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摩策略点出救市良方

文摘   财经   2024-06-19 14:25   福建  


最近两则补税新闻引起高度关注。

一则是维维食品原来的子公司被要求补税,时间追溯至 1994 年。

另一则是博汇股份宣布停产,公司解释跟主营产品计征税率提高有关。


这也引起恐慌,一时间诸多行业都传出要补税的传言。

昨天税务总局赶紧出来解释,税务部门没有组织开展全国性、行业性、集中性的税务检查,更没有倒查20年、30年的安排。


也就是说,这是地方组织的行为了。

据说博汇是审计查出来的,地方税务部门并没有要倒查。

事件的背景其实就是土地财政崩盘,经济下滑企业纳税与个人所得税也都开始下降,但是公务员工资支出又是刚性的,于是地方只能想方设法到处找钱。


摩根史丹利的宏观策略谈到:

我用人话总结一下,就是zf内部普遍认为需要通过中央资产负债表兜底,来刺激消费,重燃信心,实现再通胀。

但是目前紧迫感还不够。

专家则普遍认为需要加大财政杠杆,刺激需求。但年初至今,“广义赤字不仅没有上升,反而有所下降”。也就是虽然嘴上是有说要刺激,但行动上没有,甚至杠杆还下降了。


这就有点像我们都在等货币刺激大放水救经济,最后等来了5月M2跌到7%几十年来最低,M1跌到-4.2%直接收缩。

然后出面解释说这是在“挤水分”,“防止资金空转”。



好,不多说了,保号要紧。



今天央妈讲话,卖方解读:

1、以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为主要政策利率,适度收窄利率走廊的宽度。(降低短端利率波动、提高稳定性,减少MLF利率的政策意义)

2、不再以货币供应量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可能引入利率作为中介目标。(调整M1统计口径)

3、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国债买卖作为短期货币供应量的管理工具,MLF为中长期货币供应量的管理工具,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会更加谨慎)

总结一下就是,淡化数量型目标,强化利率型目标,淡化信贷传导渠道,逐渐增强资产价格传导以及利率传导渠道。




今天陆家嘴论坛上表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人民银行正在与财政部加强沟通,共同研究推动落实。这个过程整体是渐进式的,国债发行节奏、期限结构、托管制度等也需同步研究优化。应当看到,把国债买卖纳入货币政策工具箱不代表要搞量化宽松,而是将其定位于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和流动性管理工具,既有买也有卖,与其他工具综合搭配,共同营造适宜的流动性环境。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也给中央银行带来新的挑战。美国硅谷银行的风险事件启示我们,中央银行需要从宏观审慎角度观察、评估金融市场的状况,及时校正和阻断金融市场风险的累积,当前特别是要关注一些非银主体大量持有中长期债券的期限错配和利率风险,保持正常向上倾斜的收益率曲线,保持市场对投资的正向激励作用。



我也是看麻了,是否增加国债买卖,妈自己决定就行了,还要与czb共同研究?还要强调过程整体是渐进式的。

这态度就是要再等一等,现在不放水。


托管制度等也需同步研究优化,这托管的意思就是我买了国债,还想着卖啊!意思就是即使暂时扩表,以后还要缩表。

那未来即使扩表宽松了,大家还是要担心他随时变脸缩表砸出来。


哎,我的妈呀,怎么发力就这么难?



到目前为止,陆家嘴论坛并没有实质性的金融改革。

“科创板八条”,意思是将发行更多的科创IPO.

积极拥抱新质生产力,意味着消费排在后面。

强化对高频量化交易,意味量化可以进行。

为投资者获得赔偿救济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没有立法。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是监管执法一以贯之的重点,老生常谈。

进一步引导上市公司树立积极主动回报投资者的意识,老生常谈。


幸好今年股市倒是不难,对经济越负信心,高股息就涨越好,这逻辑倒是很简单。

大家恐惧风险,资金就会流入确定性。

好比现在积极还贷款就是最好的理财。

更别提我们纳指小伙伴了,今年继续躺赢。


看看今天56个行业板块,只涨了9个。

都是这些石油,有色,电信,银行,建筑,保险,钢铁,基本上都是低估值。

连白酒都有人捞了。


2024年过去半年了,还是没什么改变。
幸好股市比去年稳健了许多,其实我们选的几个投资方向,都挺好的。
心态也比去年好很多。
外面的,就等美联储降息,继续暴击。
里面的,只要不降息不刺激经济,那资金就会继续恐慌避险。
内外这两个逻辑,目前都没什么变化,继续躺赚就行了。


最近618优惠,年费7折。盘中大家也可以来我约投顾的直播间,点文末“原文链接”,或者扫以下二维码,注册,可以到我的约投顾直播间,可以看免费盘中提示。




择时投研
前私募基金投资总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