、艺术、影像等不同的视角寻找主题和线索,通过直接参与的身体乐趣、基于距离感的审美愉悦以及涉及文化意旨的精神感悟等多个层面进行构思和创作,并最终以多种媒介去重构我们的视觉经验和记忆。



参与院校及院系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指导教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 杨冬江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院长 崔冬晖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 周林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管沄嘉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授 杨宇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教授 赵囡囡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讲师 姬林


受访学生小组简介


锡山区鹅湖镇圩厍村小组成员

李璐伊

闫垭辰

刘怡婷

李明溪

陈清扬 

孔敏奕

徐语晨

李超然

作品名称:《渔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阴市长泾镇蒲市村小组成员

龙渺

崔嘉怡

顾羽千

何羿辰

赵佳茹

黎思琪 

彭馨怡

巫朝凡

作品名称:《星火》



   02 课程回顾 ▼  


Q:大家对课程题目“回到乡土”的理解是怎样的呢,以及说说你们对当代农村的印象。




《渔亭》

锡山区鹅湖镇圩厍村

李璐伊 闫垭辰 刘怡婷 李明溪 

陈清扬 孔敏奕 徐语晨 李超然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乡土一词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与城市化的喧嚣浮躁相背的生活,意味着自然、自足、松弛从容,它象征着一种归属感。“回到乡土”这个主题,既是让我们能够从乡土自然出发,从实地建造入手;又是希望我们的设计最终落脚点能够回到乡土传统,去思考如何有利于农村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我们的装置“渔亭”以白色的网为象征,承载着对丰收的期待,仿佛鱼篓轻轻落入水面,融入这片孕育了圩库人世代家园的土地,成为乡土的一部分。

       撒网,捕鱼,蓝天,绿野,白米荡的粼粼波光,渔民们撑船从碧波上划过。当我们来到无锡鹅湖,一切在当地所见所听所感汇成了我们对于当代农村、对于鹅湖圩厍、对于渔乡文化的印象。我们将这些碎片化的印象捕捉,再重新投射重组到装置中,希望用一种感性、浪漫的的方式解构重构圩厍的乡土农村。




《星火》

江阴市长泾镇蒲市村

龙渺 崔嘉怡 顾羽千 何羿辰 

赵佳茹 黎思琪 彭馨怡 巫朝凡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乡土一词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与城市化的喧嚣浮躁相背的生活,意味着自然、自足、松弛从容,它象征着一种归属感。“回到乡土”这个主题,既是让我们能够从乡土自然出发,从实地建造入手;又是希望我们的设计最终落脚点能够回到乡土传统,去思考如何有利于农村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我们的装置“渔亭”以白色的网为象征,承载着对丰收的期待,仿佛鱼篓轻轻落入水面,融入这片孕育了圩库人世代家园的土地,成为乡土的一部分。

       撒网,捕鱼,蓝天,绿野,白米荡的粼粼波光,渔民们撑船从碧波上划过。当我们来到无锡鹅湖,一切在当地所见所听所感汇成了我们对于当代农村、对于鹅湖圩厍、对于渔乡文化的印象。我们将这些碎片化的印象捕捉,再重新投射重组到装置中,希望用一种感性、浪漫的的方式解构重构圩厍的乡土农村。



Q:两个小组的场地是不一样的,你们是如何理解自己的场地的?


锡山区鹅湖镇圩厍村


       渔乡文化是鹅湖圩厍村的核心,水乡、圩厍、白米荡、甘露青鱼,这片水是圩厍村的庇护所,是村民世世代代生活的地方,承载了乡土回忆和渔村文化。

我们的作品名为渔亭,其形态提取自传统鱼篓,将它命名为“渔亭”,是因为我们希望通过对渔文化的解构,重新唤起人们对于捕鱼文化的记忆,唤起人们对于乡土的回忆。人在其中穿行、驻留,仿佛徜徉于渔人的生活场景,其不仅是对捕鱼的再现,更是一座桥梁,吸引着更多的人来到白米荡,走入这片与自然和传统对话的空间。


江阴市长泾镇蒲市村


       蒲市村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宁静平和,一个美好的,有着一片又一片蒲苇的江南小镇。但当我们了解到蒲市村光辉灿烂的抗战历史,我们意识到这片平和的土地也曾是一片抛头颅洒热血的抗战热土。当地居民与新四军团结联手共抵外辱的热血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如同火焰一般灼热的斗志,曾在这片安静美好的土地上熊熊燃烧。象征安详的蒲草与热烈的历史在这方土地上联系在了一起,由此我们联想到了教员的那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抗日斗争的火苗在接触到蒲市村这片蒲草地后,星点火苗瞬间红透半边天。


Q:可以说一下最初的概念是如何形成的吗,以及你们如何解读自己的概念呢?


