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总给我点奶茶,但我不想喝怎么办?”

文化   2024-10-11 11:57   北京  

作者:飞白

来源:精读君笔记(ID:Jingdu999)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热搜话题:#真的很讨厌办公室的奶茶文化#


帖主说,自己公司氛围很好,人都很nice,但她却常常因为奶茶社交感到痛苦。



因为她喝咖啡比较多,本身对奶茶就不太感兴趣,并且一直在减肥,不想摄入无效热量,加上她喝太甜和含奶的东西容易长痘,所以不愿跟着同事一起喝奶茶。


同事们点奶茶时,虽然帖主表示过自己不喝,但同事仍然会在点了奶茶之后很善意地把奶茶放在她的桌上请她喝。



帖主表示,自己的性格不会拒绝人,态度不够坚决,所以常常拒绝失败。


有时为了避免拒绝,帖主甚至想过,回请大家时给自己点纯茶,但又觉得这样虽然热量问题解决了,自己无辜的钱包受伤了。


评论区许多人对帖主这样的性格表示不解:


“直接说我不爱喝奶茶,我不喜欢不就行了吗?真是矫情。”


“同事:请人喝奶茶还要被人在背后蛐蛐,还挂到网上,你不想要早说呀,我还少买一份呢。”


“不是奶茶文化的问题,是你不长嘴。”


图/摄图网


有人可能觉得,拒绝别人给我们添麻烦是理所应当,但别人明明一番好意,我们要是拒绝了就太不识好歹了。


生活中,像帖主这样不敢拒绝别人好意的人很多。


他们担心这样会给自己带来麻烦,让人际关系变紧张。


就像《人间失格》里主人公说的:


“我的不幸,在于我缺乏拒绝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绝别人,便会在彼此心里留下永远无法愈合的裂痕。”


拒绝恶意只需要勇气,而拒绝好心,还要学会抵御愧疚感。




自媒体作者沈妃提到过一个朋友,朋友不太会做饭,自己住一套公寓。


本来每天点个外卖,买个快餐,过得挺潇洒,不用刷碗也不用买菜。想吃什么动动手指,吃完了打包扔垃圾桶就行。


结果这个朋友的一个邻居阿姨特别热心,阿姨发现年轻人一直在吃外卖之后,便开始很好心地给她送饭。


之后,朋友隔三岔五就会收到邻居阿姨送来的食物,有自己包的饺子,自己炖的肉,自己做的馅饼,前前后后塞满了朋友家原本只有饮料、水果、零食的冰箱。


由于朋友工作忙,作息也不太规律,阿姨送来的东西经常来不及吃,于是开启了吃不了的扔掉,还要不情愿地刷一堆各式各样饭盒的生活。


有时,朋友想点外卖都得偷偷点,因为阿姨看到就会问,是不是送的饭不够吃。


图/摄图网


朋友也想过直接告诉阿姨,自己并不需要这些饭食,但始终说不出口,觉得拒绝人家的“好意”实在太残忍了,怕伤了阿姨的心。


这样的日子过了大半年,最后朋友受不了了,只得以最劳民伤财的“搬家”的方式,逃离这份“好意”的束缚。


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


第一次见伴侣的父母,吃饭时,对方父母一个劲地给你夹大闸蟹,可你根本不吃海鲜,但碍于面子,只能吃得干干净净。


同事中午点了份外卖,但突然临时有事要外出,就请你中午吃他的外卖,说这样不会浪费。你虽然不爱吃,但也接受了。


你知道这些人是好意,但面对他们的好意,有时候你的内心还是会抵触。因为他们的那些善意给予,你并不想要。


这很正常。


即便是好意,我们也有拒绝的权利,你不必因为拒绝了别人而感到愧疚。




善意是美好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善意,我们都必须要接受。


那么,如何才能体面地拒绝别人不合时宜的善意呢?


心理咨询师武志红提到一个策略:积极回应,就事论事,不含敌意地拒绝。


比如,别人又一次请你喝奶茶,但你不想喝。


如果你表现得有些不耐烦:“你怎么那么爱喝奶茶?我真的不喝……”


这种带着敌意的拒绝,很容易上升到“你这个人怎么怎么样”,听了让人不舒服。


而不含敌意的拒绝,指向的是具体某件事,它不会伤人。


如果你说“谢谢你还惦记着我,可我今天不想喝奶茶”,对方的感受就不一样了。


“谢谢你还惦记我”这样的表达是让对方知道,“你的行为是好意”,这是积极回应。


接着不含敌意地告诉对方自己的需求:我今天不想喝。


如果对方的好意真的很诚恳,而你又确实不想接受,可以在表达拒绝之后,给出一个简短且合理的理由,比如正在减肥不想摄入过多热量、乳糖不耐受喝了会不舒服等等。


这样一套组合下来,温和又明确地表达了需求,别人了解到了你的需求,多半也不会再给你点了。


图/CC0


哈佛大学曾经针对1000多人进行过一个三年的追踪调查,结果发现:


一个人学会合理地拒绝,能减少90%以上的不必要麻烦,更能减少大量的个人时间和财富上的浪费。


反之,没有掌握拒绝的技巧,他将会在自己的社会关系中,形成“老好人”“可随意差使的人”“从不懂得拒绝的人”的印象。


无论是在职场、社会中,还是在家庭中,这种人生角色,都会让人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为此吃尽苦头。


学会拒绝,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功课。


能够体面地拒绝,才是一个人真正成熟的标志。


你可以说“不”。

【言之有“礼”,天天赠刊】小编将从本文选取1则走心留言,赠送2024年第20期《青年文摘》杂志1本~

作者简介:飞白,精读主创,个人公号“飞小白有话说”(ID:feixiaobai2018),用最正的三观,分享走心的文字。本文首发于“精读君笔记”微信公号(ID:jingdu999)。

▽ 点击阅读热门文章 ▽

青年文摘
青年文摘杂志社的官方公众号。小火慢炖暖心汤,挑三拣四好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