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瓦白墙的房屋错落有致,曲折蜿蜒的小道干净整洁,院落里花团锦簇,小径旁绿树成荫……行走于芦溪县新泉乡市上村,每一步都令人心旷神怡。
小村大变,渊源有自。今年以来,在乡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下,市上村稳步推进“无废乡村”创建工作,上演了一场精彩的“变形记”。
为高效有序推进”无废乡村“创建工作,新泉乡跳出以往“政府干、群众看”的传统思维,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乡主要领导带头践行党员联户机制和“一线工作法”,村“两委”干部和党员以身作则,主动清理房前屋后的垃圾杂物。
为提升广大群众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新泉乡把门前“三包”责任纳入村规民约,力争做到“垃圾不落地”;同时,积极推行垃圾分类回收,让塑料瓶、易拉罐、啤酒瓶、轮胎、陶瓷瓮等旧材变废为宝。全村动员、全民参与,生活垃圾无序堆放倾倒的现象得到有效化解,村庄的环境面貌大有改观。
“村子这么漂亮,大家都自觉遵守规矩,也不好意思再乱堆、乱放、乱倒垃圾了。”“过去都盼着村里能跟城里小区一样有人扫、天天运。现在啊,村里的环境一点儿不比城里差。”……一句句赞叹,映射出市上村村民满满的幸福感。
美丽乡村建设,既要“塑形”,更要“铸魂”。市上村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组织文明实践志愿者、巾帼志愿者等,深入农户开展“无废”宣传活动,传递环保理念,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清洁家庭”卫生评比活动,把群众从“各自为营”的麻将桌、扑克桌上吸引过来,形成文明乡风、淳朴民风,凝聚创建“无废乡村”的正能量。
“创建‘无废乡村’,一方面,要切实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品质;另一方面,要增强村民们的主人翁意识,发动群众积极参与乡村环境整治,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乡生态环保工作相关负责人说道。
如今,“无废”理念已在市上村每个村民的心中扎根,在潜移默化中推动村民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放眼市上村,目光之所及,道路如玉带般环绕,林盘如翡翠般点缀,一栋栋民房如珍珠般散落,整洁优美的新家园带来了新面貌,文明和谐的新风尚引领了新生活。
供稿 | 芦溪生态环境局、新泉乡
一审 | 彭 鹃
二审 | 钟 宇
三审 | 赖颖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