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堡︱深读:2024年秋冬季书目

学术   2024-10-12 00:00   陕西  

马堡传播


“马堡传播·深读”是由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媒介研究中心与福建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科联合主办的读书研讨活动。活动以技术哲学、媒介理论与文化社会研究等领域的经典文献为研读对象,以“知察媒介,解道文明”为目标,努力构建在数字媒介条件下研究当代传播问题的知识基础与学术视野。


马堡︱深读:2024年秋冬季书目



01


《新媒体的语言》


作者简介:

列夫·马诺维奇(Lev Manovich),美国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院教授、文化分析实验室主任。新媒体理论家,研究涵盖文化分析、人工智能与文化、数字人文、计算社会科学、视觉文化、媒体理论等领域。著有《新媒体的语言》(The Language of New Media)、《人工智能美学》(AI Aesthetics)、《软件掌管一切》(Software Takes Command)等。

内容简介:

《新媒体的语言》是列夫·马诺维奇最重要的著作之一,被誉为就新媒体展开的“意义深远的理论探索”、“麦克卢汉以来最具启发性、覆盖面最广的媒介史研究”,截至目前已被译为意大利文、韩文、波兰文、西班牙文和中文等15国语言。本书通过数字影像、人机交互界面、超媒体、计算机游戏、远程在场及虚拟世界等关键词,聚焦新媒体独有的运作逻辑与构造法则,将计算机文化的词汇融入媒介研究的文化语境,为数字与智能时代的传播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


02

数据时代:可编程未来的哲学指南



作者简介:

科西莫•亚卡托(Cosimo Accoto),西班牙IE商学院教授、麻省理工学院访问科学家,横跨学界和业界,主攻数据战略、平台思维、人工智能、区块链商务、数据智能、数字转换、平台设计等。著有《数据时代》《人工智能:从档案到神谕》等,完成了“世界”中的三部曲中的两部:《数据世界》和《机器世界》。

内容简介:

《数据时代:可编程未来的哲学指南》,研究数据及代码、传感器、算法、平台、区块链、堆栈等当代技术。但本书却不是纯技术研究,其亮点是技术哲学、思辨析理。作者围绕时下广受关注的平台、软件、算法等问题展开论述,提出了“流体架构”“媒介自主性”“数据主体”等新概念,并针对时间、空间和主体三个关键维度进行综合阐述,表达了走向后经验的哲学转型,勾勒了后数据时代的社会肌理。


03

齐泽克论媒介



作者简介:

保罗·A. 泰勒 (Paul A. Taylor),利兹大学传播学研究所副教授。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传播理论方面,特别是对齐泽克媒介理论的深入解读和分析。他的研究融合了精神分析、主体性、意识形态和大众文化等多个学科,展现了跨学科的研究视野。

内容简介:

《齐泽克论媒介》通过阐释媒体文化中的“大他者”、“意识形态的客体化”“媒体暴力”和“行动”等关键概念,成功地完成了齐泽克批判理论与媒介研究的嫁接,“极好地展现了贯穿齐泽克著作中的媒介之流”、“带来了犀利的视差之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媒介与社会的关系。


04


留声机 电影 打字机》


作者简介:

弗里德里希·基特勒(Friedrich A. Kittler),曾任柏林洪堡大学美学与文化研究学院杰出教授、耶鲁大学特聘学者、哥伦比亚大学的特聘访问教授。因其独到的见解和深邃的思考,基特勒被誉为“数字时代的德里达”。著有《话语网络1800/1900》(Discourse Networks 1800/1900)、《留声机 电影 打字机》(Grammonphon Film Typewriter)等。


内容简介:

《留声机 电影 打字机》是基特勒的学术代表作。作者以哲学的视角,深入剖析了19世纪末新媒体的兴起对文化特征产生的深远影响,构建了一个关于“书写与体验关系”、“技术与人类关系”的哲学思考框架。通过细致入微的分析,本书揭示了媒介如何悄然决定我们的现状,并对现代数字文化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性解读,为新媒体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


05


表象的礼赞



作者简介:

威廉·弗鲁塞尔(Vilém Flusser),1920年出生于捷克,巴西籍哲学家、媒介理论家。早期主要关注神学、语言哲学及语言与人类思维的关系,后期主要研究传播理论、媒介哲学,以现象学的洞见为传播与媒介研究提供了富于启发性的前瞻性思想资源。代表性作品有《摄影哲学的思考》《技术图像的宇宙》《书写还有未来吗?》等。


内容简介:

据威廉·弗卢塞尔生前的手稿整理而成,收录其三十三篇文章,具体分为“表象的礼赞”“符号化的世界”“基于新媒介的图像的后历史”“新的想象力”四个部分,对应着他赞扬生活世界、肯定虚拟性、鼓励超越历史和推动意识维度转向四个层面的数字媒介思想。


06


比特之物


作者简介:

保罗·杜里斯(Paul Dourish),出生于苏格兰,是一位计算机科学家,以其在计算机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领域的工作和研究而闻名。目前担任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的Steckler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特聘教授,并负责指导Steckler负责任、道德和可访问技术中心(Steckler Center for Responsible, Ethical, and Accessible Technology )。他的研究兴趣广泛,涵盖了信息物质性、技术现象学、技术中介的社会性、普适计算以及设计研究等领域,至今他已经出版了3本书和100多篇科学文章,并拥有19项美国专利。研究涉及数据和数字实践的社会和文化层面,借鉴了人机互动、科技研究、媒体研究和传播等学科。著有《行动在哪里:具身交互的基础》(Where the Action Is: The Foundations of Embodied Interaction)、《个人、便携、行人:日本人生活中的移动电话》(Persona, Portable, Pedestrian: Mobile Phones in Japanese Life)等。