锡山区鹅湖镇圩厍村    

     渔亭是一个立在白米荡边守望这片湖面的灯塔,一个凝结了圩厍村渔文化的标志,一所文化祠堂。我们以圩库人的水乡渔文化为灵感出发点,,选择了鱼篓和渔网这两种传统捕鱼工具进行抽象转译,用竹筏做台,在水上建造了一个双层水榭。

       我们的搭建材料全部来源于当地原生材料:不同尺寸的竹节、竹竿、竹篾,渔网,搭建方式也来源于当地工匠,主要分为内外两层框架结构:

       内部是长鱼篓形结构,供游人穿行驻留。半弧形竹篾作为竹框架,表皮用伞芯尼龙绳以七宝结手工编织。渔网的三种渐变蓝是圩厍的天幕水光稻影,明黄是粼粼闪动的波光。

       外层是帐篷形结构。从无锡传统民居中提取的形态作为竹框架,表皮是白色渔网,用竹竿在四周支撑挑开,定格渔人捕鱼撒网的动作瞬间,象征着圩库村的庇护与归属。

       这两层表皮的制作中,为了还原当地渔民手工编制渔网的特点,我们选择了彩色伞芯绳进行纯手工编织,探索具有柔性、半透明材质特点的渔网与不同韧性的竹材质如何在场地中互动结合,这也是我们概念表达的重点。


江阴市长泾镇蒲市村

    概念的诞生是围绕着蒲市村的红色抗战文化展开的。我们选择一片片星形的亚克力片与当地的材料:竹子,设计搭建出了篝火状的装置:星火。

       星火原本是一朵朵微小,但又明亮的火苗,每一个星形亚克力片代表着一朵星火,它象征的是一个个抗日军民心中的革命热血火焰。军民鱼水情,朵朵星火逐渐互相咬合拼接形成团团烈焰;众人拾柴火焰高,成团的火焰再相接而成盛大的篝火,这个火苗融合成烈焰的过程是人民群众心火团结凝聚的直观体现。再到火势大后,又散落出更多的星星点点的烈焰,这是薪火传承的过程,象征着红色基因的传承,星火在此刻已成燎原之势。


Q:实地建造与学校内的设计课程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在实际建造的过程有遇到什么问题吗?


《渔亭》建造过程

     小组人手和材料不足的问题;天气对搭建的影响,很多编织加固工作需要长时间停留在暴晒的户外,经常有同学头晕中暑;

       最核心的问题其实是纸上资料转化为实体装置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来到无锡前,我们绘制了大量的设计草图和各种编织连接方式,但实体搭建后效果并不理想。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研究竹子的韧性、网的虚实关系、不同时段的天光如何结合,与当地工人进行了大量交涉,在老师指导下多次调整,反复拆除重建,最后决定以一种双层渔网和双层竹构架的形式呈现,才完成了我们的装置。

《星火》建造过程

     建造过程遇到最大的问题是设计落地的问题,尤其表现在工人师傅们的沟通上。我们听不懂当地方言,师傅们也听不明白普通话,于是在施工过程中很难让师傅按我们设计的来帮助推进搭建过程。但好在最后有我们同学的爷爷的帮助施工,让我们的设计方案得以顺利落



   03 成果展示 ▼   


Q:听起来整个过程还是充满了趣味与挑战的,不过最后的效果都很让人眼前一亮。可以简单介绍一下小组的装置作品吗?



《渔亭》装置介绍

《渔亭》装置平面图

《渔亭》装置立面图

《渔亭》装置轴测分析图

       “渔亭”通过两层半透明的网,随着观者行走停驻,转换角度,日出日落,呈现出不同的虚实关系,交叠出千变万化的效果。白色渔网表皮在晴天阳光下是围合竹构架的白色表皮,是荫庇是白亮的天光;夜晚,渔亭灯光亮起,一层层柔和的光掩映万籁俱寂的白米荡;傍晚,白色渔网成了透光的薄影,浅浅蒙在斑斓的霞光中,呈现出一种属于渔乡的浪漫余韵。

《渔亭》装置实景图

       立在湖边的渔亭成为圩厍村的精神地标,也象征了渔乡文化的记忆和文脉。水面下,网笼中青鱼交错游动,水波涟涟;水面上,蓝白交错的渔篓中也人影绰绰。

《渔亭》装置实景图

      “渔亭”在人来人往中守护着渔文化的延续,撒网的瞬间定格到永恒,渔歌与乡情在这片宁静的天地间绵延不息。

《渔亭》装置实景图




《星火》装置介绍

《星火》装置制作过程图

《星火》装置实景图

       我们设计的作品名称叫做《星火》,我们从蒲市村的红色文化、革命热烈、抗日民族精神出发,提取具有象征意义的火、星、篝火、团结这几个意象,进行解构与设计,用红色的透明亚克力片和竹材料完成了作品。在太阳的照耀下,红色的亚克力片反射出耀眼的光芒。本作品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为主题,通过象征篝火的形式纪念反抗战争的光辉历史。

