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孟鋆、杨仕君学位论文荣获2023-2024学年甘肃省优秀学位论文

文摘   2024-12-03 09:12   甘肃  

兰州大学


近日,甘肃省学位委员会、甘肃省教育厅公布了2023-2024学年甘肃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共评选出45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86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其中,学校21篇博士学位论文、28篇硕士学位论文入选

优秀学位论文是衡量学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成效的具体体现。自甘肃省开展优秀学位论文评选以来,我校累计162篇博士学位论文、244篇硕士学位论文入选。学校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发挥优秀学位论文的示范标杆作用,强化研究生科研创新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不断提高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


2023—2024学年

我校入选甘肃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




2023-2024学年

我校入选甘肃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名单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

优秀学位论文展示


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敦煌归义军时期邈真像研究》

孟鋆

指导老师:郑炳林教授


摘要:

敦煌归义军时期的邈真像是指根据真实人物形象绘制和塑造的写真类肖像画作品,常以供养人画像搭配榜题或发愿文的形式出现。邈真像不仅可以为悼念故人而绘,还可绘制在世之人,其在敦煌的盛行是以莫高窟供养人画像的巨幅化以及邈真赞文书的流行为基础的。敦煌邈真像主要集中于晚唐五代宋初的归义军时期,画像具有绘制精美、人物身份特殊、题记或题名明确这三个特征。

敦煌邈真像主要分布于藏经洞绘画品、敦煌石窟绘像与塑像,及敦煌邈真赞文书记载中。藏经洞绘画品中的邈真像以7件明确在人物榜题、发愿文中记录“邈真”二字的绢画作品为主,还包括其他表明人物画像为写真像的绢纸作品,以及斯坦因、伯希和收集品中符合邈真特征的画作。敦煌石窟中的邈真像集中于莫高窟,包括影窟中的高僧像、甬道两壁节度使及眷属像、主室东壁门上的亡祖像,其中部分图像散见于榆林窟。敦煌邈真赞文书是表达人物生平样貌的特有文体,赞文中对于绘制赞主的描述即是体现人物邈真像的存在。

敦煌邈真像作为反映中古敦煌地区现实人物相貌的图像资料,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它们属于传统的人物写真像,其源同出,按绘制对象而言,其流则异。如节度使功臣像源于汉、唐时期麒麟阁、凌烟阁的延续,家族纪实画像与僧人绘像写赞则是受中原地区祖灵画像、灵魂信仰的影响。根据邈真像在石窟中的位置与图像内容,反映了画像分别具为纪功庆贺的政治功能、为瞻仰纪念的祭祀功能,及为发心祈愿的供养功能。

敦煌归义军时期的邈真像在绘画品与石窟中有着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藏经洞出土绢纸绘画品以尊像和供养人画像相结合的形式最为常见,这一“上图佛会,下邈真仪”的邈真画构图形式,可以看出晚唐五代宋初的敦煌地区百姓喜爱绘制弥勒、地藏、观音、药师等佛画,尤其以观音题材为主。这一阶段石窟中的邈真像在空间布局上有其时代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供养人画像排列特点的改变以及高僧邈真像的图像配置两方面。此外,敦煌前代壁画图像反映了归义军时期邈真画的形式演变有迹可循,其中世俗人物画像在发展的过程中相互融合,促进绘画技法的进步,体现了中古敦煌历朝历代的绘画风格特征。

敦煌长期以来与中原地区交流频繁,归义军时期的邈真像是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大量产生并流行的。敦煌邈真人物图像、榜题、发愿文及邈真赞文等内容,蕴含了祖先崇拜观念、社会审美观念及其反映的僧俗文化和佛教世俗化等社会文化现象。邈真像的发展变化,可以反映出归义军时期敦煌社会供养观念的转变,以及时人对于佛教石窟中绘制供养画像的心理变化,其有助于进一步认识邈真像与供养像的关联。敦煌归义军时期的邈真像对晚唐五代宋初之后少数民族政权营建洞窟持续产生影响,其人物画像写真写实的绘制方式与绘画风格,在西夏、元、明、清的独幅绘画中得以延续,并始终保留着邈真像的艺术特征。


