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是历史的记录】
1947年6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12万多人突破黄河天险,发起鲁西南战役,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9月11日18时,刘邓大军第三纵队第八旅第二十四团由舒城出发,12日18时,部队经过长途奔袭,晚上22时兵临庐江县城,战斗打响。
根据《中国共产党庐江历史》第一卷记载,13日,庐江县城解放,按照上级指示,建立政权,成立庐江民主县政府,开展工作。
这是庐江的第一次解放。9月下旬,由于二十四团奉命移团桐城,庐江县民主政府随之撤销,随后县城为国民党青年军202师所占。
1947年10月,第二十四团随主力参加战斗回师东进,奉命再次解放庐江。11日,队伍到达城下后发现国民党青年军和保安团已经弃城而逃,于是,庐江迎来了第二次解放。
不久后,因战斗需要,二十四团又撤离了庐江,开赴新的战场。在《解放庐江记》中,吴先洪同志对自己参与两次解放庐江县城的亲身经历进行了详细描述。
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胜利结束后,21日夜,国民党庐江县长和保安一团团长带领250余人逃至桐庐边界时,被人民解放军庐江独立团截击。
庐江县档案馆保存的馆藏档案《胡菲同志回忆口述庐江地区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斗争》中这样记叙道:“我们从西门岗上一进城,全城人民就爆竹迎接。以庐江县民主政府和司令部名义出了安民布告,宣布敌情、军纪、政府政策。”
从此,这座多灾多难的古城,获得了新生。
庐江县城解放以后,随即进行人民政权的建立和各项事业的建设。1949年7月,巢湖地委决定将湖西、庐江2个县委合并,成立庐江县党、政、军组织,组建新的庐江独立团,机关驻庐江县城。
迎来新生的庐江,在党的带领下全力投入渡江战役支前工作,包括修路、筹粮、组织固定担架队、架设大小桥梁以及筹集民船,从人力到物力全力支援渡江准备工作。
正如《关于积极支援解放大军渡长江的调查材料》上所记载:“……都亲身争先恐后的积极参加支援工作,有粮献粮,有物献物,有钱献钱,有力出力,做军鞋、做慰问袋献鸡鱼肉,鸣锣响鼓送上前方……”庐江人民为渡江战役的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