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开启之前,先抛出一个问题予各位思考:
面对父母与孩子间的冲突,你们认为有效的解决途径有哪些?
是坦诚沟通,还是激烈争吵?是冷战对峙,或是走到断绝关系的极端地步?
这些或许是我们普遍能想到的一些答案。
然而,近期在网络上,看到了一个极为极端的观点:
双方竟提议将对方送入精神病院。
01
一家三口到底谁有病?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24岁的小伙莫楠。
莫楠的父母从小就对儿子“严要求,高期待”,希望儿子能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学习上。
所以,夫妻俩在儿子高三那年,把他送去学校寄宿。
当时莫楠的日程,比996的打工牛马更苦——早6晚11。
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上厕所,要花17个小时来读书。
同时,每3周才能回一次家,休息一天。
有一次,莫楠实在太累了,想请假休息一天。
结果被父母拒绝:
“除非你生病,否则必须学习。”
当时,母亲听说儿子压力大,便把他带去医院看病。
心理科医生说莫楠没病,只是太累了,需要休息。
结果母亲一听“没病”,下一秒就催着儿子去学校。
那时莫楠想得比较简单:
“只要吃了药,就算生病,这样我就能休息了。”
所以,他请求医生给自己开点药。
谁知,这也成了他“被精神病”的开端。
后来,莫楠考上了一所很不错的大学。
他成绩好,常拿奖学金,还担任班助,积极参与校内活动。
但每次回家,只要和父母意见不合,不论是争吵还是沉默,最终都会被说“犯病了”。
随即就会被带去看精神科,父母甚至还要求医生加大药量。
“在学校,我是未来可期的学霸,回到家,就成了需要吃药的精神病患者。何其讽刺。”
但为了平息和父母间的争吵,最终莫楠都选择了顺从。
可吃药的时间长了,各种各样的副作用也出现了:
过度发胖、记忆力衰退、长期情绪低落。
与之相伴的,还有莫楠和父母间逐渐激化的矛盾。
疫情期间,我在家上网课,只要走出房门,就是“没好好学习”。
课余时间,玩游戏或睡懒觉,就是异常行为。
吵架时嗓门太大,就是情绪管理有问题。
“说白了,只要我没完全听爸妈的话,就是有病。”
莫楠自然不认可自己有病,反倒觉得父母病得不轻,才会逼迫自己“看病”。
针对“一家三口到底谁有病”,莫楠和父母总是争执不休。
最终,他们决定一起去精神病院检查。
谁知,莫楠被父母骗了。
检查当天,他刚到医院就被两名护士关了起来:
“检查都没做,上来就要住院3个月。”
莫楠拼命反抗,却被一群人拿绳子绑在床上,还给他打镇静剂。
最严重时,甚至对他的头部进行电击。
“那时候真生不如死。”
在医院“治疗”期间,莫楠曾给父亲打过一次电话。
但父亲的话,让他全身发冷:
“要割去腐肉,才能长出新肉,你好好治疗。”
在医院挣扎了83天后,莫楠终于被允许出院。
为了防止类似的情况再发生,他天天向父母哭诉自己在医院遭受的“虐待”,企图用“博同情”的方式,说服爸妈也去看精神科。
“只要爸妈被确诊精神病,就无权管我了。”
大概是心软了,母亲最终决定以身试病,也去医院看看。
谁知,母亲被确诊“抑郁症”,随即也被关进医院。
更荒谬的是,当母亲出院后,开始怀疑精神病院诊断的严谨性,又说服老公也去看病。
结果,老公也被确诊患有“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
就这样,莫楠一家都成了“精神病”。
02
本该最亲密的关系
却不曾真正理解过彼此
有个细节,让人印象深刻。
莫楠上大学时,父母因为总吵架在闹离婚,且两人都表示,自己离婚后不会支付儿子的学费。
当时莫楠很恐慌。
思考再三,决定先休学打工攒钱,这样才能保留学籍,之后再回来读书。
谁知,父母竟然真的在“休学申请”上签了字。
更离谱的是,莫楠休学的举动,加重了父母觉得“儿子有病”的判断。
于是三天两头地带他去看病。
当时,医生曾说,莫楠没病,同时建议父母要给儿子空间。
“我爸听到这话后很生气,扭头就走了。我妈没主见,也跟着走了。”
你们发现问题了吗?
莫楠的父母根本就不了解儿子的真实情况和想法。
而是把自己的臆想,强安在了儿子身上。
由于经济拮据,儿子决定暂停学业,而父母却误以为“他的病情愈发严重了”。
尽管医生断言儿子身体无恙,父母却始终将信将疑。
简而言之,便是——“我认为你有病,那你就是有病”。
反观莫楠,他对父母的理解同样匮乏,采取的应对策略是“以暴制暴”。
自精神病院出院后,为摆脱父母的监护,他极力劝说父母也去就医。
莫楠深信,一旦父母同样被诊断为精神疾病患者,他便能重获自由。
至于父母是否真的患病,内心想法如何,莫楠并不在乎。
读到此处,或许有人会觉得:
“这只是个极端的例子!”