内容简介:

这本书主要探讨了信息的物质性如何深刻影响我们对信息和信息系统的理解和体验。保罗·杜里斯通过深入分析信息在数字世界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和运作方式,揭示了信息不仅仅是抽象的数据或符号,还是与物理世界紧密相连、具有物质属性的实体。他通过多个案例研究,展示技术背后的物质性如何塑造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该书为信息物质性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框架,挑战了传统上将信息视为纯粹抽象或非物质存在的观点,为理解数字时代的社会和技术变革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工具。


07


人与机器人:伦理、行动与拟人论


作者简介:

斯文•尼霍姆(Sven Nyholm),慕尼黑大学人工智能伦理学教授,慕尼黑机器学习中心人工智能伦理学的主要研究者,《科学与工程伦理》杂志的联合编辑,发表学术论文近40篇。他的研究和教学涵盖了应用伦理学、实践哲学和技术哲学。


内容简介:

本书直面人与机器人交互过程中新出现的伦理问题。它涉及到该领域的主要热点问题,并且汇集了大量相关研究资料,呈现了机器人伦理的大致面貌。从军用机器人到自动驾驶汽车,再到护理机器人,甚至是配备人工智能的性爱机器人:我们应该如何解释这些机器人表面上的能动性?本书认为,我们需要探索人类如何以负责任的方式与机器人进行最佳的协调与合作。本书研究了人类与机器人在伦理上的重要差异,以期实现负责任的人与机器人互动伦理、立法者与使用者的实践文化系统。


08


新万物理论



作者简介:

格拉汉姆·哈曼(Graham Harman),现任洛杉矶南加州建筑学院哲学特聘教授,以物导向本体论(OOO)为核心研究领域,是当代哲学中思辨实在论思潮的核心人物。著有《工具实体:海德格尔与客体形而上学》(Tool-Being: Heidegger and the Metaphysics of Objects)、《游击形而上学:现象学与物的工艺》(Guerrilla Metaphysics: Phenomenology and the Carpentry of Things)、《四重的客体》(Quadruple Object)等。


内容简介:

本书从“物导向本体论”的视角深入探讨了世界的构成,强调了物的不可穷尽性及其与人的复杂关系,对现代学术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艺术评论》列为国际艺术界最具影响力的思潮之一。书中拒绝了传统哲学对人类独异性的过分强调,主张一切物体均独立存在且关系复杂,揭示了物体间间接、非字面的互动模式。在物与媒介的视角下,本书在物导向本体论与行动者网络理论之间作出了对比,帮助媒介研究者重新审视媒介与社会其它元素间更为深层、间接的关系,为媒介物质性研究开辟了新的进路。


09


论技术物的存在模式



作者简介:

吉尔贝·西蒙东(Gilbert Simondon)法国哲学家,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他的作品对吉尔·德勒兹、贝尔纳·斯蒂格勒等法国当代哲学家有深刻的影响。著有《技术对象的存在形式》(Du mode d'existence des objets techniques)《个体及其肉体-生物的起源》(L'Individu et sa genèse physico-biologique)等。


内容简介:

    《论技术物的存在模式》深刻探讨了技术物在文化中的地位及其异化的真正原因,西蒙东认为,技术物并非仅由其功利性质定义,而是由其运作功能来定义的,因此应在存有论上赋予其与审美物或生物相近的地位。它不仅是一部技术哲学经典,更是理解当代技术社会、反思技术与人类关系的重要参考,也是对当代技术与文化关系的重新审视。它引导我们重新赋予技术在文化中应有的地位,并深入探索技术异化背后的真正原因,为我们提供了重新赋予技术在文化中应有地位的新视角。


10


控制论:或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学



作者简介:

诺伯特·维纳(Norbert Wiener)是一位多才多艺的美国数学家和哲学家,他的工作跨越了数学、工程学、生物学和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著有《人有人的用处:控制论与社会》(The Human Use of Human Beings: Cybernetics and Society)、《昔日神童》(Ex-Prodigy: My Childhood and Youth)、《我是一个数学家》(I Am a Mathematician)等。


内容简介:

      《控制论》这本书由诺伯特·维纳于1948年撰写,是该领域的开山之作。在这本书中,维纳首次系统地阐述了控制论的基本概念,包括反馈、信息传递和系统稳定性。他提出了一个跨学科的视角,将生物学、工程学、数学和物理学等领域的理论和技术融合在一起,以探索系统的共同控制规律。


11

递归与偶然



作者简介:

许煜(Yuk Hui)是当代技术哲学家,师从法国哲学家伯纳德·斯蒂格勒,先后任教于德国吕纳堡大学、包豪斯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现任教于香港城市大学,教授技术哲学与美学。其研究主要围绕技术、哲学和社会的交叉之处,著有《论数码物的存在》(On the Existence of Digital Objects)、《论中国的技术问题》(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in China)、《递归与偶然》(Recursivity and Contingency)、《艺术与宇宙技术》(Art and Cosmotechnics )等。


内容简介:

     《递归与偶然》是许煜技术哲学研究系列的第三本著作,主要围绕递归性与偶然性这两个基本概念,从康德的有机思想开始,贯通自然哲学、有机主义、控制论、系统论等理论,探讨自然与技术、机器与生物、系统与自由等之间的多重关系。作者认为,人类有必要以一种多元主义和宇宙技术的视角重新思考人与机器、有机主体与无机组织的共存策略。


排版:王敏

审核:王金礼(师)



刀刀90后
我遇到你,有缘,有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