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向未来的发展中,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条件,狠抓机遇,应对挑战,不断提升服务能级和竞争力,为上海、中国乃至全球的经济金融发展注入积极力量。”2025年上海两会召开期间,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刘功润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专访时说。
上海政府工作报告(简称“报告”)出炉引发各界热议,代表委员、专家学者积极建言献策。如何解读报告释放的金融信号?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下一步怎么走?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带来哪些机遇?面对这些热点问题,刘功润逐一解答。
2024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在促进机构与市场发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成就显著。他认为,新的一年,上海提升国际金融中心服务能级,具有政策、产业、技术等多方面的优势。优化“五篇大文章”产品服务供给,也为金融机构带来诸如新产品开发、新业务探索等多方面机遇。
另外,他还谈到,全球金融中心的较量会越来越倚重于金融科技实力的竞争,上海高质量推进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建设势在必行。优质、高效的跨境金融服务是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标志之一,可进一步助力上海提升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竞争力和话语权。
金融市场活跃度持续提升
报告指出,去年,配合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发布“科创板八条”,实施“浦江之光”行动升级版,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成立,股交中心专精特新专板开板运营。吸引各类金融机构在沪展业兴业,持牌金融机构增加到1782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海区域中心落地。绿色金融服务平台上线运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到1.3万亿元、增长15%。
“2024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在促进金融机构与市场发展,以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取得了不错成绩。”刘功润在受访时表示:
一方面,金融机构的高度集聚提升了金融市场活跃度。持牌金融机构增加到1782家,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成立,股交中心专精特新专板开板运营,进一步完善了金融市场体系,提升了金融市场的服务功能和对特定领域企业的支持力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海区域中心落地,这不仅提升了上海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也为上海与国际金融组织的合作以及吸引更多国际金融资源创造了有利条件。
另一方面,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有实质性突破。配合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发布“科创板八条”,实施“浦江之光”行动升级版,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了更有力的金融支持和更便捷的融资渠道,促进了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绿色金融服务平台上线运行,为绿色产业和项目的发展提供了专门的金融服务平台,有助于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领域倾斜,推动经济的绿色转型。去年上海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到1.3万亿元、同比增长15%,体现了上海在普惠金融领域的积极进展,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金融资源集配平台广阔
报告在规划新的一年工作时指出,要加快推进“五个中心”建设,提升国际金融中心服务能级。在刘功润看来,面对这一目标,上海有底气、有信心逐步达成,主要源于其所具备的多方面实力与优势:
完备的金融市场。上海拥有股票、债券、期货、黄金等完备的金融市场体系,且市场规模位居世界前列,能够满足不同类型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的多样化需求,为金融资源的集聚和配置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如上海期货交易所的“上海油”“上海铜”“上海金”等期货期权品种,其形成的“上海价格”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反映了上海金融市场在大宗商品定价方面的重要地位。
集聚的金融机构。各类持牌金融机构数量众多,2024年已增加到1782家。众多金融机构的集聚带来了丰富的金融人才、先进的金融技术和管理经验,形成了良好的金融生态和竞争环境,有利于金融创新和资源共享,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领先的金融科技。上海在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发展指数中排名全国第一、全球第三,金融科技产业联盟的成立以及张江金融数据港的建设,都表明上海在金融科技领域具有较强的实力和发展潜力。金融科技的发展能够为金融服务提供更高效、便捷、创新的手段,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
有力的政策支持。上海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承载地,在金融改革创新、开放发展等方面一直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例如,在科创金融领域,市国资委推动设立总规模1000亿元先导产业投资母基金;在绿色金融方面,陆续出台《上海市浦东新区绿色金融发展若干规定》等文件,为金融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保障。
丰富的人才资源。上海拥有银行、证券、保险、基金、融资租赁等各类金融机构,涵盖了金融行业的各个领域,形成了一流的金融人才生态。以陆家嘴金融城为例,截至2024年7月,拥有超过30万金融从业者。这些专业人才不仅具备扎实的金融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还熟悉国际金融规则和惯例,能够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积极探索金融创新业务
报告提出,要丰富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产品服务供给。刘功润指出,2025年,上海优化“五篇大文章”产品服务供给,金融机构可以从多方面抓住机遇:
