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 无风,有些迷糊的95后女青年,ID:wfqnwx。
一、粟裕与陈士榘对国军兵力的两种回忆
1947年国民党军对山东的重点进攻,史料记载为出动24个整编师、60个旅,兵力约45万人。这一数据在许多军事回忆录和研究著作中频繁出现。
令人意外的是,身为华东野战军重要领导人的粟裕和当时任华野参谋长的陈士榘,在各自回忆中对国军进攻山东的兵力也做出了数字描述,却出现一些不一致甚至明显不合逻辑之处。
粟裕在回忆中说,国民党方面将兵力划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是一线作战的3个“机动兵团”,共17个整编师,总计约25.5万人;剩下7个整编师约20万人则在徐州、济南等地担任守备。这么算下来,一线作战军力25.5万人,加上后方守备约20万人,总数45.5万人,看似与“24个整编师、60个旅”相符。
但若仔细比对数字,就会发现粟裕给一线3个兵团的兵力估算很可能偏低,因为那时一个“主力整编师”通常在2.5万人上下,17个整编师若每个都有2万到2.5万人,则应在34万到42.5万人之间,而25.5万这个数字就显得明显不足。
陈士榘的回忆则表述,国民党军对山东重点进攻的“3个机动兵团”共计45.5万人,并不包含担任守备的7个整编师。这意味着,一线力量本身就有24个整编师并同时达到60个旅,却忽略了其中还有7个整编师分散在后方守备。此番说法也不无漏洞。
毕竟按照通常统计,整个山东战场国军的大量部队是包括“机动兵团”与“守备兵团”在内的24个整编师。若仅3个机动兵团就达到45.5万人,则剩下7个守备整编师的人数要另行加算,总数似乎会突破已有的资料记载,也不符合其他权威档案。
由此可见,粟裕与陈士榘各自记忆存在一定混淆:粟裕把3个兵团的师数(17个)说得太低估了兵源,陈士榘则把“45.5万”直接判定为3个兵团的作战人数,没有细分其与后方7个整编师之间的关系。
二、档案勘误:24个整编师、60个旅的来龙去脉
许多研究者在查证相关档案时发现,此时国民党军对山东重点进攻的基本数字是“24个整编师、60个旅,约45万人”,符合山东政协文史馆所存的一系列文件,也为众多近现代史专家采信。
根据这些材料,3个机动兵团的作战部队约有13个或14个整编师,余下10来个整编师则分散于各要地执行守备任务。
一旦对照粟裕、陈士榘的回忆,就会发现他们的数字都忽略了某些部队调动时间或兵团编制变动所造成的反差,可能也把前后两批次投入的师旅合并或重叠计算。
再加上战时情况瞬息万变,一些整编师进行补充或被改编,也让回忆中数字变得混乱。其结果就是,粟裕和陈士榘都出现了局部计算错误的状况。
笔者在对比山东方面的其他文档后,发现以下说法更为可信:
国民党对山东整体投入24个整编师,共计60个旅,总数约45万人;
一线机动兵团约13个整编师,34个旅,近30万人;
其余的7~10个整编师主要驻守徐州、济南、青岛、潍县等地防区,共有约15~20万人。
在此框架下,既能与陈士榘所说的“3个机动兵团”作区分,也可解释为什么粟裕曾说还有“7个整编师”作为后备守备,并最终计算到“45万”上下。
三、华野与华东军区:共多少兵力?
国军在山东表面上拥有四十余万兵力,似乎声势浩大。不过,对照华东方面的档案可以看到,华东野战军与华东军区下辖各部队加起来数目也相当可观。
华东野战军:1947年1月时,华野拥有9个纵队(其中包括1个特种兵纵队),合计约27万人。多数野战纵队兵力在2.8万至3万人之间,唯有新组建的第10纵队略少,只有1.6万人左右。
华东军区部队:这部分下辖鲁南军区、鲁中军区、胶东军区、渤海军区、苏北军区、苏中军区、滨海军区,以及后来并入的东江纵队,总人数约37万。其中苏北、苏中军区的部队约有8万,主要负责华中地区防务。剩余约29万则在山东或附近区域活动。
合并计算:华东野战军27万与华东军区下属防区29万,加总在山东或周边达到56万人以上。若再加上部分留在苏北、苏中的8万人,华东地区当时共64万军力。这样看来,孟良崮战役前夕,国共双方在山东战场上的兵力对比相对接近,远非某些二手资料中所述“国军具有绝对数量优势”。
从中可以看出,双方在山东的作战态势并不是简单的“一边倒”。国军需要在辽阔地域内同时兼顾机动与守备;解放军则要动员野战主力和地方兵团灵活出击,两边都得分兵防守后方要点。因此,孟良崮战役之所以成为扭转华东局势的关键战,无非是因为华野捕捉到74师孤立突出、易于合围的良机。
四、“机动兵团”与“守备部队”的层级关系
在研究孟良崮战役或1947年山东战局时,经常见到汤恩伯兵团、王敬久兵团、欧震兵团等说法。它们统称“3个机动兵团”或“3大兵团”,各自麾下有若干整编师、旅。当时国民革命军内部编制颇为复杂,除整编师外,还保留“军”与“师”混称,许多部队番号频繁改动。例如:
汤恩伯兵团:下辖8个整编师,共20个旅,总数约20万人;
王敬久兵团:下辖5个整编师,共14个旅,总数逾13万人;
欧震兵团:下辖4个整编师,共12个旅,总计10万人上下。
上面这类统计也经常与其他守备部队混淆。有人把“3兵团”总兵力统称45.5万人,却忽视了这45.5万人里实际上还包括部分守备或后方增编的单位,导致文字矛盾。
陈士榘的回忆有可能就是这么形成的,他把当时各类统计表格中的数字混在一起,以为3个机动兵团就涵盖了所有24个整编师。
五、究竟谁“更正确”?
