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Part.1
薄薄的羽绒服,为什么这么保暖?
人体内新陈代谢会不断产生热量,人体需要将多余的热量散发到周围环境中,才能保持体内的稳态。
热量的传递有三种方式:热辐射、热传导和热对流。热传导就是热量由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在气体、固体和液体中,气体的导热性能最低,因此相对而言,空气可以隔热,能够阻止热量的流失。
图片来源:Google
冬天环境温度较低,由于空气会对流,紧贴身体的那层空气接受了身体的热量,密度变轻上升,空出的位置会被旁边的冷空气及时补充,所以我们会感到寒冷难耐。
这就需要穿衣物来保暖。保暖材料的种类很多,按来源可分为天然保暖材料的动物纤维和植物纤维,合成保暖材料如涤纶、腈纶、丙纶等合成纤维和混合型保暖材料。如果一种纤维能固定大量静止的空气,减少空气冷热对流,那么它就能起到很好的保暖效果。
羽绒正是这样一种动物纤维。而且从保暖程度上看,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保暖材料超过羽绒的保暖性能。这是由于羽绒的特殊结构——球状纤维结构,每一根绒丝都是由许多鳞片叠加而成,每个鳞片又都是中空的,在这些微小的孔隙中,可以固定大量的静止空气。
决定羽绒服保暖性能有五个指标:填充物、绒子含量、充绒量、蓬松度和面料。
Part.2
挑选羽绒服的“五大指标”
指标一:填充物
图片来源:veer图库
羽绒又细分为:白鹅绒、灰鹅绒、白鸭绒和灰鸭绒。多数情况下,鹅绒相比鸭绒的羽绒绒朵更大、绒丝更长,保暖效果稍好,但并不完全绝对,对一般人来说,鸭绒的保暖性就已经足够了。同时鹅绒的异味要比鸭绒小很多,因为鸭子是杂食动物,羽绒的油脂含量高,而鹅是草食动物,气味就比较轻微。价格上,鹅绒产出比鸭绒少,因此鹅绒比鸭绒也会更贵。对于同一种羽绒的不同颜色,保温效果与舒适度其实是一样的,白色可广泛用于浅色的面料,不透色。
羽绒对比图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指标二:绒子含量
2022年 4 月 1 日我国正式实施 GB/T14272-2021《羽绒服装》标准(以下简称为“新国标”)。其中,新国标最大的亮点是把“含绒量”修改为“绒子含量”。“含绒量”和“绒子含量”,究竟有什么区别呢?绒子是朵绒、未成熟绒、类似绒和损伤绒的总称,呈蒲公英小伞状,比较蓬松,是一朵羽绒中最优质的部分。而在以往标准中,含绒量同时囊括了绒子和从绒子或毛片根部脱落下来的单根绒丝两种含量,而绒丝废料计入含绒量,容易给消费者造成错觉。
指标三:充绒量
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指标四:蓬松度
蓬松度简称FP,是衡量羽绒储存空气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它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每一盎司(30克)羽绒所占体积立方英寸的数值。比如说,一盎司的羽绒所占的空间为800立方英寸,则称该羽绒的蓬松度为800。
市面上羽绒服的蓬松度一般分为550,600,700,800和900,价格上当然也是越高越贵。在同样的前提下,一件羽绒服的蓬松度越高,羽绒所包含的隔热空气就越多,所以隔热性能就会越好,也就自然更加保暖了。挑选羽绒服时,如果吊牌中未标明蓬松度,可将羽绒制品放松铺平,让其自然恢复三分钟,再用手按压制品,随即将手松开,如果能很快回弹恢复原状,可说明羽绒服的蓬松度比较好。
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指标五:面料
我们都知道,羽绒服一旦沾水潮湿后,会缩成一团,蓬松度大幅度降低,保暖性能也随之大幅下降,这也是羽绒相比其他保暖材料的最大劣势,因此羽绒服面料的选择也尤为重要。布料防钻绒性差的或者缝纫针眼太大的羽绒服,会越穿越薄。
羽绒服面料更新换代很快,外层面料具备防皱、防风、防水等功能已成为主流趋势,如PTFE面料具有极强的防水、防雪、保湿、透气、导湿等性能;纯棉PU涂层具有柔滑、细腻、手感紧密、透气性好、易吸汗等特点。目前一些品牌的羽绒服内层面料采用银白色的反辐射材料来减少辐射传热,使得保暖性能进一步提升。
讲完了挑选羽绒服的小妙招,我们再来看看羽绒服的保养技巧。
一件质量好的羽绒服,在不影响干净穿着的前提下,洗涤次数不宜过多。经常清洗会损伤羽绒纤维蛋白结构,羽绒变硬变脆,影响保暖度,同时也会对面料造成一定的损耗,增大钻毛的可能性。
如果想清洗羽绒服,可以依据羽绒服水洗标选择干洗或水洗。如果水洗尽量不要使用洗衣机,最好用手洗揉捏干净,洗好后也不能用力直接拧干,应轻柔地将水分挤出,再平铺或挂起晾干。同时,洗完之后拍打衣物恢复蓬松,力度也应尽量轻一点,以减少对羽绒的伤害,延长使用寿命。
当你在呼啸的寒风里行走时,裹上一件羽绒服,身上暖暖的,也是一种幸福。
推荐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