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游戏狂欢?小心这些“坑娃”陷阱!

文摘   2025-01-08 10:02   四川  
寒假、春节假期将至
漫长的假期不仅是孩子们的“休息日”
也成了不少孩子们的游戏“黄金期”
趁着假期,痛快“打怪升级”
然而不法分子也趁着假期
凑起网络游戏的“热闹”
将目光盯上了这群
“沉迷网络游戏的孩子们”




 下面来看几种常见的
网络游戏诈骗“骗局”!





骗局01.

虚假网络游戏交易 

高中生小王假期玩游戏时,见有人欲售游戏账号,便添加对方QQ询问购买事宜。对方发来一个支付宝收款码,小王扫码转账400元。接着,对方又以“未成年人需额外付费”“押金、担保金”等理由,多次要求小王转账,声称等交易流程结束后会全部退还。小王进行了一系列操作后,对方发来一张显示转账1588元给小王的截图,称24小时后退款到账。但24小时过去,小王未收到钱,且游戏账号也被修改密码。至此,小王发现自己被骗。



套路解析


这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网络游戏骗局。诈骗分子首先会在游戏社区或网络平台发布“买卖游戏账号、道具、皮肤、装备”或是“低价销售游戏币”等虚假广告信息,诱导受害学生在虚假的游戏交易平台进行交易,再以“注册费”“押金”为名义诱骗受害人转款。在受害人转账后,诈骗分子会编造“系统监测到非本人账户”“触发风控账户锁定”“未成年人需交押金”等一套说辞,利用未成年人大多瞒着父母私下登录游戏、害怕受到责备等心理,不断要求受害学生继续转账支付,最后将受害学生拉黑。




骗局02.


解锁”防沉迷系统

寒假期间,9岁的小周因“未成年防沉迷系统”限制,只能在特定时间玩一小时手机游戏,感到不尽兴。某日,他在游戏微博超话遇到自称“能解除该系统”的人,便私信询问。对方要求加微信详谈,并提出支付30元即可解除限制。小周转账后,问题未解,骗子又谎称“需用家长手机认证”,诱导小周登录父母微信并多次转账共计2万余元。直至对方以“账号特殊”为由继续索要更多钱款时,小周才察觉被骗,告知家长。



套路解析:


诈骗分子利用小学生容易沉迷网络游戏,并且许多学生的游戏时间受到“防沉迷系统”的限制,加之未成年人本身“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薄弱”的特点,便伪装成“客服人员”或“专业人员”,在网络平台上发布“可以解除防沉迷系统”的虚假信息,引诱小学生上当,接着谎称解锁防沉迷系统“需要使用父母的银行卡”或“需要使用家长手机认证激活”,要求受害人提供账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导致家长身份账号信息泄露,从而骗取资金。




骗局03.

“免费领取”装备、皮肤

近日,11岁小学生张某在父母手机上玩游戏时,看到“免费赠送游戏皮肤”消息并信以为真,加了“客服”QQ咨询。在领取的过程中,对方谎称因张某未成年导致公司财务冻结,需配合解冻,否则起诉其父母。张某害怕,遂按骗子要求通过QQ视频展示付款码并输入支付密码,结果被骗走约1万元。




套路解析:


同学们在使用手机打游戏、浏览网页的过程中,因年纪小、辨别能力弱,容易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诈骗分子通常会在各类短视频社交平台中,散布类似“加群免费领游戏道具”的消息,待未成年人加入群聊后,不法分子会称使用社交软件扫描特定二维码即可领取。

受害人扫描后会提示“领取失败,账号被冻结”,不法分子就会告知受害人,“需通过扫描付款码进行解冻”“解冻成功后钱款会自动退回”,并且运用各种话术恐吓、诱骗受害人反复进行付款,骗取大额钱款后便立刻失去联系。









警方提示

1.寒假假期,家长尽量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培养孩子正确的游戏观,教育孩子适度娱乐,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也可以寓教于乐,用充实的生活代替玩手机,给孩子讲些防骗识骗小故事,加强对孩子的防骗识骗教育。


2.家长要看管好个人手机和支付账户,设置好开机与付款密码,防止孩子使用自己的手机进行付款转账。


3.家长要提醒孩子不要轻易添加陌生人为好友,与陌生网友涉及金钱往来时,要提高警惕,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缴纳“注册押金”“解冻费手续费”等都是诈骗分子的套路,目的在于诱骗受害者们向虚假平台账户充值,实则无法提现。


4.如不慎被骗,请同学们及时告知家长并拨打110报警!



来源:河南省反诈骗中心

用专业的角度,揭露骗局的真相:巴蜀反诈

如果不想错过巴蜀反诈的每日推送,
就点个【赞在看】

巴蜀反诈
用专业的技术手段,揭露各种骗局的真相,帮助大家不再被骗!欢迎咨询!欢迎提供各种骗局内幕!反传防骗,我们一路同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