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四庫全書總目·類書類》集校與研究

杨仕君

指导老师:刘全波教授


摘要:

今日所見《四庫全書總目》類書類作爲四庫館臣歷經二十餘年反復修改而成的最終文本,是官學約束下四庫館臣類書思想的直接反映。這種具有學術缺失的類書思想並非始於《四庫全書總目》編纂之初,而是在《四庫全書總目》不斷修改中逐漸形成的。通過文獻的比較研究,全面集校《四庫全書總目》類書類,系統梳理《四庫提要》及《四庫全書總目》類書類的形成過程,並加以個案研究,可以對《四庫全書總目》類書類獲得愈發深刻的認識。
《四庫提要》對比研究一直是“四庫全書總目學”的研究重點之一,但是相較於《四庫提要》的内容,學界對《四庫提要》的體例關注較少。從《四庫提要》分纂稿的體例來看,《四庫提要》分纂稿並非僅初辦提要、修改提要、覆校提要三種,其實際可分爲初辦提要稿、初辦提要修改稿、謄抄提要稿、謄抄提要修改稿、覆校提要稿五種。這五種《四庫提要》分纂稿的體例、格式又各有不同,且由謄抄提要稿、謄抄提要修改稿分别影響了此後書前提要、總目提要的纂寫體例。由《四庫提要》分纂稿到殿本《四庫全書總目》,《四庫全書總目》類書類從無到有,在類目設置、著録内容方面,《初次進呈存目》《四庫全書薈要總目》以及各稿抄本、刊本《四庫全書總目》與殿本《四庫全書總目》多有不同。這些差異反映了《四庫全書總目》類書類複雜的形成過程,以及四庫館臣在官學約束下對類書價值與類書性質認識的矛盾。此外通過分析《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四庫全書薈要總目》、殿本《四庫全書總目》的類目設置情况,亦可推知《四庫全書總目》基本上是《文獻通考·經籍考》爲藍本,並參考《明史·藝文志》《直齋書録解題》《通志堂經解》等書目進行類目設置。《歲華紀麗》四卷,舊題唐韓鄂撰。在明代趙用賢、趙琦美父子所撰《趙定宇書目》《脈望館書目》之前,歷代書目皆將《歲華紀麗》著録於史部時令類或子部農家類,而《趙定宇書目》《脈望館書目》因不設時令類、農家類,故將其暫附類書類,這導致《四庫全書總目》《孫氏祠堂書目》等以訛傳訛將其著録於子部類書類。然將其與類書進行比對,並結合學界對類書性質的認識,《歲華紀麗》實際應當歸置時令類而非類書類。從《歲華紀麗》的退置情况來看,《四庫全書總目》類書類著録書籍受官學思想影響,存在學術缺失,其對類書的認識並不完全準確。
以武英殿本《四庫全書總目》爲底本對《四庫全書總目》類書類進行集校,既全面地呈現了底本類書類與各稿抄本、刊本《四庫全書總目》以及《四庫提要》分纂稿、閣本提要的差異,又對底本類書類中存在的部分訛誤進行了糾正。《四庫全書總目》作爲中國古代最爲重要的學術文化史著作,其類書觀對後世書目編纂及敦煌類書、傳世類書研究影響深遠。但是《四庫全書總目》作爲《四庫全書》纂修工程的副産品,其在編撰過程中不僅歷經多次修改,而且其學術思想因官學約束具有明顯的學術缺失。爲此,對《總目》類書類進行研究、全面集校,不僅有利《總目》類書類研究的進一步深入,也可以反哺敦煌類書及傳世類書的研究。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
发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的活动预告、学术交流、新闻资讯以及基地刊物《敦煌学辑刊》动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