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欢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太荒凉了。
“目的虽是虚设的,可非得有不行,不然琴弦怎么拉紧;拉不紧就弹不响。”史铁生尝试善意地告诉读者,即使你一直相信并倾尽全力追寻的东西是虚妄的,享受追寻的结果就好了。
我并不认为这种观点可悲,只是觉得,有人需要这种观点来支撑自己,这件事太悲哀了。
聊聊无意义感。
我觉得无意义感是人生最可怕的东西,没有任何理由地活每一天,没有做事情的动机,只是日复一日地重复度过莫名的24小时。这是一场自我放逐,放弃了自己在生活中的主动权。这是一场全面的放弃,包括行动与精神。
身处无意义感之中,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生活的乏味和不如意,我会被平庸吞噬。
我觉得每个人都是这样,活着,需要意义。
但最可悲的是,对于很多人来说,比如老瞎子,不赋予人生一个虚假的意义,它便没有意义。
对这种意义的追求,与哲学家所追寻的人生的终极秘密,终极的哲学问题无关。对于他们来说,这种意义,只是一个,活下去的理由。
我知道史铁生努力地告诉所有人,人之所以为人,第一要义是先存在起来,意义是可以再赋予的。可是我通篇读下来,看到的却是更加悲哀的现实。老瞎子的人生需要某个意义,他的人生本就是一张白纸,而他却选定的另一张白纸当作人生的意义,小瞎子也需要意义,老瞎子为了给小瞎子留下某种意义,选择欺骗他,让他继续保留虚妄的意义。
师徒俩实在是没有意义了,他们不得不把虚妄当作意义,他们需要意义去活下去。
无所谓了,故事的一代又一代,小瞎子总有一天会变成老瞎子,而拉断一千根的琴弦,也在一代代的递增,尽管“虚假意义”看似悲哀,但它也可能是通往真实与深刻道路上的必经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