科技金融方面,金融机构可以充分利用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地域优势,加强与科技企业的深度合作,为科技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如设立科技支行、科技特色支行,建立针对科技金融业务的专属评价标准,探索实施机制和模式创新,根据科技型企业的业务特性和发展周期,完善评价模型与审查机制,解决科技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
绿色金融方面,上海绿色债券发行规模位居全国前列,且拥有良好的绿色金融发展基础和政策环境。金融机构可以积极参与绿色债券的发行和投资,为绿色项目提供融资支持。特别是,随着《上海市转型金融目录(试行)》的落地实施,金融机构可以在转型金融领域加大创新力度,开发适合转型企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助力经济的绿色低碳转型。
普惠金融方面,上海建立了政府增信担保机制和普惠金融顾问制度,为普惠金融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金融机构可以积极加入普惠金融顾问团队,利用政府提供的担保、奖补、风险补偿等机制措施,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和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扩大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深度。
养老金融方面,上海正逐步形成“9073”养老模式,养老金融需求不断增长。金融机构可以针对老年人的需求特点,开发个性化的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如养老理财产品、养老贷款、养老信托等。同时,金融机构还可以加强与养老产业的合作,通过金融支持推动养老产业的发展,实现金融与养老的有机结合。
数字金融方面,上海在数字金融领域具有领先的发展优势,成立了大数据局和数据集团,出台了《立足数字经济新赛道推动数据要素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等文件,加强了对数字金融的政策支持和引导。金融机构可以抓住这一机遇,加大在数字金融领域的投入和创新,积极探索数据资产质押融资、数字货币应用等新业务,提升金融服务的数字化水平和效率。
推动金融科技产业集聚
2025年,上海将高质量推进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建设,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行动。“全球金融中心的较量会越来越倚重于金融科技实力的竞争,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建设将成为关键议题。”刘功润说。
对于推进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建设,他进一步分析,可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加强金融科技研发应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支持金融科技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进一步加大力度推动大模型、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着力构建安全可控、开放兼容、性能优良的金融核心系统和重要基础设施,夯实金融科技发展基础,努力在金融支持新质生产力上走在全国的前列。
其次,推进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在国家金融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坚守金融科技定位和金融业务持牌经营原则,有序推动重大试点取得突破,探索在上海建设更加灵活的金融科技“监管沙箱”机制,培育包容生态支持市场主体探索新兴技术的创新应用。丰富各类金融科技应用场景,打造金融科技应用示范城市。
再次,推动金融科技产业集聚。进一步深化制度供给,支持金融科技集聚区、科技产业园区与孵化器、加速器等功能性载体建设,搭建行业交流合作共享的平台,推动初创期金融科技企业落地发展和成果转化,充分发挥上海金融要素资源集聚、业务场景丰富和科技创新蓬勃发展等优势,着力培育和集聚高能级的金融科技领军企业。
此外,优化金融科技环境营造。通过良好的营商环境,丰富的金融资源和应用场景,进一步吸引头部金融科技公司在上海集聚,支持举办一系列高能级活动,持续提升上海金融科技中心的影响力,进一步加大人才培育和引进的力度,发挥好行业组织的平台桥梁作用,深化人才涵养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培育认证体系,为金融科技人才在上海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切实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报告指出,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优化人民币离岸交易、跨境贸易结算和海外融资服务。刘功润认为,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背后释放的信号:
一是切实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优化人民币离岸交易、跨境贸易结算和海外融资服务,这将极大地促进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使用和流通,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通过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跨境人民币结算和融资服务,降低企业的汇率风险和交易成本,吸引更多企业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和投资,增加人民币在国际支付、结算和储备中的份额。
二是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有助于打破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金融壁垒,减少企业在跨境业务中的时间和成本消耗,提高贸易和投资的效率和便利性,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这将吸引更多的外资企业来上海投资和开展业务,同时也支持上海的企业“走出去”,参与全球经济竞争和合作,提升上海在全球贸易和投资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三是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优质、高效的跨境金融服务是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标志之一。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水平,能够吸引更多的国际金融机构和资金流入上海,进一步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提升上海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竞争力和话语权,巩固和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记者:王媛媛
文字编辑:陈偲
版面编辑:毕丹丹
—— / 好文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