然而,审视我们的日常生活,父母与孩子间难以相互理解的例子,实则不胜枚举。
网友小仙在求学期间,曾遭遇极其严重的校园欺凌:
频繁被打、被嘲笑、被排挤。
他曾多次向父母寻求帮助。
得到的回应却是:
“你应该多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对。”
父母没有尝试去探究校园欺凌的真相,也没有关心小仙的内心感受,只是简单地敷衍了孩子。
孩子渴望得到父母的庇护与关爱,却遭到了无情的拒绝。
这无疑加剧了无休止的争执。
也因此,小仙后来陷入了严重的抑郁症,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尽管经历各异,但多数未能得到父母理解和支持的孩子,若非自我调整,往往面临两种命运:
要么“报复父母”,
要么“自我摧残”。
莫楠显然属于前者,而小仙则走向了后者。
03
从怨恨到和解的心路历程
然而,小仙后续的经历,倒颇让人意外。
长期受抑郁症困扰的他,终于有所顿悟:
“与其让过去的痛苦继续侵蚀现在的生活,不如学会让此刻更加美好。”
他不再沉溺于旧日的恩怨,也不再与父母争执对抗,而是开始接纳并不完美的父母,努力探索和谐共处的方式。
他率先放下了“怨恨”。
令人惊奇的是,随着小仙态度的转变,父母的态度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后来,在一次闲聊中,小仙不经意间再次提及了自己遭受霸凌的过去。
原本正在浏览手机的妈妈,突然停下了手中的动作,询问儿子为何从未向他们提起。
“我当时说了,但你们要么置之不理,要么让我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说实话,那时候我挺怨恨你们的。”
虽然是半开玩笑地说出这句话,但小仙说完就后悔了。
他担心这又会引发一场争吵。
没想到,妈妈沉默了一会儿后,却说道:
“对不起,是我们没有保护好你。”
紧接着,她又追问:
“所以你现在的不自信,是因为过去的事情吗?妈妈带你去看心理医生好不好?”
当听到这句期盼已久的道歉时,小仙的心情异常复杂。
他淡淡地回答:
“没事,都已经过去了。”
后来,母亲又问儿子:
“小时候家里穷,总是穿旧衣服,那时候班里几乎所有人都嘲笑我,这算不算是霸凌?”
“算的。”
听完儿子的话,母亲再次陷入了沉默,并向儿子表达了歉意。
这次,小仙没有说什么,只是紧紧地拥抱了妈妈。
“那一刻,我对爸妈的愤怒全部烟消云散了,只剩下心疼。
我接受过心理学的教育,清楚自己经历了什么。
而他们,是在与我推心置腹地沟通后,才开始明白我曾经经历了什么。”
04
当真正的理解发生
愤怒就消失了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
很多时候,父母不是故意忽略孩子的需求,他们只是不懂。
但孩子却容易会把“不懂”,当成了爸妈的“不在乎”。
好在,当真正的理解发生,愤怒就消失了。
后来,在一次母子对话中,话题转到了“催婚”上,母亲问道:
“现在的年轻人是不是都不怎么想结婚了?”
儿子连忙摇头否认:
“我们也向往美好的爱情,只是结婚意味着要面对更多的现实挑战,所以我们变得更加谨慎了。”
听完儿子的话,母亲没有像往常一样指责他“自私”,而是感慨道:
“或许是我们的观念太老旧了,之前是不是给你太大压力了?”
儿子连忙安慰道:“怎么会呢?我还是很希望你们能多给我一些建议的。”
你们看,其实沟通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
即使观点无法统一,但只要双方都尝试去理解对方,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都能感受到“被接纳、被尊重”。
这样,大家就不会觉得受伤,自然也就不需要争吵了。
那天,母子俩聊得很深入,母亲反思了自己在教育上的不足,儿子也认识到了自己的过分之处。
最后,他们达成了一个共识:
“想要完成正确的教育太难了。
不管是父母还是孩子,都难逃认知和时代的局限性。
我们都要在漫长的一生中逐渐修正自己,很难事事圆满。”
是啊!
不论父母和孩子,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和性格缺陷。
沟通之所以困难,是因为我们都需要先放下自己的成见、傲慢和委屈。
用空杯的心态,去换位思考,去努力理解对方。
在不断地尝试和碰壁中,寻找那个能让彼此更加亲近的机会。
更多时候,子女和父母之间的争吵其实只是源于“误解”。
倘若我们能更主动一些,再多包容一点,也许就能离彼此更近一点。
本平台旨在美文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注微信公众平台,分享有趣、有料的育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