      篝火不仅是温暖与光明的象征,更代表了革命力量的蓬勃发展。作品采用竹竿作为支撑结构,象征着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如同竹子般坚强而充满生命力。红色亚克力片以星形设计,每一片星形插片都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它们代表着“星星之火”,微小但充满力量。无数星形插片紧密结合、穿插成篝火,象征着抗日民族的团结一致,正是这种团结的力量,使得革命之火得以熊熊燃烧。在阳光的照射下,这些星形亚克力片熠熠生辉,仿佛篝火的火焰在风中跳动,正如微小的火星能够点燃广袤的原野,最终形成燎原之势,不仅代表了那段反抗战争里的激情与奋斗,也象征着人民对自由的坚定追求。

    我们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为创作的原点,以星型插片为基本型,每一个星型插片都是独一无二的,代表广大的人民群众,每一个单体插接到一起组合成大的篝火,大篝火又分散出新的火焰传薪,象征着人民团结组合而成的强大合力,热烈耀眼的同时又生生不息。




Q:除了装置设计以外,每一组都从从乡村实际需求出发,做了一些延展设计,具体有哪些呢?



圩库村延展设计

       除了渔亭的建造,这次活动我们还为圩库村设计了地图、导视系统、文创周边,并且为鹅湖镇圩库村农副产品设计了品牌logo标识,围绕乡村品牌进行了一系列视觉环境系统设计与策划。把我们的专业技能,与从无锡当地乡土文化中汲取的传统营养融合起来,推动无锡的乡村建设,塑造一个崭新的乡村形态乡村品牌。希望我们的装置能够最大程度地介入当地的乡村美学,有更强的延展性和识别性。


乡村品牌设计

导视系统设计


蒲市村延展设计

       在课程以外,小组为蒲市村因地制宜,进行了景观节点设施、文创周边产品设计等。不仅旨在村庄环境,还为村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希望为村民创造一个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希望通过创意和设计,将村庄的文化内涵转化为具有市场价值的产品。

文创产品设计




   04 课程延续 ▼   



Q:艺术装置落地乡村,对于同学和当地居民应该都是比较新奇的体验,当地村民,村干部,同学,以及网上评论等对于整个课程的反馈是怎样的呢?


圩库村小组


建造的过程是压力和疲倦的循环,但令人欣慰的是,在完工的傍晚,我们的装置就立即建立了与当地村民的联系。刚把场地清理干净准备拍摄时,我们发现有很多村民自发来到装置前,聚集在渔亭的灯光下观赏、交流、拍照打卡;村干部也对我们的装置赞不绝口,并且希望以后能大量复制,让它作为一个景观装置散布到圩库的其他地方。这让我们觉得之前的辛苦和努力都是值得的。


我们收到了很好的反馈,村干部称我们的作品帮助蒲市村提升了美丽品质,也挖掘了特色的红色文化,发展了乡村特色红色旅游,同时我们在视频,文章等流媒体推送中也收获了广大网民们的称赞,尤其是附近的居民在评论中表达将在中秋假期前往打卡,这让我们很开心。



Q:每一届材料营都会给同学们带来独一无二的体验,在访谈的最后,可以分享一下同学们的感受和收获吗?

在我们反复调整、拆解、重建的过程中,我们对竹竿、伞绳、鱼线、渔网这些当地原生材料的了解也逐渐加深,探索了竹构架不同的技艺和形式,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发散思维,更好的适应和理解当地的环境,让我们的装置真正融入水乡、融入鹅湖、融入圩库。这个修改过程其实是激昂快乐并痛苦的,要承受很大压力。也是一种从理论到实践的必经之路吧。



参与这次材料营创作活动让我们感受到了生长在独特乡土记忆与文化中的艺术的魅力。在乡村的特殊语境下,我们将自己融入到乡村的环境历史当中去思考与创作,体验了一次实地搭建的特殊感受。同时在设计与落地过程中,我们通过使用在地材料竹子,以及以拼接的方式构建装置。在这样的建造过程中,我们简化了建造过程,用的也都是最为朴实无华的建构材料,却深入感受了建造背后的文化与情绪,并试图表达出更多与更深的情感。这样特殊的创作过程给了我们新的设计思路,让我们的设计更加轻松与灵活,也让我们对乡村之美与红色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让我们彻底地回到了乡土当中。



受访人|李璐伊 闫垭辰 刘怡婷 李明溪 

陈清扬 孔敏奕 徐语晨 李超然 

龙渺 崔嘉怡 顾羽千 何羿辰 

赵佳茹 黎思琪 彭馨怡 巫朝凡

访谈人| 王昊琪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
发布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有关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