有人问:粟裕和陈士榘都身居高位、亲临指挥,为何对国军兵力的数字差异如此之大?究其原因,主要有下列几点:
记忆干扰:二人晚年撰写回忆录时,距离战争结束已久;回忆中难免掺杂部分记忆偏差或材料误读。
战时信息:彼时掌握的敌情信息有限,情报来自突击队、战俘、侦察乃至俘虏口供等多方渠道,难免有重复或错误估算。
后期统计混淆:战后对档案重新整编,一些数字如“24个整编师”“60个旅”“45万人”可能被泛化为笼统说法。而粟裕、陈士榘又基于各自看到的片段数据进行回忆,无形中放大了矛盾。
从目前掌握的权威档案和多方史料看,两人都并非绝对正确,或说都有一定误差。
若硬要判断孰优孰劣,则可推测粟裕对于“24个整编师、45万人”这一宏观数量的记忆较为贴近官方结论,但在区分“3个机动兵团兵力”和“守备兵力”时,他给前者标注的数字(25.5万)过低,给后者(20万)过高。
陈士榘则估计“3兵团”共45.5万人更有夸大成分,忽视了已有文献的权威定说。
六、战前格局:国共兵力不相上下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确认:
国军在1947年对山东重点进攻时,兵力为24个整编师、60个旅,约45万人。
华野和华东军区各部在山东或周边约有56万到58万人的可动员兵力,双方总量相差并不悬殊。
在具体的战术配置上,国军3个机动兵团大约集中了13~14个整编师30多万人,意在夺取鲁中要地。而华野9个纵队共27万人,也能在机动中集中相当数量的主力对付某一路国军。
国军余下的10个左右整编师则分散在徐州、济南、青岛、潍县等地做守备或机动策应;华东军区的部队则承担各地防区。
这种情况意味着,孟良崮战役时,张灵甫的74师虽是国民党王牌,却并未能得到其他整编师即时接应。随着华野巧妙调动,74师最终被隔离孤立,从而酿成整个国军的大失败。
七、孟良崮战役中的真实兵力投入
一般认为,孟良崮战役中直接参与作战的国军约13个整编师,不到30万人,并非全部24个整编师都投进了战场。这13个师皆属“机动作战”范畴,也就是“3个兵团”框架下的王牌力量,其他10余个整编师要么在外围防守、要么在其它方向与解放军周旋,不得不分散兵力。
华野方面虽然账面有27万人,但也需要派出部分兵力对付黄百韬的整25师,以及其他有可能前来增援74师的部队。因此,真正能够在孟良崮地区形成合围压迫的华野主力,实际并非27万尽出,而是集中兵力约20多个团,另有部分纵队在外线堵截增援。
这样看来,国军并非兵力不足,只是各部协同迟缓,加之74师孤军突进,不幸陷入布下的口袋阵里。而华野也并非一马平川,其要同时应付敌外围突击,内部指挥调度需相当谨慎。若论战役态势,孟良崮之战可谓双方都作足准备后的一次险中之战,只不过华野赢在捕捉战机更准、更能发挥近程作战的机动优势。
八、结语:回望与启示
粟裕与陈士榘都曾经是华野的重要指挥员,他们的回忆具有宝贵价值,但并不意味着个人回忆在数字细节上完全准确。战争年代时局剧变,数据统计往往带有一定局限;多年以后,记忆混杂也在所难免。
本篇通过参照山东政协文史馆资料,结合研究者们的多方比对,阐明了国共双方在孟良崮战役前的兵力概况,也说明了粟裕与陈士榘各有其偏差处。